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上市公司審計風險分析
時間:2022-03-15 02:58:16
導語:農業上市公司審計風險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伴隨著市場經濟的不停深化發展,隨之而來的卻是不斷惡化的企業財政舞弊現象,隨著國家對農業的優惠力度的不停加強,部分上市公司為了在資本市場上獲得巨大的利益、吸引更多的投資者,舞弊行為越來越多,舞弊手段也隨之越來越隱蔽,由此帶來的審計風險越來越高,使得審計工作更加復雜化。文章基于會計舞弊的角度,分析農業上市公司會計舞弊的動機和手段,論述農業上市公司審計風險防范問題,提出相關政策性建議。
【關鍵詞】農業上市公司;會計舞弊;審計風險
由于經濟的迅猛發展,公司的會計舞弊現象是全球都在面臨的一個問題,而這種會計舞弊現象在我國的上市公司中則是出現的更加頻繁。國家和政府近期都把目光著重放在農業上市公司上面,對農業方面提供了很多的惠農優惠政策,還有企業自身的特點等都容易為企業發生會計舞弊提供很大方便。我們需要對農業上市公司的會計舞弊特征有更詳盡的了解與認識,并且了解審計風險,對審計風險要提前規避,在規避風險的同時做到對其有更多認識。
一、農業上市公司存在的審計風險
(一)農產品交易分散致使審計失去證據。農業上市公司生產經營活動一個完整的生產體系是由種植、養殖、農產品加工等這些生產經營要素構成的。農業上市公司交易活動中的對象是分布不均勻的,因為在這些生產經營環節中,會有農戶以及小規模的農民專員參與到一起合作。因為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原則,這些交易會在銀行系統、物流系統中不留下一點的蹤影,而且對于規范的交易憑證以及發生的數量、價格、金額都很難索取到證據,也不能確定此交易是否正常的發生。因為審計人員沒有在審計程序如銀行函證、現金盤點和檢查銀行存款調節表等方面給到過多的重視,這會致使農業上市公司發生虛構客戶和虛擬合同的行為。(二)農產品獨特的性質增加存貨盤點難度。農業上市公司主要包括農林漁牧業,在其中生物資產占存貨的比重較大。由于生物性存貨和生物資產受到許多條件的影響,很難去辨認它們的公允價值。農業上市公司還會借助于盤點存貨的高難度性去操縱公司的利潤額。農產品遇上自然災害,損失是無法挽回的。那么,這對于急需要資金的企業來說,他們就會利用這次契機來以自然災害為借口進行會計造假,這樣也不會引起廣大投資者和審計者的懷疑。存貨盤點的時間是固定不變的,但是不同的農產品銷售時間是不同的,從生產到產出的時間也長,還有農產品的存貨并不都是在固有的倉庫中,而是在很大的空間里,這就加大了存貨盤點的難度。(三)農產品享受稅收優惠政策導致造假成本低。由于農業公司享受政策優惠帶來促進企業發展機遇的同時,還造成造假成本低的弊端。一般收入造假面臨最大的問題是虛假收入如果要“逼真”還要繳納所得稅,這樣企業需要支付的是真金白銀的現金。但是農業上市公司如果享受了稅收優惠或者利用補助來填補,那么造假的成本無疑會降低很多。其次,作為農業上市公司還要面臨資本市場激烈的競爭,而農業上市公司的利潤率并不高,很難吸引廣大的投資者。所以,收入審計面臨虛高增收入的風險。
二、農業上市公司審計風險的防范:會計舞弊視角下
(一)注重審計程序實施。注冊會計師在審計過程中要注重審計程序實施的細節,并且要嚴格規范審計程序。一是要了解生物資產采購、生產、銷售等環節以及與現金交易、關聯交易相關的關鍵內部控制,尤其要關注管理層凌駕于內部控制之上的可能性,相關內部控制是否能達到相應的控制目標并得到執行,必要時進行內部控制有效性測試。二是要充分考慮存貨的特殊性,注意利用專家的工作充分關注存貨的存在性,設計恰當的監盤計劃,適當擴大抽盤范圍,充分運用職業判斷評價專家工作的恰當性。三是要密切關注生物資產、長期資產可能發生的減值跡象,分析減值準備是否反映資產的真實信息,進行減值測試時各項關鍵假設是否合理,各項估計是否存在管理層偏向,因資產減值而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是否合理。(二)對存貨和生物資產盤點重點監查。審計人員在對農業上市公司的存貨和生物資產進行審計盤點時,不僅需要豐富的操作經驗,還需要在專業判斷方面能夠發揮自己超長的靈敏感觀。在進行盤點時,綜合考慮到農業上市公司的相關管理制度和內部的控制系統,要對監盤確立一份科學合理的而又詳盡的計劃,確定好監察盤點的時間、范圍等。以存貨為例,注冊會計師在進行分析性復核后,發現存貨出現很高的現象,應及時詢問相關管理人員存貨畸高的原因,若相關人員不能給予合理解釋,注冊會計師應增加存貨的實質性測試。對于被審計單位的會計舞弊及偽造合同、虛開發票等欺詐違規的手段,很大方面還是來自于審計人員不能夠做到真正的面對面交流。要想能夠徹底的查出會計舞弊,注冊會計師應該不要因為農業上市公司的倉庫遠離繁華的都市而疏忽大意,要想避免審計風險的出現就要對被審計單位有足夠充分的了解,深入到企業的內部進行實地調查考證。可以在現場通過與工作人員的貼心交流,得到對自己審計有用的消息,這樣對于增強審計質量有很大的方便。
三、結論
會計舞弊的行為不僅給廣大投資者帶來了深刻的警醒,也敲響了保薦機構、審計單位、律師事務所、政府部門的警鐘。農業上市公司作為領頭羊應該要不斷完善自身的內部控制制度,政府部門更要加強對公司內部的監管力度,中介機構不能夠再與公司同流合污,做到廉潔,不斷地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質與服務質量,來避免會計舞弊行為的產生。從公司自身、中介機構以及政府三方面統一協調全面改革,才能有效的保障社會經濟的健康穩定發展。政府機構應該加強政府的服務職能,完善地方政府監督體系,加大違法處罰力度;中介機構應該提升注冊會計師的法律風險意識防范特定行業的風險,執行風險評估程序;其次,執行分析性復核程序,根據上市公司的公開年報數據以及行業標準等分析其數據存在的邏輯矛盾;再次,健全質量控制制度,會計師事務所應嚴格遵循審計準則的要求執行審計程序,增強審計人員的專業知識和業務能力,保證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質量。公司自身應該建立完善的組織和治理結構,建立健全相關的會計制度和內部控制機制,對員工進一步強化審計風險的理念。
參考文獻
[1]林麗.農業上市公司會計舞弊手段及審計對策[J].審計研究,2013,(1):34-38.
[2]舞弊檢查[M].Albrecht著,李爽,譯.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3:2-5.
[3]武曉文.上市公司財報舞弊及其審計策略[J].財會通訊,2011,(5):52-55.
[4]夏利華.上市公司會計舞弊識別與對策研究[J].財會通訊,2013,(9):9-11.
作者:鄭祥迪 單位:山東英才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