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設計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探究

時間:2022-05-12 10:44:11

導語:藝術設計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藝術設計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探究

【摘要】藝術設計專業是高職院校的常設專業,具有較強的凝聚性、象征性、代表性。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和改革開放的深入,對藝術設計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高職院校應通過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模式,對學生進行培養。本文針對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深入分析,希望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養。

【關鍵詞】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

最近幾年,就業市場對于藝術設計人才的需求量不斷上漲,因此,目前藝術設計專業的主要任務就是培養更多高素養、高技能型人才。但是現階段,結合市場反饋情況來看,很多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動手能力相對較差、知識面相對較為狹窄,對就業造成了嚴重的影響,這些學生難以在短時間內從學生角色轉變成為藝術設計師角色。因此,高職院校應對人才培養模式進行創新。現代學徒制屬于一種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將其應用到藝術設計專業中,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組建一支良好的教學團隊

一是高職院校可以聘請藝術設計類企業的業務骨干,邀請其成為學校的兼職教師。高職院校可以利用導師制與集體備課制,使教師之間可以相互取長補短、互學互幫,從根本上提升教學團隊的整體理論教學水平和實踐教學水平。二是高職院校應有針對性、有計劃地選出部分專業教師,派其到藝術設計類企業中進行實踐考察和掛職鍛煉。

二、提升專業建設與課程設置的實用性

要想更好地應用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就要提升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建設和課程設置的實用性。高職院校要積極構建校企合作關系,在教學中引入企業,在課堂中引入崗位。在學生剛剛步入學校時,可以指引學生對企業進行參觀,了解企業需要的專業技能。學生在大二時,企業可以派技術骨干結合企業實際需求,有針對性地培訓學生,指引學生參與企業的個案設計和點評,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使學生確定學習方向。學生在大三時,學校可以要求學生參與企業藝術設計工作,提升其適應社會能力和獨立工作能力。

三、構建校企合作技能教學平臺

高職院校應堅持產教融合和校企合作,以企業為基礎,貼近企業需求,創建教學實訓基地,創建校企合作技能教學平臺,進而實現工學結合和實崗培養。學校可以采用邊學邊做和半工半讀的模式對學生進行實踐能力培養。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實訓項目應根據市場需求,結合學生的崗位任務以及企業生產實際,對訓練項目進行編制,進而給學生提供真實的工作環境,實現校內實訓和實際工作一致。通過一體化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在任務中對知識進行探索,提升其專業能力,積累更多的實踐經驗,進而促進其職業能力的提升。

四、創建符合專業實踐需求的校內外實訓基地

現階段,部分高職院校已經創建了藝術設計實訓室、攝影影棚實訓室、手繪實訓室等,這給實施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打下了堅實基礎,但是創建這些不同類型的實訓室還遠遠不夠,還需要創建符合專業實踐需求的實訓基地,例如創意工作室等,以滿足學生的實踐需求,并為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提供有力的支持。同時,高職院校還要結合當地企業的人才需求,創建穩定的校外生產實訓基地。這些實訓基地不僅可以滿足學生頂崗實習的需求,還可以為專業實訓提供可靠的保障。總而言之,在新時代背景下,將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應用于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中是非常重要的,不僅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還有助于促進學生就業。但是,現階段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在實施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時還存在一些問題。因此,在教學中應結合實際情況,對現代學徒制進行靈活應用,注重把課堂理論知識和實踐進行充分融合,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結合新時代職業教育教學需求,對學生實施專業技能教學和鍛煉,進而使學生在畢業后快速進入到工作崗位中,促進學生更好地發展。

參考文獻:

[1]閆付海.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分析[J].藝術科技,2019,32(09):89.

[2]阮波.供給側視域下高職院校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新探——以藝術設計專業為例[J].寧波經濟(三江論壇),2018(11):44-46+40.

作者:陳姿燚 單位:南陽職業學院藝術與傳媒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