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室內設計廢舊材料研究

時間:2022-06-21 09:53:53

導語:民宿室內設計廢舊材料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民宿室內設計廢舊材料研究

摘要:近年來,隨著國民對特色民宿關注度的提高以及對個性化旅游需求的增長,使民宿旅居成為豐富出行體驗的新選擇。民宿的發展同時也帶動了整個室內設計行業的進步以及大眾審美水平的提高,良好的民宿室內空間能夠帶給人們更深層次的居住體驗以及情感上的共鳴。民宿原址中通常有許多可以再利用的廢舊材料,通過對其合理的再利用能夠保留原有的空間氛圍,還原其特有的場所感,從而使廢舊材料在民宿室內設計建造過程中重新發揮出更好的實用性及裝飾藝術性。

關鍵詞:民宿;廢舊材料;可持續;裝飾性

民宿在現階段已經不是單一的旅游居住形式,而是呈現出多樣化的發展態勢。感知自然、還原本真是民宿設計師和居住者的根本追求。優秀的民宿不僅可以從視覺、聽覺、觸覺等基本感官層面傳遞整體空間的氛圍感受,更重要的是在居住過程中帶給人們精神的慰藉與情感的寄托,在民宿室內設計建造的過程中,通過合理的對廢舊材料進行再利用,能夠與民宿的居住者之間形成良好的“溝通”與“對話”。即借助我們人類敏感的情感交流和活躍的大腦思考方式,從而在民宿室內設計中達到人與居住空間在精神上的共鳴。無論是民宿的空間形態還是室內軟裝陳設的樣式,不同的空間區域都應該有著獨特并且耐人尋味的特點,所以可以深入挖掘民宿所在地特有的元素材料,如利用廢舊材料或家具配飾等進行再設計,從而達到民宿室內設計與環境的和諧。

一、運用的意義

廢舊材料在民宿室內設計中的再利用有著豐富空間內涵的作用,但廢舊材料再利用這種方式通常會被人們忽略或摒棄,大部分廢舊的材料在后期處理與降解時非常復雜和艱難。然而,通常情況下,這些看上去非常普通又喪失了自身實際功能的廢舊材料可以通過合理的設計、再加工等手段處理后,有效地運用到民宿室內的設計中來,從而成為具有文化內涵和設計創意的裝飾材料。在設計民宿時,可從廢舊材料本身的藝術裝飾性入手,跳出傳統的設計表現思維模式并加以創新,賦予廢舊裝飾材料新的使命。同時,通過對廢舊材料的個性化改造,豐富民宿室內空間的藝術性與獨特性。充分挖掘廢舊材料的裝飾元素和實用功能,也讓更多人認識到廢棄的裝飾材料的再利用不僅可以保護環境、節約資源,而且節省資金,進而為民宿的經營者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同時營造出一種懷舊的、新奇的、獨具魅力的居住體驗氛圍,給民宿旅游居住的游客帶來更多的人文關懷與情感傳遞。

二、運用的方法

在國內民宿的室內設計中,有許多值得注意的廢舊材料改造案例,主要有運用了以下五種具體的改造方式:(一)功能的轉換:功能的轉換就是把廢舊材料原有的使用功能進行改變。打破原本的功能認知,并創造新穎的使用功能,從而達到令人耳目一新的感官效果。許多廢舊材料經過歲月的洗禮,已經失去了最初制造時的使用功能。通過組合、分解、截取、替換等方式,從而賦予廢舊材料新的生命。例如浙江省昆山花間堂民宿中的創新改造方式,把老藥鋪的中藥柜改造成具有展示和陳列功能的背景墻(如圖1),廢舊的中醫藥品柜本身具有很好的單元收納性,通過放棄柜體的收納功能,并在單元抽屜中加入燈光照明,同時合并組合局部單元放入瓷器進行陳列展示,功能上既獨立又能在視覺上與整體墻面很好的融合,打破了其傳統的收納功能,取而代之的則是一個保留了舊物特點又不失裝飾性的背景墻。(二)翻新與改良:廢舊材料被遺棄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形態的落后與過時,但這并不代表功能上沒有再利用的價值。廢舊材料的翻新和改良,注重的是舊材料的呈現形式如何改進。在保留其原有功能的基礎上,通過設計更新形式、形態,進而增加其使用度或延長舊材料的使用壽命。改變廢舊材料的觀感或形態,使之與新環境更好地融合與匹配。完善與當下環境的和諧匹配程度或增加裝飾性也是一種改造方式。例如南京花跡民宿的接待區(如圖2)通過改良廢舊紅磚傳統的砌置方式,創造出更加具有裝飾趣味性的新形式,改良后的磚墻在視覺上更加有新鮮感,傳統磚墻工字鋪的形式呆板并且缺乏變化,利用廢舊磚塊立方體不同面的面積變化改良出具有點線面裝飾趣味的砌置方式,局部利用黑色作為整體墻面的跳色,更加豐富了視覺節奏感。在保留了紅磚墻基本功能的基礎上,增加了民宿室內局部空間的可觀賞度。(三)量化重組:量化重組是一個量變引起質變的設計方法,小體量的廢舊材料本身缺乏一定的藝術表現張力或裝飾性,但可以通過單個物品或多種品類物品或材料的重復疊加、累積達到質變,從而形成視覺上的沖擊與震撼。在利用量化重組的方式進行廢舊材料的再設計時,一定要充分考慮空間的大小與舊材料體量的關系,絕對不是重復堆砌,合理設計節奏比例關系才能達到視覺上的和諧。例如(如圖3)湖北羅田藏龍大別山民宿中利用各式廢舊門窗的窗花和木板雕刻進行藝術化的重新組合,簡單幾何形態的窗花與造型細節豐富的木板雕刻在視覺節奏關系上形成對比,窗花的造型顏色相對單一,但木板雕刻則具有豐富的顏色和雕刻細節,在充分考慮體塊形態造型的疏密關系和顏色搭配的組合下,呈現出和諧并且更具有裝飾趣味的展示效果,同時,還充分傳達了原有建筑的氛圍記憶。所以,在利用不同形態、種類的廢舊材料進行量化重組時,應該著重考慮材質、顏色、圖形等元素的運用。不應過于繁雜,既獨立又統一,在和諧中尋求變化才能達到預期的裝飾效果。(四)描繪與拼貼:在廢舊材料上進行描繪是一種最簡單并且易操作的改造方式,通過描繪可以改變廢舊材料的顏色和形態關系,進而達到增加空間趣味性的裝飾效果。拼貼是利用一種廢舊材料在其他物體或材質表面進行規則或者無序的排列。通過廢舊材料本身的肌理特點、形態變化、色彩對比,改變拼貼載體的外觀或功能,使其具象或抽象地表達作品的含義。例如(如圖4)北京“扭院兒”民宿中利用廢舊灰磚進行規則性的拼貼,灰磚原本利用更多的是出現在室外空間或是局部的室內小范圍區域,“扭院兒”民宿中對灰磚的大范圍運用是更好地利用了其色彩屬性與肌理特點,增加了整個民宿空間的自然氛圍?;掖u的拼貼順應了起伏的地面并連接室內外空間,在民宿內部扭曲成為墻面和地面,形成一種空間動態關聯。灰磚的顏色、拼貼形式和諧統一,增強了視覺的整體感。(五)情景再現:民宿室內設計中情景再現的方式是通過呈現不同地域空間、時間的記憶,還原民宿居住者想要重溫的“特殊場景”。特殊場景的重新呈現是一種具有人文情懷的設計方法,可充分利用原址中的舊材料還原場所的特殊氛圍感。廢舊材料延續了自身的特性和使用者的認知,在民宿室內空間中產生了強烈的敘事感。例如(如圖5)北京大興姥姥家民宿,建筑的土木磚石堆疊出老屋特有的氣息。身處姥姥家民宿,被老榆木大梁包圍的溫暖空間,沒有過多的設計矯飾,屋內出現具有鄉村特色的葫蘆瓢以及高高掛起的蒜串,都在向居住者講述著老建筑過去的故事。大片玻璃窗的寬闊設計,營造了與大自然近距離的開放感,讓庭院風景一覽無余。通過完全裸露原建筑中具有年代感的老舊木質結構,還原鄉村質樸常見的生活用具以及生活場景的方式,提升了空間的場所感,從而帶給居住者親切溫暖的氛圍。

通過深入挖掘廢舊材料在民宿室內設計中的美學價值,以及更深層次的可持續性價值,能夠為民宿的發展創造出更多的可能性,從而引領一種更加時尚健康的生活方式。為設計創作帶來新的靈感或意想不到的設計效果,也可以不斷提高其設計能力與素養,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年輕設計師們的利益化、商業化趨向,緩解現在民宿設計中出現的概念風格搭配混亂的現象,以及混亂堆砌材料的情況。一味地求“新”未必是對的,廢舊材料的再利用再設計,具有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可持續性價值。民宿的意義在于“溝通與融合”,人與物、物與情,匠心獨運,新舊交織;傳統與現代、感觀和質感,交相輝映,呈現出一種濃厚的生活情懷。這也是民宿與傳統商業酒店拉開層次與差距的側重點。因此,在民宿室內設計中合理的利用廢舊材料,必將進一步帶動行業的設計潮流,更重要的是,能夠為實現人與環境的和諧統一以及可持續性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曹小凌.廢舊物品在室內外環境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合肥工業大學,2012.

[2]胡沈健,李洋,蘇昱.室內設計中舊材料再利用價值研究[J].設計,2017.(4):100-101.

[3]張曦文.可再生材料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中南林業大學,2013.

[4]吳偉謙.室內設計與自然共生[J].建筑設計與裝飾,2016(5):12-13.

[5]國利.淘間老屋開民宿--老房子選址整修與改造[M].北京: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7:13-62.

[6]羅莉.探究室內裝飾生態化的發展[J].室內設計,2016.(3):42-44.

[7]李白羽,吳曉東,邵明.從環境心理學角度探討當今民宿設計趨勢[J].設計,2016(13):54-55

[8]羅莉.探究室內裝飾生態化的發展[J].室內設計,2016.(3):42-44.

[9]楊珍珍,唐建.老宅新生——舊民居改造的鄉村民宿建筑設計探析[J].設計,2017.(9):158-160.

作者:袁慶桐 李昌菊 單位:北京林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