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發展與教學

時間:2022-05-03 10:49:41

導語: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發展與教學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發展與教學

一、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發展現狀

1.市場需求增加,專業不斷細化

在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城市建設活動廣泛開展,人們對居住環境質量和品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環境藝術設計變得越來越重要。根據調查可知近年來高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畢業生就業率逐年提升,并普遍高于其他專業的就業率,通過這一現象我們能夠看到社會對該專業人才的大量需求。

2.學生設計能力和實踐經驗匱乏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特點要求學生實際能力和設計能力較強,這樣學生才能夠以最短的時間投入到工作中去。由于更方面原因我國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育還存在一定問題,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科學教學模式的選擇,教學中只將設計圖表現技法訓練作為重點,在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最基本的設計能力訓練方面卻存在很大問題。

二、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改革的策略

1.從市場需求出發,確立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學的特色

在市場經濟的發展過程中,高校必須應當市場需求進行人才培養,這樣才能夠保證培養出的人才更好的為市場經濟服務。近年來社會對環境藝術設計人才需求量逐年增加,為了順應這一趨勢,各高校都根據一類院校的教學架構模本進行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建設,這樣“千校一面”的問題就產生了,畢業生產生了嚴重的專業特色缺乏的問題。高校要想在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建設過程中脫穎而出,就應當對自身教學特色進行構建。高校應當對傳統的教學思路進行變革,環境藝術設計教學中應當對設計過程訓練進行強化,不應當僅僅將設計圖紙的最終結果作為重點,這樣才能夠形成對學生正確設計觀的有效培養。教師也應當根據學生在設計過程中的訓練對學生的設計能力和成績高低進行評價,使得學生能夠實現對本專業各項細節內容的有效掌握,并對學生的資助創新能力進行有效培養。對專業類別進行深化和細化,當前雖然很多高校的環境藝術設計專業都已經開設,但是卻具有不同的專業主導思想。比如,師范學院重點培養學生的技能和專業基礎知識;農業大學在重視學生基本設計能力的基礎上,可以園林設計方面對自身特色建設進行強化;美術院校將重點設定為藝術形式的表達,并在此基礎上不斷深化強化,進行精品課程的構建。這樣共同發展、各有所長的局面才能夠形成,才能夠使本專業特色形成的基礎上,將學生的就業面拓寬,防止在同一設計領域過分競爭的現象發生。

2.對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實踐教學環節進行強化,推動學生實踐能力的增強

豐富的藝術實踐和社會實踐經驗是培養設計師實踐能力基礎,但當前學生嚴重缺乏設計經驗,普遍設計能力不強。這些問題的解決都需要通過強化實踐性教學環節來實現。實際當中應當采取以下兩方面的措施:第一,建立校園環境藝術設計實踐工作室。高校可以進行專門材料室的構建,對市場上現有的裝飾材料進行加工,這樣這些材料就能夠進行裝卸,學生能夠形成對這些材料的親身體驗,然后通過對各種材料的選擇和搭配,達到裝飾設計房間的目的。同時教師可以對學生拆換這些材料進行指點,這樣學生就能夠將知識用于實踐。第二,高校還可以開展校企合作,和裝飾設計公司建立合作關系。具體當中根據裝設公司的實際案例設置環境藝術設計相關專業課程,通過組織學生進行實地的測量和考察,讓學生獲得市場調查結果和可行的實施方案,并開展相應的實踐能力訓練。

3.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實現揚長避短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應當對“以學生為中心”的觀念進行明確,進而為教學設計提供有效的指導。實際當中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和教師作為教學主體得出的結果是不同的。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將學生的主動性充分發揮出來,對學生的首創精神進行能夠。應當將他們所學的知識用于不同情境下,并且在形成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充分運用自身行動的反饋信息。

三、結語

近年來我國高校廣泛設置了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由于我國設置該類專業時間較短,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較多問題,進而對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在各級院校廣泛開展教學改革的背景下,高校應當積極開展環境藝術類設計專業的教學改革,進而推動教學改革成效的有效提升。本文分析了當前環境藝術專業教學當中存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探索了相應的教學改革策略,以求推動我國高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水平的提升。但本文還存在一定局限,希望高校教師能夠加強重視,采取有效措施推動教學改革的實現,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培養出更多的合格人才。

作者:黃楚婧單位:南昌理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