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室內設計課程中實施人文教育

時間:2022-11-01 04:05:22

導語:高職院校室內設計課程中實施人文教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院校室內設計課程中實施人文教育

摘要:高等職業院校以培養應用型和技術型人才為主要目標,但是并不代表可以只注重知識和技能的培養而忽視道德和人文教育。職業道德教育在人文教育中是重中之重,是每一位設計者需要具備的基本素質。室內設計專業學生要有自己的想法、強烈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學生要從各種社會實踐活動中,鍛煉身心,開拓視野,陶冶情操,不斷提高人文素質。

關鍵詞:人文教育;室內設計;高職教育

1室內設計專業課程教學中加強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從人才培養的目標出發,室內設計專業培養的學生不僅要具備深厚的基礎理論知識,掌握室內設計的技術和能力,還要擁有較強的人文素養。因為,無論對于從事室內設計的設計師,還是對于裝飾工程師而言,人文素養是一個員工綜合素質的體現。這就要求,高職院校在進行室內設計課程設置時要充分考慮學生人文教育的比例。高等職業院校雖然是以培養應用型和技術型人才為主要的目標定位,但是并不代表可以只注重知識和技能的培養而忽視道德和人文的教育。往往,一個人是否高尚,是否有益于社會,是否能夠滿足企業的需求,可以說,人文素養是基礎,也是贏得他人認可和贊揚的品質。室內設計專業將來對應的崗位有多種,除了室內設計師和工程人員之外,還有從事設計的相關服務人員,在與客戶的交流中,就需要有較為完備的人文知識儲備,具有全心全意為客戶服務的意識和理念,以及文明行為等。如此,才能建立良好的關系,利于設計活動的開展。

2高職院校室內設計專業課程體系

高校的課程體系一般分為幾大塊:一是基礎課程,二是專業課程,三是拓展課程。就室內設計專業而言,課程體系也大體上包含這幾部分。其中,培養專業素養的專業課程主要是職業能力、職業素養等課程;基礎課程則主要是包含語言、數學、計算機、思政等課程;拓展課程是指第二課堂等多種形式的能力延伸課程。在高職院校,比較注重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因此在課程設置上這一塊占據的份額會較大。就目前高職院校從室內設計專業課程體系上來看,也包含了一定數量的人文教育課程,有些放在基礎課程中,有些則放在拓展和選修課程之中,例如《大學語文》、《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應用文寫作》、《社交禮儀》、《大學生職業指導》、《大學英語》、《中國通史》、《中國哲學》、《美學》等課程。由于高職院校自身的特點,一直存在重視技能忽視人文教育的現象,也一直存在實踐課程遠超過理論課程的現象。最后導致,高職院校培養的學生只會做事,不會想事,綜合素養不高。

3室內設計專業課程中人文教育的內容

3.1職業道德

高職院校要培養德才兼備的畢業生,就需要加強職業道德的教育。這是因為,室內設計專業的畢業生從事的職業是與人的生活生產息息相關的,這就需要畢業生們具有良好的道德素養,在職業中遵守道德準則,注重道德操行。設計行業涉及生產質量和安全,如果從業人員不講誠信,不講道德,忽視安全,不從消費者的實際出發,不厲行節約,不注重質量,不講究形象,對客戶、對企業、對社會而言,將是一種威脅的存在。因此,職業道德的教育在人文教育中是重中之重,也是每一位設計行業的從業者,需要具備的基本素質。

3.2專業思想

人文教育,實際上是要引導學生真正樹立以人文本的理念,要熱愛生命、尊重生命。這就要求學生要始終秉持理性的態度,認真學習專業,形成專業思想,樹立正確的專業觀。專業不僅僅是謀生的職業和本領,專業是一門學科,是文化的積累,是人的價值的一種體現,高職院校的學生一定要明確專業學習的態度和目的,把專業學習和自己成長成才結合起來,熱愛專業,培養專業的濃厚興趣,把專業作為實現個人價值的重要載體。可以說,專業思想也是另外意義上的立身之本。3.3創新精神死記硬背,往往徒勞無功;中規中矩,往往無法突破。藝術專業尤其是室內設計專業,要有自己的想法,要有強烈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而創新精神的形成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有一定的觸發物和媒介,創新往往是在具備有充分的知識和技能基礎之上的一種噴發。高職院校進行人文教育,其中非常重要的內容就是要讓學生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運用相關的信息和知識,提出新思想,摸索新方法,塑造新思維,敢于打破常規,勇于突破傳統。創新精神不僅是人文教育的核心,也是學生重要的精神品質。

4加強專業課程教學與人文教育的融合

4.1轉變思想觀念,加強專業教師人文素養

高職院校加強人文教育,首先應該要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師資隊伍。教師除了要進行專業的教學之外,還要言傳身教,注重學生人文素質的提升。在學校,在課堂上,教師是主導地位,學生畢竟因為年齡較小、生活閱歷有限,對于一些道德和理論還缺乏相應的認識和理解,這就需要教師進行相應的指導,提高學生的認識。此外,加強人文教育,主要是要把人文教育貫穿于學生培養的全過程,貫穿于教學課堂之中,貫穿于專業學習之中,教師應該要具備這種素質和水平,才能極好的提高教學藝術。

4.2努力挖掘適合課堂教學的人文素材

人文教育最忌空洞的說理和空泛的說教,作為培養學生素質的主要場所,課堂教學需要精心的組織。首先,教師要備好課,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上,要集中研究,狠心功夫,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從專業的規律出發;其次,教師要合理挖掘適合高職院校學生的人文素材,尤其是要深度分析和提煉那些隱藏在專業知識背后的素材,通過教學過程的設計,教學內容的銜接,教學手段的選用,設計出易于學生接受的人文教育知識點,要淺顯易懂,要聯系實際,要緊跟時代要求,要不忘傳統。真正做到人文教育和專業教育的有機結合,真正做到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例如,在室內設計中,不同的風格往往有不同的主題,尤其是在中式風格的室內空間設計中,要對中國的傳統文化、儒家思想、家具設計、國畫欣賞、絲綢織物、紋飾特征、竹藝風格等等深入了解,并合理運用。這充分考驗著一個設計師的審美理念、設計思路、人文素養和靈感等。

4.3積極營造具有人文氣息的課堂環境

人文教育不是口號,也不是通過短時間能夠達到教學效果的,其中非常重要之處就要是營造一個良好的具有人文氣息的教學環境。作為高職院校,一是要進行校園文化建設,從硬件上營造具有人文氛圍的環境,讓學生置身于一個大的教育環境之中,潛移默化;二是要進行軟件建設,讓人文教育成為全校師生員工的共同價值認同和取向,人人親近;三是要搭建好人文教育的平臺,通過實踐基地、實訓室、設計室、施工場地、仿真實驗室等等,讓學生在職業的氛圍中去感受,讓學生在實踐的操作中去領悟,使學生在角色的定位中去把握人文知識和精神的真正內涵。外化于行、內外于心。

4.4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社會實踐活動

高職院校加強人文教育,一是專業教學團隊要充分發揮校外實訓基地的作用,加強校企合作,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資源,多組織學生去相關場地調研和參觀學習,例如去家裝博覽會、建材展銷會、設計交流會、研討會等,通過學生親身的感受和實際的接觸,了解企業文化,增強行業素養,形成行業認同感。二是學校要多邀請相專家、學者和相關企業的管理人員到學校舉辦人文主題講座和報告,接受人文教育的熏陶等;三是要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動性,發揮學生社團的作用,多組織學生參加科技文化活動和職業技能競賽,例如演講比賽、講故事比賽、文藝匯演、作品展覽、采風寫生、藝術沙龍等等形式多樣的第二課堂活動,真正讓學生從各種社會實踐活動中,鍛煉身心,開拓視野,陶冶情操,不斷提高學生人文素質,以此促進學生專業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陶成.高職院校人文教育的實踐與探索———以江蘇海事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中國大學教學,2010.

[2]劉獻君.科學與人文相融———論結合專業教學進行人文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2.

[3]楊叔子.現代大學與人文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1999.

作者:熊雪姣 單位: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