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化建設與內部控制論文

時間:2022-03-05 11:24:04

導語:企業文化建設與內部控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文化建設與內部控制論文

一、企業文化的相關理論

企業文化具有普適性,不僅要適用于資本主義,也要適用于社會主義。對于中國企業而言,企業文化建設的目標就是“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符合本企業特點的企業文化”。(1)企業文化建設。從中心要素出發,企業文化建設則是作為獨立主體的企業,對于具有本企業特色的精神財富的“生產”、“分配”以及“消費”的過程。①“生產”,指的是從現代社會積累的精神產品中篩選出精神財富并提煉成具有自己企業特色的精神品質。將“大眾化的”精神財富與本企業的實際相結合。②“分配”,即將中心要素向全體職工傳達與灌輸,使得企業精神、經營理念和企業價值觀真正的被多數人所認可且接受。③“消費”,企業文化建設的最后一步。關鍵在于將企業精神財富成功轉化。主要包括“內化”和“外化”。(2)企業文化重塑。企業文化重塑具備四個特征:艱難性、廣泛性、長期性、藝術性。在重塑過程中需具備三個條件:“主觀必要條件”“、客觀必要條件”以及“實踐必要條件”。

二、案例分析

現實中不乏優秀企業文化引導企業走向成功的案例,松下公司的領導人松下在企業經營期初就提出了自己的企業經營理念與企業精神,并在之后的經營中不斷貫徹這種文化,最終將這種文化“物質化”“、外在化”,樹立了具有特色企業形象。

1.松下的經營理念。

(1)力盡產業之人應盡之責。松下的經營理念:產業界人士的使命是消除貧窮,并使之富裕。我們從事生產和銷售的目的是要通過我們的勞動,使全社會走向富裕。松下電氣公司的真正使命,是通過不斷生產為社會創造無窮無盡的財富。”(2)自來水哲學。松下的使命:把貴重的生活物資像自來水一樣無窮無盡地提供給社會。即以無窮無盡地供應給社會物質產品和建設樂土為宗旨。(3)企業精神。松下七條精神:產業報國的精神、光明正大的精神、和親一致的精神、奮斗向上的精神、禮儀謙讓的精神、適應形勢的精神、感恩報德的精神。松下把這種企業精神具化到企業商標的確定和設計上,1925年確定用“National”作為公司標識,代表企業存在的意義。1943年采用“三枝松葉”作為社徽,與四季常青的松樹相連,象征著“堅忍不拔”“生長發展“”協力一致”的精神。1955年,松下把“Panasonic”定位為全球統一的品牌,將“Panasonicideasforlife”作為統一的品牌口號向全世界推廣。“ideasforlife”意在提醒松下員工和告知全世界“:松下電器的每一位員工,為了人們富足的生活和社會的發展,不斷提供有價值的提案。”(4)松下銷售30條。在銷售過程中,松下制定了“以顧客為中心”的“松下銷售30條”,指導遍布全日本的2.3萬家松下電器系列銷售點的工作,使松下公司始終具有很高的市場占有率。

2.經營即是教育。

(1)員工培養。人的業績=使命感×能力,要使員工具有干一番事業的積極性和使命感,那么員工所在的那家公司必須有使命感。(2)員工培訓。松下注重通過對員工培訓來傳播松下精神。每天上午8時,全體員工誦讀公司的七條精神,一起唱公司歌;每隔一個月,松下員工要在所屬的團體中就公司精神以及公司與社會的關系進行至少十分鐘的演講等。(3)用人之道。①喜好能生巧;②取長補短的共事態度;③商量式的命令;④集思廣益。

三、結論

企業文化建設是一項隨著企業成長不斷推進的工程,企業領導者須審時度勢在不同的經濟環境下,建立適應經濟潮流、具有本企業特色的企業文化,并以多種形式在企業員工中傳播,使得全體員工信奉并遵循這種文化。我國企業應借鑒有關企業文化研究的理論和方法以及成功企業的經驗,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企業文化。

作者:段夢娟杜瑞豐單位:西安財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