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錯覺在展示空間設計的應用
時間:2022-07-03 03:29:57
導語:視錯覺在展示空間設計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論文的主要目的是分析視錯覺藝術手法在展示空間中的應用。從色彩、形態、光線、材料四個角度對展示空間設計中的應用要素進行分析,總結出整體與焦點、協調與對比、重復與漸變、比例和尺度四個方面的視錯覺設計手法的特點,然后對視錯覺藝術手法在展示空間設計中的運用原則進一步探討分析,從而為越來越多的展示空間中的視錯覺設計提供設計參考,避免視幻覺的形成。
關鍵詞:視錯覺;展示空間設計;藝術設計手法
現代展示空間的設計隨著科技的發展而日新月異,展示方式也越來越多樣化,在諸多的展示空間設計中,視錯覺藝術表現手法作為一種展陳手法,用強烈的視覺效果來吸引群眾的目光,達到比其他展示空間設計更引人入勝的效果。
一、視錯覺的概念
視錯覺是指人們平時在用眼睛捕捉外界信息的過程中,受到外部環境包括光線、形狀、色彩等多元因素的干擾,在將捕捉到的視覺信息傳回大腦時,經過大腦響應并綜合各種物象信息時,同時受到生理感官因素和心理感官因素的影響,人腦對物象感知的響應綜合判斷往往會與實際所看到的物象發生偏差,從而形成視錯覺。所以視錯覺其實是客觀情況下的“真實物象”和我們主觀認知下的“真實感知”的一種矛盾的表現。
二、視錯覺在展示空間設計中的應用要素分析
視錯覺在展示空間中的表現形式與展示空間中的色彩搭配、光線設計、形態材料的運用有很大關系。由于人主要是靠眼睛來捕捉物象元素的,所以色彩在其中往往占據到主觀的因素,色彩的明度、亮度、純度、搭配都會影響人對物象認知過程中產生的知覺、情緒的判斷;其次便是光線,光線設計主要就是為了突出展品,烘托一種比較獨特的展陳氛圍,因而光線搭配色彩產生的視錯覺往往有多種形式;關于形態,無論是展品的形態還是展示空間的形態,輪廓、尺寸、運動性等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參觀者的目光;而材料的選擇與運用與要展示的主題和內容息息相關,但是材料與光線和顏色也有密不可分的關系。(一)色彩視錯覺。展示空間中顏色的選擇很重要,往往會讓人產生第一印象,因此從更深層次來講述色彩的話可以從物理和心理兩個方面來認識其帶給人的感應,設計師往往也會利用色彩的這兩種感應來設計空間,從而讓人產生視錯覺。視錯覺展示空間設計也應該遵循色彩設計的原則,色彩是服務于整個空間的,整個空間的色彩風格需要迎合當下的時尚潮流。1.色彩帶來的物理感應。色彩的物理感應即當人們看到某種色彩的時候由這種色彩直觀上對人的心理產生的某一種暗示,這種心理上的暗示會給人帶來生理上的情緒和感受,比如明度較高的色彩會讓人覺得重量較輕,明度較低的色彩會帶給人一種沉重感;色彩的冷暖在這一點上體現得比較明顯,冷色調的色彩會給人一種冰冷、清涼的感覺,而暖色調的色彩會給人一種溫馨、溫暖的感覺。在新加坡Prologue書店空間中,整個空間的明度都非常低,讓人感覺整個空間非常壓抑,但是依靠高明度的通道和吊頂,讓整個空間原本沉重的感覺中多了幾分輕快,行走在其中也不會覺得空間閉塞,這是色彩明度對比上的表現。2.色彩帶來的心理感應。色彩的心理感應指的是色彩的一種情緒表達,在展示空間設計時,要考慮到受眾的心理,就會選擇具備相應心理感應的色彩或者色彩組合來打造展示區域,比如為了吸引生活在都市的年輕群體的關注,一些設計師會采用具備興奮感應的色彩搭配來構建空間,如紅色、橙色等暖色調;與興奮感應相對應的一種心理感應是安寧感應,安寧感應多會采用藍色、綠色等冷色調,也可以加入中性色調節,指的是一種安靜、平和的形態。(二)光線視錯覺。展示空間中的光設計對于整個空間的影響也非常大,一般在色彩、材質上有較大的影響,光的設計能夠提升空間的視覺層次。但是從光源上來區分,可以將展示空間中光的來源分為兩類:一是自然光源,二是人工光源。自然采光的限制因素較多,相對于人工光源來說,缺點是不易控制。現在由于展示空間的發展,很多展示主題的內容會在夜晚的室外空間進行,因此人工照明是不可缺少的。現在大部分展示空間都是兩者結合使用的。光線視錯覺可以通過塑造光的不同形態、利用光和影的變化,或光與材料相互作用的效果等方法達到。其中塑造光的形態是光線視錯覺設計的重要方法,通過燈光的排列組合創造視錯覺,圖1中藝術家布魯斯蒙羅用光創造空靈的世界,用流線型的漸變燈光來布置空間,在一個普通空曠的展示環境中營造出充滿詩意與浪漫的氛圍。展示空間設計中的燈光設計,運用泛光燈、激光燈、霓虹燈來創造氛圍。不同的燈光運用,可以減弱暗影,投影的大小,形狀,制造出別出心裁的效果。日本藝術家草間彌生是擅長利用燈光制造視錯覺。圖2為他的螢火蟲系列的裝置設計,在各個方位運用鏡面和燈光的組合,在一個有限的空間創造出一種永恒的效果。圖3為一系列的使用立體的簡單形狀與數字,這種組合展陳看起來很普通,但是將燈光投射在上面,其利用物體的形狀和大小排列創造出來新的投影,會達到一種意想不到的視覺效果。(三)形態的視錯覺。點、線、面是構成空間形態的基本要素,在任何的展示空間中,都是由一種或者多種基本形態構成的,在基本構成要素的基礎上,融入一些基本的陳列構成形式或者空間圍合的處理手法,將需要設計的空間分成不同的空間構成形態,比如矩形空間,圓形空間,水平空間和垂直空間。視錯覺在形態上的表現從點線面的錯視開始的,點的形狀、大小,線的長短、角度,面的位置、方向、大小都是造成視錯覺的原因,不同形態的空間構成往往是在三大基本要素的基礎上再進行變換,從而達到視錯覺的效果。像日本aesop專賣店設計,水平規整的線形貨架構成一個連貫而舒暢的整體,從而形成一個水平的空間。(四)材料視錯覺。在運用視錯覺時,不同的展示空間需要不同的視錯覺造型,這很大程度上依賴不同的展具和材料,而展具的特色和形態都是根據不同的材料和工藝的設計體現的。在視錯覺的展示空間設計中,為了突出主題,需要創新性地運用合適的材料。一般展示材料最常用的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天然材料:木、藤、竹等直接采用自然中的物體制成。另一個材料是人工材料:如玻璃、金屬、亞克力等通過加工制成。也有一些新興的材料會出現在展示中。不同材料的材質,在展陳時會給人帶來視覺感官上的不同感受。在材料選擇時,首先應該注意到材質問題,即安全、堅固、耐用、可循環利用等特性,方便制作和維護。圖4為上海玻璃博物館中的玻璃迷宮,其運用了玻璃的材質和顏色燈光配合造成了強烈的視錯覺,從而形成迷宮。
三、視錯覺在展示空間中的設計手法
在視錯覺的幾個基本構成要素的基礎上,可以得出四種不同的設計手法,在設計展示空間中應用視錯覺的時候,可采用其中的一條或者多條作為設計根本,將視錯覺應用到空間中,從而讓整個空間的布置顯得更加有條有理,從而使人們在心理與視覺上獲得一定的滿足。(一)整體與焦點。展示空間是一個整體的空間,在應用展示的四大要素時,不但要考慮要素之間的互相聯系,也應考慮其是不是符合展示主題,從而才能打造一個整體性、有機性都比較強的空間。在對展示空間進行設計之前,需要對展示的主題和內容先進行調研,完成對其的一個全面的完整的了解,這樣方便在設計的時候強調重點。關于重點區域,應盡量達成一個和諧色調、豐富質感、統一風格的內容空間,各要素的形態組成和色彩構成之間應相互襯托。圖5為攝影師TejalPatni拍攝的作品十二月歷其中之一,整個空間的顏色只有黑白兩色、形狀也都是矩形,風格非常和諧統一,但是由于形態和角度的排列,導致在整體空間中視覺中心非常突出。(二)和諧與對比。與和諧截然相反的一種表現形式是對比,它們既可以單獨存在應用于空間中,也可以同時結合應用。一般情況下,展示空間內的設計會從色彩、光線、材料、排列結構等多個角度進行設計,然后讓它在其中一到兩個方面達成和諧或者形成對比,但是整個空間的效果也到達到和諧,并且需要在和諧中尋找對比,讓對比的畫面達到和諧。中式展示空間的隔斷通過變形直線讓兩邊形成對比,但是又符合中式柔和典型的簾洞,因此整體看上去仍然是和諧的,如圖6。(三)重復與漸變。重復與漸變一般是指主體的形態、顏色、材質的變化與重復,從而從數量上引起一種質量上的改變,這種明顯可以看到的改變會形成視覺上的沖擊力。漸變需要按照一定的規律進行,以遞增或遞減的形式,而漸變的方面可以選擇形態或者色彩等,都會形成視錯覺的一種變化感。比如將條狀或點狀或線狀的方式運用在空間的構圖中,來形成空間感和韻律感。圖7為有“上海最美書店”之稱的鐘書閣,其設計用了整齊規律的書架排列,相同的座椅和燈具疊加,從而形成一種強烈的空間進深感,形成一種視覺上的錯覺。(四)比例和尺度。展示空間設計中主體之間的長寬高、面積、體積相對于整體空間來說,都是一小部分,但整個空間都是由部分組成的。在運用視錯覺藝術表現手法時,以人機工程學的要求尺度為主,需要合理利用物體之間的比例。圖8中愛馬仕的日本專賣店鋪,RobertDallet的筆觸被GamFratesi用金屬絲做了全新演繹,豹子、獅子的完整輪廓用細黑色的金屬絲描畫出,在這些動物形象的眼睛部位陳列著愛馬仕定制款表帶的AppleWatch,這種夸張的比例尺度對比,強烈地突出了展示的中心。
四、視錯覺藝術手法的運用原則
由于視錯覺引起的負面情況有很多,很多視錯覺還會引起交通事故,比如馬路上汽車的反光鏡、路旁高樓的反射、遠光燈等污染。因此視錯覺在展示空間中的應用也需要符合一些原則,從而避開光污染等其他負面情況,因此展示空間的光設計尤為重要。在展示空間設計中,使用視錯覺這種藝術表現手法,關鍵在于對參觀者交代如何對視錯覺手法進行的處理,讓參觀者明白整個空間中哪里應用了視錯覺,又是如何應用的,從而引導參觀者對其進行視覺角度的觀察與體驗。(一)規避錯視覺誤導。視錯覺是一種客觀存在于生活中的現象。由于人的視網膜會對光線、色彩產生視覺影像的殘留,不合理的色彩和光線使用會使人產生錯覺。“視覺殘像”是一個比較突出的情況。在展示空間設計中,合理地設置視覺中心,可以有效地解決“視覺殘像”帶來的誤導情況,根據不同的展品,設置不同的顏色和燈光,將“視覺殘像”轉化為設計語言,從而引起人在觀展時的視覺共鳴。(二)巧妙利用空間維度間的轉換。由于現在的展示多是二維結合三維的形式存在,設計的中心也轉變成二維和三維的混合表現,多通過共用圖形、異影同構、正負圖形、矛盾空間、色彩視錯覺等形式來表現二維空間的三維性。因此在現實的三維展示空間中,融入一些二維的平面繪畫藝術,可以形成一種極具表現力的混維錯視效果,而在二維的展示空間中,通過色彩、材質、光線、角度的錯視變化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空間設計效果,并且其制造出的錯視覺會更加強烈。作為二維展示空間設計中最常用的一種視錯覺表現形式,矛盾空間利用了人們視線的一種特點,即不斷交替性,展示出一個給人第一印象完全合理的立體視幻空間。這種視覺表現語言和普通的表現手法不同,能為設計作品增添更多與眾不同的視點,從而增強吸引力。
展示空間設計經常通過錯視覺來提高展品的注目程度和展覽的趣味性。視錯覺藝術在展示空間中的表現形式豐富多彩,在滿足人類的室內視覺要求的前提下,通過生理和心理兩大方面來影響人們的感官,在四大要素的結合應用下,表現出了一種強大的生命力和視覺沖擊力,打破了傳統思維設計的束縛。在掌握和利用視錯覺藝術在空間設計中的運用規律和方法后,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普通的設計的不足,更為突出地表現出視錯覺藝術表現手法在展示空間設計中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祝軍,劉昕主編.展示設計[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14.7
[2]許靈.視錯覺在室內裝飾設計中的應用[J].美術教育研究,2018(17):64.
[3]葉檸.視錯覺理念在室內空間中的應用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8(04):71-72.
[4]魏帆.涂鴉藝術在平面設計中的運用[J].大觀,2015(19):50-52.
[5]賈麗麗.視錯覺在平面設計創意與表現手法上的應用[J].包裝工程,2010,31(24):109-112+127.
[6]李非凡.從展示設計要素看當代展示設計新思路[J].設計,2018(15):137-139.
[7]盧曉夢.視錯覺在家具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包裝工程,2015,36(14):132-136.
[8]郭娜.色彩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探討[J].農家參謀,2018(13):139.
[9]劉嘉璐,陳佳朋,楊麗英,姚英.色彩視錯覺在室內裝飾設計中的運用研究[J].建材與裝飾,2018(09):89-90.
[10]姜亞平.探析上海街頭店面與櫥窗設計中的個性化[J].設計,2017(21):158-160.
[11]勞碧文.維度轉換的視錯覺原理在展示空間設計中的運用[J].藝海,2012(07):111-112.
[12]付潔.視錯覺在櫥窗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東華大學,2016:40-41.
[13]楊一帆.視錯覺圖形在招貼海報設計中的應用探究[J].設計,2018(19):132-133.
作者:宗嘉婷 晉潔芳 單位: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 上一篇:“體驗式”商業空間設計研究
- 下一篇:料機碎片分析與優化設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