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內部審計質量管理論文

時間:2022-11-01 10:53:35

導語:企業內部審計質量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內部審計質量管理論文

摘要:內部審計質量管理是指內部審計機構為提高審計工作質量而制定和執行的政策和程序合理規避內部審計風險,提高內部審計工作的效率和效益,是企業建立內部審計質量管理體系的重要目標本文以審計風險模型為基礎,深入分析審計風險模型與內部審計質量管理之間的關系,優化審計風險模型,闡述了油田企業如何構建以審計風險模型為導向的內部審計質量管理體系

關鍵詞:內部審計;風險模型;風險管理;質量管理

一、風險模型導向型內部審計質量管理體系產生的背景

近年來,油田企業進行了一系列的管理創新和機制變革,油田發展的新形勢對內部審計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進一步加大了內部審計質量管理的難度本文認為:內部審計質量管理的目的不僅僅是規避內部審計風險,提高審計結論的可靠性,增強內部審計工作的管理和經濟效益風險模型導向型內部審計質量管理體系的構建,很好的滿足了內部審計對可靠性、效率性、效益性三方面的要求,適應了油田企業發展的新形勢,是企業內部審計質量管理體系建設的必然選擇

二、風險模型導向型內部審計質量管理體系構建與實施的方案

1.優化審計風險模型中國內部審計協會的《內部審計準則》將固有風險和控制風險修訂為重大差異和缺陷風險重大差異或缺陷風險被定義為被審計單位經營活動及內部控制中存在重大差異或缺陷的可能性由此,審計風險模型變為:審計風險=重大差異和缺陷×檢查風險為便于分析評估審計風險模型各要素,我們需要確定與重大差異和缺陷風險和檢查風險對應的主要要素,進一步細化審計風險模型,以便制定對應的質量管理策略1.1重大差異和缺陷風險對應的主要要素年度審計計劃編制階段及具體審計項目實施階段均需事先考慮分析重大差異和缺陷風險年度審計計劃編制階段考慮重大差異和缺陷風險對應的主要要素,主要是為了確定合理的審計項目和合適的被審單位,提高審計資源的利用效率,充分發揮內部審計提高企業管理和經濟效益的作用;具體審計項目實施階段考慮重大差異和缺陷風險對應的主要要素,主要是為了確定實質性測試的工作量,提高內部審計結果的可靠性1.1.1年度審計計劃編制階段考慮的主要因素(1)業務重要程度:在公司所處的地位、對于公司發展的影響程度、支出或交易所占的比重、涉及人員的數量(2)業務敏感程度:產生舞弊動機的程度、法律責任的大小、業務運作的公開程度、領導員工關心的程度(3)業務復雜程度:業務運作的難易程度、管理程序的信息化程度(4)審計情況:被審計的頻率、對審計的配合情況、對審計意見的落實情況1.1.2審計項目實施階段考慮的主要要素(1)控制環境: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情況、制度的遵循情況、管理風格的良好情況、管理人員的業務水平及工作質量(2)管理缺陷:管理存在缺陷的方面、發生舞弊的行為(3)監管環境:業務流程的關聯制約情況、及時自我發現和解決存在問題的能力(4)經營環境:管理體制的變化、業務處理方法的變化、重大人事的變化(5)同類業務以前審計情況:以前年度審計發現問題的數量1.2檢查風險對應的主要因素(1)審計人員的業務素質:審計人員業務技能的高低、審計人員的知識結構與被審項目的關聯性、審計成員構成的合理性(2)重大差異和缺陷風險的評估結果和可接受的總體審計風險水平(3)審計證據的可信程度(4)審計工作底稿和審計報告的規范程度(5)審計問題的溝通情況(6)審計發現問題的整改情況2.分析評估風險要素,全面建立內部審計質量管理體系2.1根據重大差異和缺陷風險評估情況提高年度審計計劃書的編制質量2.1.1風險評估方法為提高年度內部審計計劃書的編制質量,對其影響因素采取定性分析和定量評定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分析評估根據每項風險要素所包含的內容,確定合理權重,每項要素分為高、中、低三個風險水平將各類要素風險水平與其權重相乘得出單項因素的風險分值,然后將單項因素風險分值相加,得出各類業務的重大差異和缺陷風險分值選出綜合風險水平排名靠前的項目,優先安排,以此提高審計資源的利用效率,充分發揮內部審計提高企業管理效益和經濟效益的作用2.1.2利用風險要素建立實施具體審計項目時的質量管理體系項目審計程序一般分為計劃階段、實施階段、報告階段為提高審計工作質量,審計人員要充分評估審計項目面臨的風險,分析風險對審計工作質量的影響程度,根據其影響程度,提前制定對應的內部審計質量管理措施和策略(1)準確評價被審單位重大差異和缺陷風險水平,提高內部審計的工作效率審計人員從控制環境、管理缺陷、監管環境、經營環境、同類業務以前審計情況等方面入手,運用調查問卷,實地走訪觀察,符合性測試等手段對被審單位的重大差異和缺陷風險水平進行評估風險評估辦法與編制年度審計計劃書時的風險評估方法一致,所不同的是,評估的風險水平越低,說明在實質性測試中可以減少實質性測試的工作量,以此達到提高審計工作效率的目的(2)制定與檢查風險有關的控制措施,提高審計結果的可靠性①合理配置審計人員在人員數量上,要確保審計組成員足額配置在人員構成上,要確保審計人員知識結構的多樣性和合理性對于專業性較強的審計項目,審計成員中應配備一定數量具有油田專業知識的人才②強化內部審計取證的質量管理內部審計取證是保證內部審計工作質量的關鍵對內部審計取證進行控制要做好以下幾點:加強對內部審計人員規范教育,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的專業判斷和分析能力;規范取證的內容,有針對性地收集與審計事項相關的審計證據;確定合理的審計風險水平,根據可接受的審計風險水平確定審計證據數量;講究策略,規范取證的方法,杜絕虛假證據③加強內部審計工作底稿的質量管理一是審計工作底稿要做到觀點明確,條理清楚,用詞恰當,格式規范二是審計工作底稿要做到內容完整、真實、重點突出;三是切實實行審計底稿的復核制度,避免一個審計事項從開始調查到出具審計結論均有一人負責的情況發生;四是做好保密工作,限制內部審計機構以外的人員或部門未經批準或授權而基礎工作底稿,防止被審單位根據審計工作底稿篡改基礎管理資料④做好審計問題溝通工作對于內部審計所發現的問題,審計人員要真誠的與被審計單位管理層溝通,允許相關職能部門從他們的專業角度提出不同看法,切忌隨意下結論⑤加強報告階段的質量管理一是在單位內部公布審計報告,增加審計成果的透明度,爭取管理層的重視與支持;二是規范審計報告格式,用詞應簡明、準確、清晰,定性適當,揭示問題要明確;三是審計報告的編制要嚴格程序,充分征求被審計單位的意見,內部審計機構負責人審核審計報告并出具審計意見或決定;四是明確審計報告的責任⑥做好審計后續階段的質量管理審計人員應追蹤審計結論的實施情況,對被審單位對審計建議的采納情況進行回訪檢查如果審計建議如期得到落實,說明內部審計質量得到了被審單位的認可如果審計建議沒有落實,審計人員要認真聽取被審單位的反饋意見,對管理建議落實中存在的問題,內部審計部門應及時反映給業務相關部門和上層管理者,請其協助落實此外,對于一些不切實際的審計建議,審計組成員應分析原因,以便于在實施下次審計項目時改進,逐步形成良性的內部審計質量促進機制

作者:吳靜宇 單位:長慶油田分公司第三采油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