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沖鋒服裝色彩設計探討

時間:2022-03-30 09:54:59

導語:戶外沖鋒服裝色彩設計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戶外沖鋒服裝色彩設計探討

摘要:本文首先經過對國內外沖鋒衣市場調研,重點從服裝設計角度分析現有沖鋒衣設計的缺點。接下來針對市場調研分析發現的問題,分別從色彩、圖案兩個方面詳細與系統的分析了解決對策。

關鍵詞:圖案;色彩運用;戶外沖鋒服裝

大雪紛飛,寒冬將至。人們紛紛換上了冬裝。作為一位服裝設計者,在這個換季的季節,我走上街頭觀察市民們喜好的著裝偏向。以東北地區遼寧省大連市的街頭為例,據我觀察發現,在周末和節假日期間,有百分之三十以上的中年男子和百分之五的中年女性選擇穿著沖鋒衣逛街和出行。有百分之十五的中小學生在其父母著裝偏好的影響下,穿著沖鋒衣上學。由此可見,無論是男士或女士或童裝沖鋒衣,都具有一定的消費群體及潛在市場。

1國內外現狀分析

當下,市場上售賣的沖鋒衣款式、色彩和圖案過于平淡無奇。國外戶外運動裝品牌主要有。國內戶外運動裝品牌主要有。工業4.0的爆發,讓國民享受到互聯網信息的便利,網民們足不出戶可知天下事。經過對等國外品牌官網的調研,發現即便是最新款的沖鋒衣,在設計上依舊存在單一色相,款式簡單,毫無圖案設計的問題。國內運動裝市場的調研,主要針對大連市西安路商圈及青泥洼橋商圈的國內戶外運動裝品牌進行實地調查。

2沖鋒衣的色彩分析

經過國內外市場調研發現現有沖鋒衣的色彩設計存在單一色相,色相單調等方面問題。設計師可以嘗試將不同色相的色彩運用到在一件基礎款的沖鋒衣上。2.1對比色的運用分析。對比色是指指在24色相環上相距120度到180度之間的兩種顏色,如黃色和紫色,藍色和橙色,紅色和綠色。在運用對比色時,要慎重考慮。對比色的色彩設計,可更改對比色的明度和純度。以藍色和橙色為例,若藍色的色彩偏向設定為高明度低純度,那么橙色的色彩偏向可設定為低明度高純度,切不可設定為高明度低純度。第二種色彩設計方案是改變色彩的面積大小。例如藍色和橙色面積大小之間的比例為1:6或1:7,接近黃金分割比例為宜。2.2鄰近色的運用分析。鄰近色是指色相環中相距90度,或者相隔五六個數位的兩色。例如玫紅色與大紅色,檸檬黃色與橙色,草綠色和深綠色,天藍色和海藍色等向鄰近的兩個色彩組合。運用鄰近色時,需要注意的事項并不像運用對比色那樣多,重要程度也不像其那么深。因為鄰近色的運用不會帶給人們視覺上過于強烈的對比感覺,在色彩設計中相對容易掌控。2.3暖色系和冷色系的運用分析。2.4無彩色系的運用分析。無彩色系是指白色、灰色和黑色。無彩色系在運動裝的色彩設計中占有一席地位,但在沖鋒衣色彩設計中不占主流。消費者一般認為沖鋒衣的穿著場合為山間或林地里,他們更喜歡購買色彩艷麗的沖鋒衣。身著鮮艷色彩的沖鋒衣在山林中行走時,能夠增加自身的識別性,從樹木疊疊的背景之中凸顯出來,有效減少同行的伙伴尋找彼此的時間。然而,消費者們并沒有意識到的一點是,他們原本是為了登山遠足的需求,而購買沖鋒衣,但是不僅僅在戶外運動中穿著它。在日常生活中,選擇穿著沖鋒衣的人,不在少數。或許是因為他們想要增加一件衣服的使用率,或許是因為他們想要向身邊人宣布自己的生活方式。一部分購買沖鋒衣的消費者并沒有參加戶外運動的打算,只是喜歡沖鋒衣的服用性能,如抗風性、防水性。跳出戶外運動這個適用場合來看“沖鋒衣”(或許在另一個適用范圍中,會有其他不同的名稱),無彩色系的色彩設計將會有無限的可能。假定以時裝的角度,進行色彩設計,無彩色系會像一個原點,向四維發展。它除了三維的空間以外,可加入四維的時間概念。它可運用到0-100歲時間劃分的設計中。它可以表現時裝的時尚感、未來感覺、虛無感。它可以表達不同的風格。

3沖鋒衣的圖案分析———以植物圖案為例

植物圖案的靈感來源可以是樹木,亦可是花草,或者是藤曼??梢詫D案整體運用到設計中,或者是選取植物整體的一部分進行設計。例如從銀杏樹整體形象中,選取一片銀杏葉子做圖案設計。因為它的形象相比整棵樹更具由代表性和獨特性。

4圖案設計方法分析

設計圖案時,要綜合抽象和具象思維,進行圖案的設計。我們不能將肉眼到的形象直接生搬硬套,這樣設計出的圖案時沒有靈魂與美感的。肉眼看到的事物一般時具象的,例如一朵花、一棵樹、一座山,它們的外觀形象是自然造化的結果。設計者要運用抽象的思維,提取自然造化之物的特色之處。光是提取特色還不夠,要運用設計的思維,將抽象變具象,將具象變抽象,在反復中上升。經過一系列轉化后,得到最終的圖案。最終的圖案一定是要符合情形的設定。在面料上,運用不同風格呈現最終的圖案。例如在在童裝上運用手繪的風格呈現圖案;在青少年裝上用波普的風格呈現圖案。5總結事實證明,當下沖鋒衣的設計具有廣闊的待設計空間,需要設計師們進行更多的設計研發。沖鋒衣或由沖鋒衣演變出的服裝具有大量潛在消費群體,需要服裝行業銷售人員用心挖掘潛在的消費群體。

作者:李卓陽 單位:大連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