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客運站設計理念及趨勢
時間:2022-07-30 11:44:25
導語:汽車客運站設計理念及趨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汽車客運站建設現狀及特點
1.1建設現狀。1.1.1由“城市大門”向“換乘樞紐”轉化。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國外發達國家就相繼認識到傳統汽車客運方式開始老化,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持續發展,多樣化的城市汽車客運站出現,人們出行也更愿意選擇這種換乘便捷度更高的乘車方式。很多國家也紛紛效仿,轉變傳統汽車客運站乘車模式,向多樣汽車客運站樞紐方向發展,也促使我國汽車客運站從以往單一的“城市大門”向多元化“換乘樞紐”方向轉變。這里所說的汽車客運站樞紐,主要是指相互分工、共同服務的汽車客運站或乘車聯絡線。其中包含了固定的汽車客運站線路和其他輔助路線,服務的對象囊括了客流、貨流。為更好地適應汽車客運發展新形勢,并能夠高效完成客運任務,汽車客運站樞紐設計規劃需要做到點線協調,各路徑客運站也能夠協調分布、合理分工。與此同時,汽車客運站的設計規劃也需要與城市地鐵、公交等交通樞紐緊密聯系,為出行人們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務。1.1.2流線模式從“等候式”向“通過式”過渡。在我國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持續發展背景下,我國汽車客運也得到很大幅度的發展,人們對汽車客運也從“等候式”向“通過式”實現了過渡,極大地便利了人們出行。人們也不再花費過多的時間等候汽車,也可避免由于其他因素影響造成的晚點、延誤等。同時,現代汽車客運站發展的網上購票,自動取票服務等業務,不僅可提高出行效率,還極大地降低了汽車客運站服務人員工作強度,人們可通過手機、電腦自行購票、取票進展等候。由于我國國土遼闊,在一些地區人口分布較為集中,對這些地區汽車客運站運用通過式乘車方式,可有效緩解乘車壓力,提高人們出行舒適度和便捷性。1.1.3設計觀念從“便于管理”向“以旅客為中心”轉變。在傳統汽車客運中,由于我國經濟發展較為緩慢,人們生活水平也不高,進行出行的需求也不多。同時,在當前的經濟背景下,汽車技術也不夠發達,對汽車客運站進行建設也是以“便于管理”理念建設。但是在我國當前經濟背景下,“人為本”服務理念的盛行,汽車客運服務也實現了“便于管理”向“以旅客為中心”轉變,這一轉變除為旅客提供更加優質的出行服務外,還體現在城市地鐵、公交、鐵路等之間相互聯系,甚至一些城市的汽車客運站已經充分發揮出城市交通換乘樞紐的作用,這也與當前汽車客運站設計規劃要求相契合。1.2需求特點。1.2.1大量旅客使用頻繁。一般情況下,公路客運總量與鐵路客運總量相比較,公路客運總量超過鐵路客運總量10倍左右,也說明了旅客出行使用客運出行次數較多,在汽車客運中由于中短途為主,全面出行總量也保持相對平穩。1.2.2汽車客運站的交通組織與城市道路交通組織更為緊密。城市汽車客運站建設位置通常與周邊公交、地鐵、鐵路等交通相互連接,出行旅客可通過換乘直接到達目的地。然而城市飛機、輪船等交通出行方式,通常是自成體系,與城市主要交通樞紐不會發生直接關系。1.2.3小站房、大戰場模式。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繁榮,城市與城市、城市與鄉村之間的經濟交流加劇,也促使汽車客運的發展,同時對汽車客運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體現在發車位、停車場這兩方面。依據交通建設部門提出的《汽車客運站級別劃分與建設要求》,客運站停車場的最大容留為同期發車位的8倍,因此很多城市在汽車客運站設計規劃中,將多層車庫應用到其中,如重慶汽車站。
2汽車客運站設計理念
2.1客運站布局。在對客運站布局時,首先對設計規劃分析、計算合理之后開展;其次是結合城市實際交通規劃體系進行合理規劃、調整和完善;最后是客運站的布局需要符合以下條件:便于乘客換乘;緩解城市市內交通壓力;盡量避免布局在城市未開發地段。以某汽車客運站設計規劃為例,在2004年之前,市區一級客運站均建設在火車站周圍,兩者之間距離小于800m,這種密集度較高的對外交通也對市里造成較大的交通壓力。從2004年后對汽車客運站重新改建之后,形成交通樞紐,極大的實現了客流分流,保障了火車站區域正常交通環境。然而,新建汽車客運站與火車站之間的距離較遠,旅客從火車站實現換乘需要花費超過1h的時間,雖然長途汽車客運實現換乘只需要40min,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出行需求也在不斷的提升,導致人們出行時間大幅度增長。除此之外,由于城市公交服務時限性,致使換乘旅客無法進入到市區,僅可滯留于站內。對該市客運存在的問題進行解決,主要是從有利于換乘和緩解市區交通壓力兩方面出發,通過對汽車客運站的合理設計規劃,妥善解決兩者之間存在的矛盾。通過在火車站保留一個中等汽車客運站,便利人們進行換乘。在客運站選址時,可將城市快速道交通優勢充分利用,并將汽車客運站設置在周圍區域,在方便旅客換乘的基礎上,有效緩解交通壓力。此外,進行客運站布局時也須注重城市汽車客運站車輛出入與城市道路間的關系,盡量對客運出入口進行調整,以保障城市交通順暢。2.2優先發展交通流線。對汽車客運站進行設計,需要充分認識到汽車客運站是城市交通流線集聚的主要場所,也是進行客運站設計規劃的核心。優先發展交通流線包含了汽車進出站流線、社會車輛進出站流線、公共交通進出站流線、旅客進出站流線。在某汽車客運站設計規劃時,在設計之初即確定汽車客運站周圍流線,進而確定了汽車進出站、旅客進出站、公共交通進出站等流線,促使旅客進出站可以快速便捷進行換乘,公共交通與社會車輛進出站實現無縫接駁,使得城市各交通組織間既相互獨立,又彼此聯系。2.3重視市場經營和經濟效益。在對城市汽車客運站設計規劃時,也需充分依據成本和效益原則進行優化設計,為凸顯出最終設計成本效益性,就需對影響汽車客運站經濟效益因素進行分析,這些影響因素包含了汽車客運站選址、征地的范圍、客運站建設規模等。通常情況下,在汽車客運站選址上,應盡量選擇在快速環道附近,在這區域的客運站使用效率比較高;在征地上則需根據城市實際發展需求,并結合國家規定的客運站建設規模;為促使汽車客運站在建設后能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很多汽車客運站也會考慮到周圍商業、辦公、飲食、娛樂等服務功能,在提高經濟效益的基礎上,也為出行旅客提供更好的服務。
3汽車客運站發展趨勢
3.1更高的車站效率。在當前建設的汽車客運站通常都是為客運提供專線服務,這一汽車客運形式也會為人們快速、便捷出行提供很大的便利性,也因此,為保障客運效果,則需要注重汽車客運站站內導向性和通過性,以提高汽車客運站使用效率。3.2更便捷的旅客服務和更加人性化細節設計。在對汽車客運站設計時,也需要將我國先進科學技術應用到其中,以豐富和完善汽車客運站的服務功能,為旅客出行提供方便,如智能售票、檢票系統、自動傳送、人臉識別系統等,在人性化細節設計中主要體現在無障礙通道、特殊通道等,為每一位旅客提供具有針對性溫暖服務。3.3更能體現公路文化的車站內部空間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背景下,極大的滿足了人們物質需要,在這之余也提高了人們對精神文化的追求,這也是現代新一代汽車客運站設計規劃的重點內容,為旅客提供一個良好的空間環境,帶給旅客優良的出行體驗。因此,在對現代汽車客運站設計時,需要摒棄傳統封閉沉重的刻板印象,充分發揮設計師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促使汽車客運站煥然一新,通過通透開敞的設計,將城市風景融入到設計中,促使旅客可在站內對城市外界風景、天氣狀況進行欣賞和了解,給予旅客不同出行感受。3.4更能適應現代公路客運的新站型。在現代汽車客運站設計中,更加強調客運站的功能性,并以實用性、適時性為主,在這種設計觀念下,也促使一些陳舊觀念革除。傳統的客運站分站場、站前廣場、跨線設施等,將完整的旅客服務劃分為多個部分,重視客運站功能復雜化。在新一代汽車客運站設計中,需要將客運站看做是一個整體,強調整體最優,這也是現代汽車客運站設計規劃努力的方向。
4結束語
在本文中,對汽車客運站的設計理念及發展趨勢進行分析,主要是從現代汽車客運站建設現狀和特點展開,對當前客運站建設轉變及其客運特點進行分析。其次是對汽車客運站設計理念進行具體的分析,該部分結合了汽車客運站建設的實際案例,對客運站布局、客運流線和經濟效益這3方面進行具體的分析。最后是對當前汽車客運站發展趨勢進行展望,其主要體現在完善客運站功能、人性化服務、緩解交通壓力3方面。
參考文獻
[1]莎仁圖亞.城市汽車客運樞紐站規劃建設研究[D].西安:長安大學,2015.
[2]黎志林.汽車客運站建筑設計研討[J].中國房地產業,2015(14):81,86.
[3]喻文杰.城市對外公路交通換乘樞紐內部空間高效能設計初探[D].重慶:重慶大學,2012.
[4]鄭捷.當前城市汽車客運站設計的思考與實踐[D].杭州:浙江大學,2012.
[5]李愛華.議公路客運站小件快運當前現狀及未來發展[J].時代經貿,2014(6):274–274.
[6]姚金瑩.淺談新常態下長途汽車客運的發展趨勢[J].城市地理,2016(14):227.
[7]張啟菊.汽車客運站建筑形態設計研究[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14,40(3):251–254.
[8]中國道路運輸協會.2013中國道路運輸年會論文集[C].2013.
[9]城市道橋與防洪.2013城市道橋與防洪第八屆全國技術論壇論文集[C].2013.
作者:張東輝 單位:云南省交通規劃設計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