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理論下內部審計論文
時間:2022-08-14 05:54:51
導語:責任理論下內部審計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增值型內部審計理論基礎
1.1內部控制理論
內部控制理論的發展大致經歷五個階段:一是內部牽制階段,核心思想是以賬目間相互核對為主要內容,實施崗位分離;二是內部控制制度階段,核心思想是劃分為內部會計控制和內部管理控制;三是內部控制結構階段,核心思想是將內部控制分為控制環境﹑會計制度和控制程序;四是內部控制整合框架階段,核心思想是內部控制為內部控制整體框架由控制環境﹑風險評估過程﹑信息系統與溝通﹑控制活動和對控制的監督要素組成;五是風險管理框架階段,核心思想是風險管理框架擴展為內部環境﹑目標設定﹑事項識別﹑風險評估﹑風險應對﹑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和監控等八要素。
1.2價值鏈理論
價值鏈理論是由邁克爾·波特最先提出。在價值鏈上的每一項活動所創造的價值的多少都會對企業實現多大的價值造成影響。按照這些活動在創造價值過程中發揮作用不同,可以分為基本增值活動和輔助增值活動。基于這些價值活動,波特教授建立了企業內部價值鏈。而內部審計作為企業價值鏈中的一個環節,應該將其置于企業內部價值鏈中以分析其價值增值過程。
2增值型內部審計現實需求
基于受托責任理論,在現代企業制度下企業存在著兩層受托關系,一是治理層級的受托關系;二是管理層級的受托關系,傳統的內部審計只涉及了第二層受托增值型內部審計理論基礎及現實需求研究伍珺黑龍江省投資總公司150001楊世中國人民解放軍93383部隊157023關系。由于各國財務丑聞層出不窮,2002年美國通過了《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使內部審計在公司治理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一方面內部審計通過對治理層受托責任的有效履行提供保證,以防范風險和舞弊行為;另一方面對管理層提供經營風險﹑戰略風險等咨詢,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另外,內部審計的設立,起到了“威懾”作用,促使企業內部人員在規定范圍內沿正常軌道健康運行,這種被動的“自律”行為使企業價值增加。
2.2基于內部控制理論的需求
內部審計學家AndrewChambers指出,內部審計理論構建應以內部控制概念為中心。從內部控制構成要素看,內部審計既是內部控制的組成部分,又是對內部控制構成要素進行再控制的控制。隨著內部控制理論的發展,內部審計的職責在不斷的擴展。內部控制五要素中的風險評估過程細分為目標設定﹑事項識別﹑風險評估﹑風險應對,使內部控制與企業風險管理融為一體,內部審計呈現出風險導向型審計趨勢,強化了內部審計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使內部審計通過改善公司風險管理﹑內部控制和治理程序,幫助組織實現價值增值。
2.3基于價值鏈理論的需求
基于價值鏈理論,企業活動的根本目的為追求企業價值增值,要求企業盡量消除不具有增值能力的活動。內部審計作為企業的控制活動必須適應這種要求,為企業創造價值增值。內部審計在企業內部享有特殊地位,可以貫穿于企業活動各個層面,通過對企業價值鏈上的活動進行監督,幫助企業預防和減少損失;針對不具有價值增值能力的活動,提出改進建議,減少管理成本,提高企業經營效率和效果。
3結論
增值型內部審計是目前國際上最先進的內部審計階段,不僅有堅實的理論基礎,而且基于這些理論基礎也有相應的現實需求。因此,借鑒國際先進的內部審計理論和技術,解決我國內部審計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實行增值型內部審計已成為我國內部審計不可扭轉的趨勢。
作者:伍珺楊世單位:黑龍江省投資總公司中國人民解放軍93383部隊
- 上一篇:信息化內部審計論文
- 下一篇:醫院信息化內部審計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