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藝術設計類教師工作室教學模式

時間:2022-11-01 04:50:37

導語:高職藝術設計類教師工作室教學模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藝術設計類教師工作室教學模式

摘要:工作室教學模式能夠實現教學和項目的創造性結合,在激發高職院校藝術專業設計類人才職業實踐能力培養方面尤為重要。目前高職院校藝術設計類專業教師工作室教學模式的應用時機已然成熟,具備了專業學生參與校企實習的條件,從而能夠顯著強化高職院校藝術設計類專業人才的職業技能,間接拉動高職藝術專業就業率的提高。

關鍵詞:高職院校;藝術設計類專業;工作室教學模式

我國的高職院校始終以培養技能型人才為主要教育任務。近些年,全國各大高職院校都大力發展藝術設計專業,這就使得藝術設計類專業的教學處于改革探索階段。教學經驗以及教學資源的缺乏,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高職院校藝術設計類人才的培養,因此國內很多高職院校都在嘗試推行工作室教學模式,試圖改變單一的傳統教學模式,切實提高專業人才的職業能力培養。

一、高職藝術設計類專業教師工作室教學模式的積極意義

(一)針對性鍛煉高職學生的職業能力

我國高職院校開設藝術設計類專業教學,主要目標在于為創意型產業的發展提供專業的人才力量,因此非常看重藝術設計類專業人才職業能力的培養。值得一提的是,工作室教學模式的優勢,正在于能夠實現理論教學和技能教學的有機結合,從而實現工、學結合的專業人才培養,這有利于保證專業學生在校期間就能夠獲得職業技能以及職業素養,在將來走上職業崗位的時候,能夠真正勝任本職工作。

(二)專業性促進教學做一體化模式

通常來說,高職院校所采用的工作室教學模式,一般都是由校外的企業提供支持,能夠更直接地為高職院校的專業教學提供職業層面的指導意見,從而凸顯出工作室教學模式的職業化特征,顯著提高藝術設計類專業人才的就業率。藝術設計類專業教師工作室類似于企業的職業崗位工作環境,能夠及早帶給學生一種置身于職場的體驗,從而在不斷參與專業教學實踐的過程中,促進個人職業崗位能力的提高,形成工作室專業教學與職業崗位的有效對接[1]。

(三)有助于實現產學研之間的協同

高職院校藝術設計類專業教師工作室教學模式,一定程度上屬于將專業教學延伸向了就業市場,所以這個平臺不僅能夠幫助教師盡快完成專業教學任務,而且還可以加強企業和院校之間的交流互動,帶動產學研模式的推廣應用。這樣,現代企業的先進技術能夠更早地為專業學生所認識,使得專業學生的設計項目得到深化或者實施,更加符合市場發展的一般特征。(四)能夠激發師生教學互動積極性高職院校培養藝術設計類專業人才時,往往帶有很強的針對性和目的性,即培養專業學生的崗位工作實踐能力,加快促進專業學生職業能力的形成與發展。這就使得高職院校所運用的工作室教學模式,基本能夠幫助學生明確未來的崗位就業方向,師生之間的關系就能夠被靈活切換為師徒關系,互動和交流不再囿于教學課堂,有利于學生提前體驗現代企業的師徒關系以及領導和員工之間的關系,初步感受職業崗位的工作環境,等到掌握崗位職業技能后,尋求就業單位時就能夠明確個人的求職方向,牢牢地將主動權攥在自己的手里。

二、高職藝術設計類專業教師工作室教學模式實施路徑

(一)積極促進校企合作模式的構建

在高職院校內部推行專業教師工作室教學模式,有利于加快促進高職院校教學、實訓以及生產環節一體化模式的構建,彰顯高職院校在培養技能型人才方面的社會價值。在深入落實工作室教學模式的時候,應將重點放置于積極促進校企合作模式的構建,為工作室教學模式的落實提供職業性的保障。高職院校可以構建基于工作室教學模式基礎上的課程教學體系,初步設立實行完全學分制的工作室,緊接著促進校企合作教學模式的構建,通過加強合作或者聘請行業專家的形式,向課程教學體系注入一些職業化的要素,從而打破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壁壘,實現專業和職業的碰撞與融合。立足于工作室教學模式,高職院校還可以按照職業化的課程模塊設置工作室,按照藝術設計類專業所涵蓋的環境藝術設計、室內設計以及景觀園林設計等專業,構建具有該專業教學特色的工作室,同步落實藝術設計類專業課程模塊的開發以及教學工作室的構建。在校外企業的支持下,高職院校可以逐漸打造具有職業化特色、以專業教學為主的工作室教學模式,在授課過程中促進高職院校學生專業能力和職業能力的并重發展,體現工作室教學模式在培養職業化專業人才方面的社會價值。

(二)優化工作室教學模式運作體系

在高職院校大力推行工作室教學模式,要克服很多客觀層面的困難因素,因此要注意促進多項要素的整合與優化,積極促進形成有利于為工作室教學模式提供發展動力的運作體系,切實培養藝術設計類的專業技能型人才。例如,高職院校可以在構建工作室教學模式的基礎上,打造能夠與工作室相得益彰的公共技能實訓實驗室,面向藝術設計類專業人才提供鍛煉藝術實踐能力的場所,從而提高工作室教學模式的應用效率。高職院校所設立的藝術設計類專業實訓實驗室,可以從藝術設計類專業特色入手,構建類似于計算機輔助設計實訓室、攝影工作室、造型設計工作室等實訓基地,讓藝術設計類專業的學生有參與實踐的機會。高職院校還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引進一些能夠針對性鍛煉及考核藝術設計類專業人才職業能力的軟件,在確保測試軟件能夠鍛煉專業學生職業技能的基礎上,為藝術設計類專業的學生提供有助于考取職業資格證書的職業技能題庫,使得實訓實驗室能夠和工作室形成配合,達到專業培養藝術設計類職業型人才的教學實踐效果。

(三)確定工作室教學人才培養方案

在確定推行工作室教學模式的同時,高職院校要有針對性地制定對于藝術設計類專業人才的培養方案,逐步構建具有產學研一體化特色的專業教師工作室教學模式。例如,我國一些高職院校創新性地將工作室教學模式下的藝術設計類人才培養方案分成了三個維度:第一個維度即工作室教學模式第一學年的授課,重點讓藝術設計類專業學生認知專業基礎知識以及基本技能;第二個維度開始之后,工作室教學模式的培養目標升級為專業技能和職業技能的聯同教學,一方面培養學生的專業課程知識,另一方面要有針對性地讓學生了解崗位職業技能、崗位工作流程以及崗位職業素養等內容,以此初步展現工作室教學模式的產學研聯同特征;第三個維度是工作室教學模式人才培養方案,升級為校企合作模式指導下的職業課程體系開發,增加藝術設計類專業學生接觸崗位工作實踐的機會,有針對性地培養專業學生在某一崗位流程點的職業技能,形成專業和職業教學內容的徹底對接,以此重構一體化的工作室教學課程體系,專業培養高職院校藝術設計類學生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提前奠定崗位就業基礎。

(四)打造工作室教學專業師資隊伍

由于高職院校培養藝術設計類專業人才的工作室教學模式尚處于摸索階段,因此時常面臨著師資力量不足的問題,這一點可以通過校企合作模式的構建得以緩解,逐步積累形成高職院校工作室教學模式的專業師資隊伍。譬如,高職院校在深化校企合作模式的時候,可以向校外企業聘請專家或者實踐經驗豐富的設計師,擴充藝術設計類專業的師資隊伍,使得校外企業提供的專業人員能夠將先進的職業化實踐理念引進高職院校的專業教學,帶動校內師資隊伍工作室教學專業水平的提高。在此基礎上,高職院校可以適當采用激勵制度,保證優質兼職教師隊伍的穩定性,帶動藝術設計類專業師資隊伍教學素養的提高,使其能夠積極配合專業教師優化工作室教學模式的應用,從根本上促進高職院校藝術設計類專業工作室教學模式的優化健全,真正彰顯工作室教學模式的教學實效性。

總之,目前高職院校藝術設計類專業教師工作室教學模式的應用時機已然成熟,具備了專業學生參與校企實習的條件,從而能夠強化高職院校藝術設計類專業人才的職業技能,間接拉動高職藝術專業就業率的提高。在探索工作室教學模式的時候,還是要注意實現校內校外實訓基地的聯合,深入打造校企合作模式,廣泛為藝術設計類專業學生提供實習機會,促進高職產學研一體化模式的優化。

參考文獻:

[1]嚴肅,溫海峰.高職藝術設計類專業“工作室制”教學模式下專業教學團隊建設策略[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6(4):10-11.

[2]侯霞.高職藝術設計類專業工作室制實踐教學模式初探[J].大舞臺,2015(8):180-181.

[3]郭文斌.高職藝術設計類專業工作室化教學模式探究——以包頭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中國校外教育,2014(33):179.

作者:王寶軍 李彬 吳迪 單位:蘇州健雄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