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審計的內置與外包對公司的影響
時間:2022-05-21 03:45:12
導語:內部審計的內置與外包對公司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兩種內審形式的比較
內部審計內置就是由企業內部設立獨立審計機構或專職審計人員,開展獨立審計業務。1.內部審計內置的缺點。1.1內部審計部門的獨立性不強。目前,我國大多數國有企事業單位進行內部審計時,往往由紀檢部門牽頭,組織監察、計財等相關職能部門成立工作組開展審計。由于內部審計機構的臨時性和非正規性,工作受單位領導及其他部門干涉,使其獨立性受到影響,從而影響審計的發揮。1.2審計質量有待提高。目前,企業內審人員大多是從財務人員轉換過來的。內審人員職業化程度不高,審計手段、技術、方法和專業素質仍停留在財務管理水平,只能做一些查錯糾弊、數據考核等工作,與“財務審計向管理審計、風險預警審計”的審計要求存在差距,導致審計質量不高。2.內部審計內置的優點。2.1審計時間的及時性。通過企業的內部審計內置,相應審計人員就能快速發現企業賬務所存在問題從而向公司管理當局報告,確保這些問題能夠得到及時的解決。所以說內部審計內置表現的及時性主要體現在內部審計是面向控制和面向未來的。在我國,會計師事務所的主要業務是審計年度報表、資本驗資等事務,業務繁忙,若企業將內部審計外包在審計時間上就會存在一定的延緩。2.2審計內置的針對性強。內部審計不僅涉及財務報表審計,還涵蓋企業的經營效率、效益、合同履行、制度執行、經營風險及其他與經營管理相關內容。而內部審計人員一般是本單位多年培養,他們熟悉企業的生產流程、內部管理和經營特點,在評價企業經營決策的科學性和經營的效益性以及內部控制的針對性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3.內部審計外包化的缺點。3.1信息泄露風險。隨著企業更多的將整個流程外包,不可避免地會涉及到企業生產管理等相關領域,或多或少都會涉及企業的核心機密,造成不經意的外漏。因此,企業內部審計外包后,防止企業核心機密外漏和發揮外部審計機構專業特長以便更好地為企業服務成為企業的兩難選擇。3.2審計的針對性不強。由于中介審計的時間有限,短期內無法掌握企業全部情況,基本上只憑借企業提供的資料、專注于會計報表數據的復核,把內部審計當成程序化的工作,導致審計工作流于程序,提供服務的針對性不強。4.內部審計外包化的優點。4.1有利于降低管理成本。企業內部設立獨立的審計機構或專職審計人員,勢必發生固定的人員費用、辦公經費等支出,對一些內部審計業務不多的企業,這項支出可能得不償失,而審計外包不存在這類固定的費用,使用中介審計有利于企業節約管理成本。4.2有利于提高內審職能的獨立性。內部審計職能由外審人員行使,由于他們與公司內部沒有內在的利益沖突和聯系,能夠提供更具獨立性和客觀性的評價結果。
二、針對內部審計存在問題的對策分析
1.圍繞企業管理的需要制訂審計目標。企業的最終目標是以最少投入取得最大產出,即追求利潤最大化。內部審計機構和人員應充分了解企業管理和發展需要,以企業的中心工作為出發點,制訂審計部門的戰略目標。內部審計機構和人員做為管理人員的得力助手,向企業的最高決策層、管理層提供咨詢服務。2.制定合理的業績評價標準。內部審計作為企業內部監督管理職能部門,業績評價尚沒有統一的標準,因此對外部審計機構提供的內部審計服務質量評價困難。完善的業績評價標準不僅要有肯定的成績,也要披露缺點,以保證外包業務質量達到預期標準。3.事中控制與事后監督。內部審計外包是一把雙刃箭,一方面為企業節約成本、提供高質量的內部審計;另一方面也為企業帶來巨大的風險。企業管理層應確保與外部審計機構保持長期合作,避免短期合作對企業的不利影響,同時應確保選擇的外部審計機構具有專業勝任能力。
三、結語
為了能夠使內部審計的監督職能發揮充分以及更好地治理公司,公司應該相應的根據自身的規模、性質以及財務狀況等設置相應的內部審計部門,從而使有限的資源得到優化配置,只有這樣才能集中力量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
本文作者:黃俊一工作單位:四川大學商學院
- 上一篇:民營企業內部審計探究
- 下一篇:初中政治德育教學的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