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企業內部審計論文
時間:2022-06-05 08:11:51
導語:新時期企業內部審計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增強服務意識,在促進依法治國中有所作為
適應新時期對審計工作的新要求,必須增強服務意識,用法律、法規這把尺子對企業經營活動的合法、合規性進行審計,對合情合理但不合規或政策缺陷造成的違紀違規問題進行深入剖析,找出政策、制度方面的缺陷,提出改進完善的建議,從而促進企業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防風險等政策措施落到實處,取得成效。
1.拓展審計領域,實現審計全覆蓋
當前,內部審計已不僅僅局限于財務收支審計。對公共資金、國有資產、國有資源和領導干部履行經濟責任情況實行審計全覆蓋,是黨中央、國務院對審計工作的新要求。實現審計全覆蓋,不是一年內把所有的審計對象都審完,而是統攬全局,統籌規劃,分步實施,不留死角和盲區。在立足現有審計力量的基礎上,采取突出審計重點、提高審計能力、聘用社會審計力量等方法達到全覆蓋。既做到審計覆蓋范圍廣,又做到反映情況準、查處問題深、原因分析透、措施建議實。審計人員要有全局觀念和大局意識,服從工作調配,勇于挑戰,樂于奉獻,更有一種政治責任感和工作責任心,努力使審計監督的過程升華為促進依法治國的過程,轉化為服務企業經營發展的過程,充分體現審計部門和審計人員應有的價值和作為。
2.加大反腐倡廉力度,切實履行好監督責任
國務院《關于加強審計工作的意見》中要求,要強化審計監督,切實維護法律尊嚴,對審計發現的重大違法違紀問題,要查深查透查實,推進廉政建設。維護法律的權威,關鍵在于嚴格執法。審計的功能定位,決定了審計工作要嚴字當頭,審計人員要爭當反腐倡廉、依法履責的表率,帶頭遵守法律,將自己置于法律約束和群眾監督之下,要求別人做的自己帶頭做,不越“雷池”半步,不當“特殊公民”,以敢于擔當的氣魄和反腐“尖兵”的勇氣,敢抓敢管,嚴抓嚴管,把握重點,把握要點,持之以恒,抓平常,抓日常,抓經常,切實履行好依法監督的責任。審計監督是一項政策性、專業性和法規性很強的工作,依法履責是做好審計工作的前提和基礎。審計人員要堅持以問題為導向,重點關注企業領導干部權力行使與責任落實,加強對腐敗多發環節以及落實“八項規定”情況的審計監督,促進企業領導干部審慎對待和正確使用權力,不斷提升企業領導干部經營決策能力和管理能力;審計人員要注重發現違法違紀違規問題和經濟犯罪案件線索,對比較嚴重的問題,嚴肅對待,對疑點問題不放過,查不出問題不罷休。對十八大以后不收手、頂風“闖紅線”的人和行為,絕不姑息,切實維護法律尊嚴,充分發揮好內部審計“砍壞樹、正歪樹、驅蟲子、建生態”的監督作用,促進企業經營又好又快健康發展。
3.抓好審計整改落實,健全責任追究機制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指出要建立重大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及責任倒查機制。審計部門要高度重視審計問題整改工作,建立高效的整改機制,加大對審計整改結果的公開力度,對各類審計發現問題建立“問題清單”,實行“對賬銷號”,做到制度未完善不放過、資金未追回不放過、責任未落實不放過,確保問題整改有人抓,有人管,有人監督,違法違紀和不規范問題能夠得到及時糾正和規范,審計結果在經濟指標考核、干部選拔任用、反腐倡廉等方面得到充分運用。建立責任追究工作機制,加大追究問責的力度,對審計發現的重大決策失當和損失浪費、重大管理漏洞和不當作為,在定性科學、責任清楚基礎上,嚴肅問責;對發現重大違紀違規案件線索、重大失職瀆職行為,移交紀委或司法部門,決不避重就輕、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切實提高審計監督工作的嚴肅性、權威性。
二、向管理審計轉變,推進內部審計創新
審計監督別人,更要加強自身管理。創新審計管理是做好新時期企業審計工作的一項重要保證。
1.加強審計計劃管理
審計內部管理要逐步從“任務型”轉變為“目標型”,對審計項目計劃實行統一管理,將審計任務、審計目標、審計時間、人力資源需求等全面納入企業審計項目計劃統籌安排,實現對審計對象資源、審計人力資源和審計目標的總體把握和科學調度,最大限度地發揮審計效能。一是做好審計數據庫的建立,為科學制定計劃作好準備。審計部門要充分利用審計管理系統的功能,加強對被審計對象的管理,建立科學、完整的審計對象資料庫。把被審計對象的基本情況、內控制度、生產經營情況、會計報表等資料運用計算機建立數據庫,隨時掌握被審計對象的基本情況,同時把已審計的情況資料錄入數據庫,建立審計情況數據庫。通過對數據庫資料進行分析,找準被審計對象容易出現的問題和失控點,為科學制定審計計劃,確立審計重點提供依據。二是科學制定審計項目計劃。制定審計項目計劃,要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從企業實際出發,以滿足企業經營能夠發展需求為導向,在參考已錄入審計資料數據庫的基礎上,摸清被審計對象相關數據的變動情況,確立審計目標。對多年沒有審計的“空白點”和“盲點”,要求被審計對象先行內部審計或自查,將審計結果或自查報告備案,以便抽查??傮w來說,制定審計項目計劃要充分體現科學性,具有明確的目的性,不能沒有中心,不能沒有重點,不能“眉毛花子一把抓”;不能片面追求數量,更要注重審計質量。三是抓好審前調查和審計方案的制定。要明確規定,不論審計項目大小,都必須開展審前調查,沒有開展審前調查,不準制定審計實施方案,沒有審計實施方案,不準實施審計。四是抓好審計現場管理和控制,做好審計計劃執行情況檢查和考核。審計部門要定期對審計項目執行情況進行檢查,掌握審計工作進度,了解項目執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在新常態下,不能就審計論審計,不能僅局限于泛泛發現一般問題,而是從完善體制機制制度層面分析審計工作中發現的問題,提出審計建議,促進深化改革和創新體制機制,年終對審計項目的完成情況進行全面考核和評估。
2.加強審計成本管理
加強審計成本管理是建設資源節約型、廉潔從業的現實要求。一是做好審計成本的預算。結合審計項目計劃一并進行。二是做好審計成本的核定。以審計日記為抓手,通過審計日記,計算審計項目實施的有效工作日,從而計算審計實施成本。三是做好資源整合,合理調配力量,降低審計成本。加強審計成本管理的目的,就是力求以最小的審計成本,最有效地實現審計目標。目前,企業審計人員編制較少,審計力量相對不足,而審計任務,特別是經濟責任審計和專項審計任務比較繁重,工作壓力較大。要很好地完成審計工作任務,必須打破部門界限,實行優化組合,對審計人員統籌調配,充分發揮他們的專業優勢,打好審計整體戰,達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審計成本的目的。3.加強審計隊伍管理打鐵還需自身硬。保證審計質量,審計人員能力素質是關鍵。只有不斷提高素質、增強本領,才能完成新時期賦予審計人員的工作任務。要樹立查出問題是本職,有問題發現不了是失職,發現問題不客觀報告是瀆職的工作理念,加強審計職業化建設。由于目前企業審計人員大多由財會人員構成,因此要不斷充實審計隊伍,實現審計隊伍整體業務素質的提高。一是加強審計業務培訓,開展需求調研。采取集中學習、案例教學、研究討論等多種培訓形式,滿足不同層次審計人員需求,努力改善審計人員知識結構和專業結構,不斷提升審計專業化水平。二是加強審計能手的培養,提高審計隊伍的實戰能力。提高審計人員善于從一般識全局、從表象見本質、從苗頭看趨勢的職業能力,注重在實踐中提高審計人員的依法審計能力。不僅要善于發現問題,更要善于推動解決問題;不僅要“一專”,更要“多能”。培養一批查核問題能手、分析問題高手和計算機應用強手,提高審計隊伍的專業技能和攻堅突破能力、綜合分析和業務管理能力。三是加強審計隊伍績效管理,建立審計業績評價機制。建立一系列審計人員績效管理指標,完善目標管理責任制,定期進行檢查考核。四是加強審計人員廉潔從業建設管理。廉潔從業是審計工作的生命線,正人先正己,對審計人員要堅守“責任、忠誠、清廉、依法、獨立、奉獻”的核心價值觀,強化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力戒“庸懶散、驕嬌暮”,不作為,亂作為,培養忠于職守、敢于碰硬的職業精神和勇于負責、敢于擔當的責任意識,打造紀律過硬的審計鐵軍。
作者:王澤北 單位:哈爾濱電氣集團公司
- 上一篇:街道辦事處依法行政工作方案
- 下一篇:基層法制單位創建活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