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教學藝術設計論文
時間:2022-08-05 05:40:19
導語:意大利教學藝術設計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關于傳承、借鑒與創新
意大利是文藝復興的發源地,有著深厚的藝術底蘊。因此,每每談及設計,總讓人聯想到意大利的頂級服裝設計、跑車設計、家居設計,以及建筑設計等。隨著時展,意大利的藝術滲透到了各個領域,意大利設計也綻放出燦爛的藝術光輝,成就了諸多世界知名的設計大師,而這與意大利的藝術教育是息息相關的。因此,了解意大利的藝術教育體系無疑對我國藝術教育的發展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世界各地的藝術設計都存在著傳承、借鑒與創新的問題,而藝術設計的教學理念則更要強調創新思維。教師如果不善于創新,教出來的學生便只會延續傳承與借鑒的路子思考問題,難以設計出優秀的藝術作品。其實,在整個藝術界最難能可貴的就是創新,很多藝術工作者忙碌一生,卻僅是停留在傳承與借鑒的道路上,沒能走出“模仿”的怪圈。許多從事藝術設計教學的教育工作者,只是無數次地讓學生按部就班地完成固有教材的練習,包括采風和野外作業,忽視對了學生思維方式的啟發。其實,教會學生舉一反三、由此及彼、由表及內、由正及反、由正及副、由點及面、由小及大等辯證思維方式,才是培養創新式思維的藝術設計人才之重要環節。縱觀古今中外,凡是大師的經典藝術設計作品都滲透著豐富的思想內涵,其表現手法之所以會成為一種經典,皆因被大眾審美認可與擁護,如古羅馬的人體雕塑與城市環境藝術設計的完美結合,又如美國紐約赫德森河口上的自由女神塑像,其代表著人們廣為推崇的基本精神,再如法國的現代建筑凱旋門等,它們的共同點都是具有深刻的思想內涵,以及獨到新穎的表現手法。“藝術設計”四個字的本質含義是藝術創作,創作必須創新,沒有創新就談不上創作,只能是重復,而藝術設計要實現創新,就一定要實現對傳統文化藝術的超越,當然,這必須建立在對傳統文化藝術傳承的基礎上。所以,意大利藝術設計教育的一個很重要的理念就是:創新傳統文化教育。我們應該了解到:設計天生具有的屬性就是藝術、科學和創新。著名的德國現代建筑師和建筑教育家瓦爾特•格羅皮烏斯(WalterGropius,1883—1969)曾經說過:“真正的傳統是不斷前進的產物,它的本質是運動的,不是靜止的,傳統應該推進人們不斷前進。”早在20世紀初期(1910年前后),是格羅皮烏斯“獨出心裁地采用鋼材、平板玻璃為建筑材料,用嶄新的玻璃幕墻結構替代了傳統的承重墻,令人刮目相看。這座建筑的設計遠遠超越了時代的水準,為他贏得了不錯的口碑”。由此我們可以明白傳承——超越才是創新。而這種體現藝術個性且獨到新穎的表現手法才會具備極強的欣賞性和藝術生命力。傳承理念和借鑒體系,如果不從內在思想上了解歷史文化,了解與其相關的風土人情,不從理念角度去借鑒,就不能建立創新的基礎。當我們學習與借鑒他人的,特別是國外的先進教學經驗時,就必須盡量了解其整個體系,從中找出理念和思想性、規律性的精華,結合我國國情總結經驗,創建出適合本國、本地區切實可行的藝術教育體系。
二、意大利藝術設計概況
意大利無疑是目前設計界最具活力的國家之一,“意大利設計”不同于“日本設計”的嚴謹細致,也不同于“德國設計”的經久實用,其往往是古典審美觀和現代設計的完美結合,引導著世界潮流。意大利藝術設計多體現在珠寶設計、箱包設計、奢侈品設計、跑車設計以及家具設計上,在設計領域取得了輝煌成就。意大利在設計上注重材料的選擇與外觀的形式美感,同時更注重售后的貴賓式服務。意大利設計師往往把現代設計作為一種藝術和文化來操作。意大利設計界成就之快、發展勢頭之猛在現今看來也是偉大的,而在二戰之前,意大利現代化進程卻發展得相當緩慢,設計教育也是止步不前,在整個歐洲,意大利設計幾乎沒有立足之地。但在二戰之后短短16年的時間里,意大利現代工業化進程獲得了巨大跨越,藝術設計作為全民教育的基礎科目被普及,并且迅速占領了世界設計界的主導地位,產生了一大批在世界范圍內赫赫有名的設計大師,使意大利一下子成為了世界設計界的巨頭,并且在將近1個世紀里領導和指引了世界設計的潮流。意大利的藝術設計具有國際化、品牌化、世界化三大特點,在時裝界的著名品牌有Bally、GuccioGucci、SALVATOREFERRAGAMO等,在工業設計界有世界汽車頂級的“兩皇一后”法拉利、蘭博基尼、瑪莎拉蒂,鑄就了其在工業設計界的非凡地位。關于意大利的工業設計,在二戰以后,德國和日本都在拼命研究汽車性能,努力制造世界頂級的汽車發動機,以此作為工業設計的主要發展方向,意大利則不然,其目光更為長遠,意大利工業設計以舒適自然的內部裝飾為出發點,以流線型具有美感的汽車外觀為商業賣點,打造功能和舒適度完美結合的工業化藝術品成為了意大利汽車制造業的宗旨,并且迅速走紅國際市場。意大利汽車的主要構件都是進口的,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到意大利汽車的核心競爭力,合理的商業定位讓“意大利制造”成為舉世曙目且經久不衰的品牌。意大利藝術設計發展的基本特點是發展晚、起步快、成就高。在歐洲,德國是最早發展藝術設計的國家,1919年,包豪斯學校的建立確立了現代藝術設計教育體系的基本框架,隨即,藝術設計教育體系在歐洲開始傳播,荷蘭和英國緊隨其后發展了本土的藝術設計體系。這時的意大利由于工業發展緩慢和政治運動爆發,其藝術設計發展得十分緩慢,但是后來意大開始普及藝術設計教育,使得藝術設計迅速發展,在短時間內就涉及了各個領域,同時一批著名設計大師的出現成就了意大利設計在世界中的主導地位。意大利藝術設計的成就之高是有目共睹的,意大利不像德國、日本、美國那樣擁有深厚的科技基礎和最新的材料,卻知道尊重傳統和藝術是藝術設計發展的最大優勢。
三、意大利藝術設計教育體系
意大利的藝術設計教育體系與德國、美國等主流的藝術設計教育體系有很大差異,其自成一體,甚至連設計分類都很不明確,但就是這樣的藝術設計教育體系成就了許多天才般的設計。首先,在意大利的藝術設計教育體系中,基本上所有的設計師都是建筑專業畢業的,所以在意大利,無論是服裝設計師還是工業設計師,都只有建筑專業的畢業證,這種現象令人難以理解。在意大利,每一位設計師都是全才,他們可能同時是建筑學、服裝設計、工業設計的高手,因為在意大利,所有的設計都是在建筑學中完成的,并且建筑學內部也并沒有各種專業的分類,這讓藝術設計分類顯得十分混淆。這樣的教育分類原因是,意大利認為,所有的設計都源于對藝術美感的把握,設計教育體系更是基于對藝術本身的把控。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建筑對于歐洲設計專業是非常重要的。設計專業要求設計師深入了解歐洲的歷史文化,并對設計的整體感進行把控。這種對設計的高要求很快發展到其他設計上,如服裝設計、產品設計都是源于這種對美感的把握。其次,意大利大多數人都尊重藝術和傳統。二戰之后,意大利為了讓人們重新認識歷史和美的定義,把藝術教育作為義務教育的重要科目來普及,設計是每個孩子在小學里就學習的知識,因此,意大利人對于美和藝術的尊重和理解是深入心靈的。這份對藝術和傳統的理解使得在意大利優秀的設計會很快被傳播和接受,因為每個人的心里都住著一位設計師,形成了良好的設計氛圍。再次,意大利有良好的藝術設計交流與批評的平臺。在意大利歷史中,一直都存在“反設計”與藝術設計先鋒運動,可激烈尖銳地直接指出當代藝術設計的優缺點,并且借助媒體廣告的力量進行宣傳。在意大利反復論證著這樣一個話題:實用主義和美學主義哪個是設計的最重要意義。在商品經濟橫行的今天,似乎美學主義占了上風。大眾對于設計界的關注無異于對娛樂體育界的關注,這樣就形成了廣泛的設計批評平臺。在意大利經常會舉行世界級的設計論壇和展覽,進行設計交流,如米蘭時裝展、米蘭家具展等。這樣的設計批評和交流平臺讓意大利設計形成了良好的、可持續發展的藝術設計形態模式。意大利著名的馬蘭歐尼服裝設計學院擁有一流的圖書館、設備和資料,學生可以查閱權威的國際雜志、藝術書籍、紡織技術性書籍以及有關生活藝術與時尚的社會學書籍,學生亦可以欣賞學校的紡織品和樣衣收藏。除了流行雜志,時尚視聽室也可以讓學生隨時了解最新國際服裝流行趨勢。學校的三棟教學樓分別被用來辦公、理論教學和實驗。學院挑選資深教師,讓他們把各自專長傳授給學生。教師都是直接聘自時裝公司、設計工作室、咨詢公司、生產和銷售公司,或者是出版機構的兼職資深專業人士,大多數本身就是知名設計師,或是經營管理人員、市場營銷專家、咨詢顧問以及專業買家等。頭銜雖然不同,但他們都有豐富的專業學識和實踐經驗。馬蘭歐尼目前擁有70名專業教師和120名客座教授。就讀于馬蘭歐尼學院,學生將有機會參加博覽會、展覽會和時裝秀,參與國際競爭。馬蘭歐尼學院擁有對學分互相承認的國際校際網絡,高年級的學生可以選擇在其他國家完成學業。作為課程的一部分,來自于倫敦、巴黎、東京和紐約等大城市名牌學校的學生也來到馬蘭歐尼學院訪問和實習。
四、意大利教育理念對中國教育的啟示
意大利人對于教育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對藝術教育的普及和宣傳,帶動了經濟的發展和騰飛,并且十分明確藝術設計對于人類生活環境、生活品位和生活質量的提升會帶來積極的意義和作用。意大利從兒童開始普及藝術教育,讓他們知道要尊重歷史和人類最初的感性認識,讓人們從戰爭的泥潭里走出來,重新審視對于美的認識,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以下幾點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
1.從國民的藝術教育普及做起,讓社會相信藝術設計的力量。把藝術作為義務教育的一門重要學科,加強對藝術教育的投入,對藝術設計人才的培養,加強國民創新精神,鼓勵原創性設計,讓國民素質得到全面平衡的提高。對于很多時尚產品設計來說,可以說成是多因素集成的創新理念。作為一名設計師不僅要了解科技發展動態,也要了解意識形態的變化,同時對一個民族歷史文化消費習慣都要有深入的了解。只有掌握多方面的要素、動態,才能設計出適應生活消費、適應市場需求的產品。一名優秀的設計人才不僅應具備很強的審美能力,還應具備科技、文化、政治等綜合分析能力,這不是很容易就能得到輝煌成就的職業。
2.尊重和發展民族文化,完善和提高藝術設計發展水平和創造力。完善國家知識產權的保護,增加藝術設計文化交流平臺投入。意大利一直以來重視提升其產品藝術價值,把自身文化融入工業產品并推銷到全世界,并且稱之為文化侵略的新手段。因此,我國在強調民族文化的同時,也要努力發展走出去戰略,推銷民族文化產品,增加民族產品在國際上的占有量。在推銷民族文化品牌的同時,打造國際性藝術設計交流平臺,對設計進行不斷的批評與自我批評,從意大利的文化出口戰略中學習,打造我國文化發展的新戰略。我國應尊重和發展自身文化傳統,這樣的做法可以提升國產產品的藝術價值和藝術含量。從基礎教育做起,一是加強了對我們民族文化的自我保護和發展意識,二是全面提升了我國精神文明建設水平和起點,為經濟發展找到新的發展點,增強國產品牌核心競爭力。
3.在設計課程設置方面,強調實戰性,不再以概念為主要教學內容,不以內容的系統為主,而注重知識的實用性、連貫性、針對性。學生接受設計基本功訓練之后,會在課程中安排很多企業實際項目。在這類課程中,教師不再是教學的主導,僅僅起到指導性的作用,更多注重的是學生個性能力的發揮。這一教學特色恰好與我國多數學校藝術設計教學觀念形成了鮮明對比。
4.在教學方法上,運用工作室教學方法,意大利的藝術設計教育重視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以團隊為單位進行設計項目訓練。值得注意的是,其團隊中除了室內設計專業學生之外,還有平面設計專業、媒體專業和服裝設計等專業的學生共同協作,各自發揮其專業優勢,雖然專業方向各有不同,但相互之間的協作與互動卻異常活躍,共同完成全套畢業設計項目。因此,畢業生的收獲不僅限于本專業,更在戰略協作與綜合設計上得到鍛煉,這些正是我們所應該借鑒的。
5.在師資力量方面,藝術設計的發展需要一大批優秀的設計團隊,一所大學的藝術設計專業教師同時有可能還是一位出色的室內設計師。在米蘭總部的歐洲設計學院,師資力量雄厚,本校全職的教師同時也兼任很多公司的設計師職務,走在藝術實踐的第一線,教師身份與設計師身份相輔相成,其不斷地在教學理論中尋找實踐經驗,不斷地在實踐中尋找理論支撐,會把很多實踐經驗第一時間與學生分享。與此同時,米蘭總部的歐洲設計學院還會聘請很多知名設計師來擔任客座教授,使學生掌握最前沿的設計潮流動態,讓兩股教育力量實現了完美融合。
五、結語
當今,意大利設計已站到世界設計界的前沿,在藝術設計界的各個領域都展現出耀眼的光芒,這與其深厚的藝術教育體系是密不可分的。設計創造的價值扎根于其獨特的、尊重藝術的教育體系中。從意大利教育體系簡短的分析中,可以看到在專業理性的教育體系之外,還有一種出于對原始美學和傳統的尊重,對學生創造力和設計美學的培養的教育體系,并真正地以民族文化和國民素質提高為出發點,對抗傳統的數據式、理論式的實用主義教育體系。這可能是一種遵從于人們感性認識的教育模式,從根本上激發學生的自我創造力和創新性的教育體制模式,在創新的同時展開激烈的藝術設計評論,不斷完善自我、完善設計。在這樣一個充滿理性認識的世界,可能感性的真實原始感動才是設計原始歸宿和設計動力。至少一部分偉大的作品是以此為出發點的。教育體制有很多種,也沒有絕對的對與錯,但意大利獨特的教育方式的確培養出了眾多有才華的藝術大師,創造出了無數設計界的精品,為世人留下了精彩而寶貴的財富,這其中有許多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的藝術成果。意大利在藝術設計教育上自成一派,其藝術設計風格引領著國際的流行趨勢。意大利設計在創新的同時注重體現地域文化、民族特色,同時也有著深刻的人文內涵,為流行設計界不斷提供新的理念與經驗,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豐碩成果。
作者:閻媛工作單位:云南藝術學院文華學院藝術設計系
- 上一篇:品牌化民族藝術設計論文
- 下一篇:民族文化下的藝術設計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