商務英語課程體系設計探索

時間:2022-04-07 04:37:19

導語:商務英語課程體系設計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商務英語課程體系設計探索

摘要:通過總結商務英語課程設置研究成果,分析了課程設置中存在的問題,發現商務英語專業課程設置存在科學性不足,培養目標設置與崗位職業能力需求脫節,課程結構不合理,和實施能力本位課程設計的保障條件不足等四個問題。以能力本位教學理念為指導,對能力本位商務英語課程體系設計進行了探索,對課程體系設計原則、課程體系內容和課程評價體系等三個方面進行了深入分析,為商務英語專業能力本位課程體系設計提供了參考。

關鍵詞:能力本位;課程體系;商務英語;設計原則;評價體系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不斷深入,世界各國的商務交流日益頻繁。商務英語在國際商務交流中的作用不可或缺。無論是國際貿易中的接洽、磋商,還是合同的簽訂和履行,都需要從業者有較強的外語溝通能力和國際貿易的專業技能。但從目前來看,商務英語專業的畢業生在走上工作崗位時,還是存在商務溝通能力缺乏,團隊精神不足,專業技能運用不熟練等問題,一定程度上還不能滿足社會對商務英語人才的要求。如何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商務英語人才,課程體系設置至關重要。總體來看,商務英語專業的課程設置模式一直在不斷的摸索中調整,已經取得了巨大進步。但也還存在一些問題,現行的《高等學校商務英語本科專業教學要求》由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牽頭編制,無論是學習主體、學習需求還是服務社會功能方面,都與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存在很大差異。商務英語專業是一門應用性較強的基礎學科,學生要具備扎實的英語專業知識和國際貿易知識,同時還要具備較強國際貿易操作技能。因此,從能力本位理論出發,對地方本科院校商務英語專業的課程設置進行研究探索,不僅能更好地實現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也能進一步提高服務地方經濟的社會功能。

一、國內外能力本位研究現狀

能力本位教育理念(CBE)是英文Competency-BasedEducation的縮寫,起源于一戰時期的美國。當時,為了滿足對技術人員需要,政府組織開發了《行業說明與職業索引(TradeSpecificationandOccupationalIndex)》,將各行業分成一系列的“工種(componentjobs)”,并在此基礎上制定出“教學表(InstructionSheet)”,能力測驗被用來評價學員的學習進展??梢哉f,這是能力本位教育理念的最初探索。管理學家Taylor在上世紀20年代對CBE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較大影響,他強調對雇員進行培訓的重要性。提出的工作分析理論,不僅揭示了最有效的任務執行方式,還指出培訓是讓人勝任崗位的最有效方式。后期,CBE教學模式以美國休斯敦大學心理學家布魯姆的“掌握性學習”“反饋教學原則”“目標分類理論”為依據,開發出的以培養具備實際能力的人才的課程體系。該體系以實際職業中所需要的能力為核心開發課程教學目標,開展課程教學活動,并實施課程教學評價的活動。CBE的教育理念在加拿大、澳大利亞以及一些歐洲國家都得到了運用和發展。1990年10月,中國和加拿大開展教育合作,在成都舉辦了DACUM講習班。標志著建立在勞動市場分析、職業分析和工作任務分析基礎上的能力本位教育思想及模式正式進入中國。楊萍和徐國慶在評析能力本位課程開發模式設計的前提下,提出了實施能力本位教育與培訓應該注意的問題。[1]54殷志棟等運用DACUM方法對體育課程中涉及的素質能力進行分析,并提出了較為詳盡的對策及解決方法。[2]120劉渝妍對能力本位課程體系建構進行了研究,認為通過“商務模擬公司”和“三層次、一平臺”的建設,可以促進計算機專業學生應用能力的提升。[3]88劉創認為認知與發展能力、實踐能力、創造能力、競爭與合作能力的培養是能力本位的核心,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具體的應用建議。[4]177

二、商務英語專業課程設置研究現狀

自專門用途英語(ESP)引進中國以來,國內將商務英語(BE)既視為ESP重要一支,又是“商務話語”的認識路徑。商務英語專業作為學科,從理論倡議到2007年教育部正式批準,在實踐中已經確立。新專業設立也從一開始的謹慎試點發展到全國性適度規模擴張,到2019年全國經教育部批準或備案開設商務英語本科專業的高校已近400所之多。雖然,商務英語專業發展形勢迅猛,但相應的人才培養模式研究還相對滯后??偟膩碚f,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是英語專業,商務方向。商務知識課程只是英語專業的能力拓展方向,商務方面知識課程只占總課程的18%,顯然期望值過高,很難實現培養目標。[5]33第二階段是全英仿商科教育模式。其主要代表是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他們在開設英語主干課程的同時,增加全英授課的經濟、管理類課程。但有學者研究后發現,低年級先修課程為三四年級全英課程學習所做的鋪墊工作不夠充分[6]30或者缺乏過渡性引導課程前后銜接,導致對全英商務課程吸收不充分,接受有困難[7]53。第三階段是商務英語專業學科課程模式階段。將商務英語分為三個維度:(商務)學科知識(內在邏輯)、行業慣例做法(認知行為策略)、話語產出和接受能力(語言策略技巧)。陳建平和聶利亞將商務英語的教學模式分為六種:(1)英語課程+漢語授課的商務課程;(2)英語課程+部分商務英語課程;(3)商務專業+商務英語課程;(4)商務英語專業+英語講授的商務課程;(5)商務英語專業+其他專業作為補充;(6)商務英語+其他學科的雙學位模式。[8]70吳春秀研究指出,商務英語課程包括語言知識技能模塊、商務知識技能模塊、跨文化交際能力模塊和人文知識模塊。[9]134

三、商務英語課程設置存在的問題

1.課程設計科學性不足。商務英語專業在課程設置過程中,一方面對行業、職業和崗位能力需求調查、分析不夠,特別是對學習者個人的未來發展規劃了解不多;另一方面,課程設計的主體比較單一,一般多以教學管理人員為主,由專業負責人牽頭。實際上,大部分的教學管理人員都沒有商務英語相關行業從業經歷,缺乏相關的行業背景,對行業人才需求以及崗位能力需求并不清楚。此外,課程設計過程中,行業專家參與度不夠。雖然高校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時會邀請行業專家參與,但專家參與的程度還不深入,而且行業專家人數有限,很難較為全面地反映不同工作崗位對人才的需求。2.培養目標設置與崗位職業能力需求脫節。商務英語專業辦學中,大部分培養目標設置雷同,沒有體現出不同學校的差異性。很多高校仍然在辦大商務,沒有具體明確的培養目標,造成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同質化嚴重。在人才培養過程中,語言能力和商務能力培養未能有機結合,造成學生語言和商務能力的分離,不能滿足職業崗位的工作需求。在設定人才培養目標時,未進行充分有效的調查,造成設置的培養目標無法匹配職業崗位對就業者的能力需求。3.專業定位不明確導致課程結構不合理。商務英語專業建設過程中,學科定位不明晰,缺乏專業特色,受傳統英語專業建設模式影響較大,強調語言能力的培養,但對商務能力培養重視不夠。一方面,語言能力培養和商務能力培養未能有機結合,無法凸顯商務英語專業人才的優勢;另一方面,理論與實踐結合不緊密。雖然都很重視實踐教學,但實踐教學在實際的課程實施過程中并未真正落到實處。4.實施能力本位課程設計的保障條件不足。商務英語專業能力本位課程設計的保障條件存在兩個方面的問題,一個是實習實訓困難。作為實踐性非常強的專業,商務技能的培訓在專業人才培養中舉足輕重,實訓和實習是技能習得的重要途經,但目前普遍存在問題,實訓課程開設不足,實訓設備不足,實訓指導教師極其匱乏,實訓項目設置不合理等。從畢業生的反饋中,了解到學校的實訓和實際崗位的技能操作還存在一定差異。此外,受行業屬性限制,外貿企業一般規模不大,能接收的實習生數量少,導致畢業生實習時較為分散,實習管理難度大,對實習過程的監管難以到位,實習效果也無法保證。另一個是師資隊伍建設。作為一個新專業,歷史積淀少,師資隊伍問題突出,難以滿足能力本位課程實施的需要。

四、商務英語能力本位課程設計的實踐探索

1.能力本位課程設計原則。課程設計原則是課程設計的依據,沒有明確具體的設計原則指導,就不可能設計出符合能力本位需求的課程體系。商務英語能力本位課程體系主要有三個原則,也就是能力發展為本位的原則,課程設計主體多元化原則和課程內容差異化原則。(1)能力發展為本位的原則這是能力本位課程設計最重要的核心原則,商務英語課程設計堅持以學習者為中心,將學習者的職業能力培養放在首要位置,整個課程體系的設計應圍繞學習者能力培養這一中心展開。因此,首先要明確學習者能力需求的情況,不能片面地理解成某種工作能力,這里的能力需求實際上是一種能力體系,不僅包括專業知識、職業能力,還應包括組織、協調、創新、自主學習等方面的能力。這些不同的能力目標在課程體系中都應該有明確的課程支撐。(2)課程設計主體多元化理想的課程設計主體包括課程決策者、課程理論家、學科專家、教師,以及學生家長和社會大眾等。[10]43可見,課程設計主體是多元的,而實際上,商務英語專業課程設計主體較為單一。作為實踐性較強的專業,課程設計必須考慮到實際工作中的技能需求。因此,課程設計時,尤其是實踐教學體系,必須有行業、企業人員參與。在課程設計過程中,吸收更多的主體參與,綜合考慮不同主體對課程體系和內容的訴求,才能實現人才培養從學校到工作崗位的順利銜接。(3)課程內容差異化商務英語雖然是一個比較新的專業,但發展勢頭迅猛,到2019年全國已經有約400所高校設置有商務英語本科專業。如果所有院校的專業課程設置都相同或者相近,勢必造成專業發展的同質化,這不僅給專業學科發展帶來巨大困擾,同時也很難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商務英語人才。各院校所處的地理位置不同,擁有的區位資源不同,服務的對象也不同,招收的生源也存在很大差異,因此,差異化發展是商務英語專業發展的必由之路。在課程內容設置時,應該充分考慮地方產業發展實際需求,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水平,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實現課程設計個性化,差異化,滿足不同層次學習者的學習需要以及社會對不同層次人才的需求,培養出符合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應用型商務英語人才。2.能力本位課程體系。為了能夠培養出具備扎實的英語語言知識和系統的商務基礎知識,擁有一定的對外貿易實操能力、跨文化交流與溝通能力、較強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立足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能夠從事對外貿易、商務翻譯等工作的應用型商務英語專門人才。開設的課程應該以滿足行業對人才需求為目標,以學生能力培養為主線,語言與技能并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涵蓋不同能力課程模塊的理論課程體系和實踐教學體系。理論課程體系主要由基本能力課程模塊、專業能力課程模塊和專業發展課程模塊構成。基本能力課程模塊由基本素養能力課程和通識能力課程兩部分組成,以構建學生知識結構,促進學科交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專業能力課程體系包括專業認知能力、專業核心能力和專業應用能力課程。專業認知能力課程模塊旨在促進專業的交叉與融合,實現寬口徑培養,打造復合型商務英語人才,主要設置基礎認知性課程。專業核心能力課程突出商務英語專業的專業性,培養學生具備社會需求的專業素養和專業技能。本模塊可分為基礎語言能力、閱讀理解能力、翻譯寫作能力、文化交際能力和商務能力五個部分課程。其中,基礎語言能力課程主要開設綜合商務英語課程。其余四部分課程結合新國標和社會人才需求現狀設置,努力滿足社會需求,服務學生就業。專業應用能力課程部分以實驗實訓課程為主,設置有口語和聽說等課程,重點打造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專業發展能力課程體系,主要是結合社會對商務英語專業應用型人才能力的需求,以及商務英語專業學生今后職業發展需求,開設的促進和提高學生專業綜合能力的課程體系,例如跨境電子商務課程、商務翻譯課程、涉外旅游課程等,方便學生根據自身的職業規劃,選修相應課程。實踐教學體系以人才培養目標為依據,形成貫穿學習全過程、循序漸進、層次分明的實踐教學體系,主要包括基礎實踐課程、專業實踐課程和綜合實踐課程。基礎實踐課程以提高學生人文素養、品德修養和綜合素質為主,培養學生社會實踐能力和走向社會應具有的基本工作技能,含“兩課”社會實踐、軍事訓練、社會調查,公共基礎實驗、第二外語聽說讀寫等。專業實踐課程以培養學生商務能力和英語學科知識能力為主,鞏固課堂基本理論,培養學以致用的工作方法;培養學生利用語言能力從事商務活動的實踐能力,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內容:專業基本技能訓練、專業實習、實訓、專業調查;商務實踐能力;科技學術報告。綜合實踐課程以綜合實習及創新活動為主,培養學生發現、提出、解決問題的能力;強化專業訓練,培養學生實際應用的能力和創新實踐能力;培養大學生團隊精神和創業意識。主要內容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畢業實習;畢業論文和設計;就業指導、創新創業訓練計劃。3.能力本位課程評價機制。教學評價是在一定的價值觀指導下,依據確立的教育目標,通過一定的技術和方法,對所實施的各種教育活動、教育過程和教育結果進行科學判定的過程。商務英語能力本位課程評價機制應該依據能力培養目標,調動多方參與,采用適當的方法,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全方位的綜合評價,并合理運用評價結果。(1)課程目標達成度課程評價應該圍繞課程目標開展,重點考查學生在學習結束時以及學習過程中,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過后,課程目標的達成情況。課程評價時必須結合課程制定的目標來展開,比如基礎語言能力課程的目標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因此,課程評價時,主要考查學生語言基礎知識掌握及運用能力100情況。(2)評價主體多元化傳統的課程評價中,教師是評價的核心主體,鮮有其他主體介入。而能力本位課程評價體系中,要求評價主體多元化,不僅有教師,也有同學之間互評,還有來自行業、企業等社會組織對畢業生的綜合評價,只有這樣,評價才能更為全面、客觀。(3)過程性評價終結性評價雖然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評價方式,但不符合學習的過程性特征。知識的獲取和能力的習得都需要一個過程。過程性評價不僅給教師的教學提供了修正的機會,也給學生調整學習提供了可能。(4)評價方法多樣化能力本位課程體系的核心是培養學習者的能力,一張試卷的終結性評價顯然不合適,特別是實踐性課程,技能培養和理論知識學習有很大區別,考試只能檢查理論學習的掌握情況,因此技能型課程考核的方式應該以實操和模擬為主。(5)評價結果運用評價結果用來檢查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在能力本位的評價體系下,評價結果不僅檢驗學生的學習情況,同時還會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及時反饋,便于師生及時調整。此外,社會評價給專業發展和人才培養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

五、結語

在分析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總結了商務英語專業課程設置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之上,從能力本位教學理念出發,對商務英語課程設置進行了探索。從能力本位課程體系設計的原則,課程體系內容以及課程評價機制等三個方面,對商務英語專業能力本位課程體系設計進行了探索并提出了建議。商務英語能力本位課程設計以能力為主線,貫穿于整個課程體系,通過課程體系的建構,培養能夠符合社會需求的商務英語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楊萍,徐國慶.澄清誤區:對于能力本位  課程理念的思考[J].職業技術教育,2009(10):51-54.

[2]殷志棟,蔡麗萍,孟梅,閻啟文,張曉秋.利用能力本位教育思想構建參與式體育教學模式的研究[J].體育科研,2005(3):119-121.

[3]劉渝妍.構建“能力本位,實例教學”的課程體系論[J].職業教育研究,2005(7):87-88.

[4]劉創.能力本位:內涵不斷拓展的現代教育理念[J].廣西社會科學,2004(2):176-178.

[5]劉法公.論基礎英語與專門用途英語的教學關系[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3(1):31-33.

[6]趙芳.全英商務教學教材評估[J].國際經貿探索,2005(S1):29-31.

[7]朱文忠.對商務英語專業全英教學模式的調查與分析[J].國際經貿探索,2005(S1):50-53.

[8]陳建平,聶利亞.從目前的研究看商務英語學科體系的構建[J].外語教學,2009(5):69-72.

[9]吳春秀.對高校商務英語專業課程規劃的設想[J].教育與職業,2011(6):133-134.

[10]郭元祥.談各種課程設計主體的有效結合[J].教育評論,2000(1):42-43.

作者:余榮琦 單位:巢湖學院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