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內部控制與內部審計的依存關系

時間:2022-04-08 09:50:12

導語:企業內部控制與內部審計的依存關系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內部控制與內部審計的依存關系

摘要:內部控制作為企業內部管理與監督的重要內容,是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手段,也是企業應對市場挑戰與市場風險的需求。因此企業應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加強監管程度,實現企業的經營目標。鑒于此,本文分析了企業內部控制和內部審計的定義與作用,并探究了兩者之間的關系,希望能為企業的持續發展提供理論方面的借鑒。

關鍵詞:內部控制;內部審計;依存關系

企業的內部控制是加強企業內部管理、實現企業效率提高和保障企業財產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實現企業經營目標和獲取經濟利潤的重要手段。因此,研究企業的內部控制與內部審計之間的關系對于加強企業內部控制,實現企業經營目標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例如,法國的興業銀行某期貨交易人員在未得到批準的情況下購買了大量股指期貨,造成了高達四十九億歐元的巨額虧損,這主要是由于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缺失,進而導致內部控制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因此,研究企業內部控制與內部審計之間的依存關系具有較大的現實意義。

一、企業內部控制與內部審計

(一)二者的定義

企業的內部控制是指企業經營管理者為維護企業資產安全、保障財務信息真實完整、確保經營管理合法合規、提高經營效率、實現經營目標而制定的各種方法和制度的總稱,根據COSO內控框架內部控制主要包括控制環境、風險評估、內控活動、信息與溝通、監督等方面的內容。企業的內部審計是指在企業領導人的帶領下,內部的審計機構和審計人員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采用正確的方法和程序,對本單位的財務收支及各項經營活動的合法性、真實性進行的評價和檢查,最后形成審計報告并提出建議的一種內部監督活動。

(二)二者的作用

企業的內部控制是確保企業經營目標順利實現的重要保障,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作用:第一,有助于提高財務信息的真實性、科學性和完整性。企業的經營決策者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實現企業的經營目標,必須對企業的信息進行全面的掌握,從而確保決策的科學性。第二,有助于保障企業經營管理活動順利進行。企業的內部控制體系能夠通過職責分工來確保企業的管理制度、監督力度、工藝流程、產品質量得到提高,從而防止各部門失誤和偏差的出現,為企業經營目標的實現提供保障。第三,有助于保障財產安全。企業的財產和物資是保障生產活動順利進行的基礎,企業內部控制可以通過加強內部資金的收入和支出以及貨物的驗收和保管來防止濫用、盜竊等違規行為的發生,確保財產和物資的完整性。企業的內部審計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有助于建設現代企業制度的建設。企業的經營活動涉及企業的各個部門,如采購、加工、銷售、投資、財務等部門,現代企業制度要求企業內部實現各個部門的有效控制和良好銜接。第二,有助于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茖W的評價標準是保障企業內部控制順利執行和內部控制符合決策要求的重要前提。第三,有助于維護企業的法規法紀。企業的內部審計通過對財務資料的真實性和準確性進行檢查監督,確保企業的各項政策和制度能夠貫徹執行,對貪污腐敗、徇私舞弊的違法現象進行懲處,保障企業的合法利益免遭損失。

二、企業內部控制與內部審計的依存關系

企業的內部控制是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和管理決策環節進行的調節與約束,能夠促進企業實現利益最大化的經營目標。企業的內部審計則是通過對內部控制的檢查和評價,評價企業內部控制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對企業內部控制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提出詳細的改進意見,進而改善企業的經營狀況。具體地說,企業的內部控制和內部審計存在以下幾種依存關系:

(一)內控是內審的前提

企業的內部控制是內部審計的前提,能夠為企業內部審計產生較大的促進作用。而企業的內部控制則貫穿于企業經營活動的全過程中,是保障企業順利運營的重要基礎。企業的內部審計通過檢查和評價企業經營活動過程中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合法性,促使企業內部控制過程存在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從而促使企業經營活動順利進行。所以,企業進行內部審計首先要對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和完整性進行了解,對內部控制目標的科學性進行評價,從而確定企業經營活動是否合法合規,評價企業的財務信息是否真實可靠,對企業經營全過程進行審查與評價,進而對企業存在的問題提出合理的解決建議。

(二)內審是內控的再控制

企業的內部控制是一個包含內部制度、組織程序、控制政策等內容的系統,是對企業經營決策者的經營理念、管理模式和經營目標的充分體現。企業只有確保內部監督活動的落實,才能保證內部控制系統能夠得到順利執行。假如企業的內部監督活動不能得到有效的落實,就會導致企業的違規行為不能得到應有的處罰,進而造成企業管理者和管理制度失去權威,最終影響企業的經營活動順利進行。內部審計程序代表企業的經營管理者對企業內部控制程序的有效性和完整性進行詳細的評價,對企業的持續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企業的內部審計部門不直接參與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而是對企業各部門實行監督和管理,是一個相對比較獨立的部門,對企業各部門的業務都比較熟悉,因此審計部門是進行企業內部監督最合理的部門。內部審計人員通過對企業各部門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檢查,能夠對企業各項制度的落實情況進行考核與評價,確保企業的財產安全和各項政策順利執行,從而實現對企業的監督和控制。同時,企業內部審計部門也可以通過發現生產經營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建議,促使企業內部控制活動進一步完善。因此從內部控制的作用看,企業的內部審計是對控制程度和效果的監督,也就是對內部控制進行的“再控制”。

(三)內控與內審相輔相成

企業的內部控制同內部審計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關系,共同為促進企業的持續發展提供支持。企業的內部審計是通過審查和監督企業經營活動、生產活動、內部控制、財務狀況從而確保企業經營目標順利實現的一系列活動。企業的內部審計是實現內部控制的重要內容,也是實現內部控制的重要手段,是為企業持續發展提供意見與建議的基礎。而企業的內部控制是內部審計的重要對象,是企業內部監督、風險控制、政策落實的重要基礎。內部控制需要內部審計的檢查與監督,從而促進控制效率的提高。內部審計的職責是發現管理中是否存在的問題。因而針對內部控制的薄弱環節進行有針對性的審計,使得內部控制更有效率。內部控制需要內部審計的監督并對問題提出解決意見,沒有內部審計的內部控制效率會大大下降,從而造成企業部門失去控制。內部審計防止內部控制失效,如財務信息失真,設置賬外賬、收入不實、虛假利潤等;費用支出失控,潛在虧損增加,針對內控失效的現狀,就必須發揮內部審計的監督作用,來建立和完善組織中的內部控制監控機制。內部審計則需要內部控制的支持,沒有完善的控制制度和程序,企業的財務信息會大量失真、管理活動會出現混亂,制約內部審計活動的順利開展。內部審計監督行為深入到組織運營的具體業務中,即建立以內部審計為主線的監控機制,在組織內部充分發揮其對業務活動的各個環節實時有針對性的監控。

三、結束語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市場競爭程度的加劇,企業內部控制將會面臨更多的挑戰,其制度的完整性和科學性將直接關系到企業運行的效率。由于現代組織規模越來越大,也成多元化趨勢,組織不再是集權的單一形式,逐步采用分權,設立分公司等,由于信息不對稱、道德風險等因素,就需要一個獨立的專門的內審部門,保證內部控制系統正常運行,確保財產安全和完整。內部控制是內部審計的保障,內部審計是內部控制的基礎,兩者相互依存、相輔相成。因此,只有加強企業的內部監督與管理,才能保障財務資料的真實可靠,繼而確保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順利進行。

作者:周立利 單位: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深圳分院

參考文獻:

[1]王兵,張麗琴.內部審計特征與內部控制質量研究[N].南京審計學院學報,2015(01)

[2]曾潔容.內部審計與內部控制的合作性博弈[N].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01)

[3]劉定濤.淺談內部審計與內部控制的關系與協調[J].商業經濟,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