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國有林場的經營管理
時間:2022-02-23 11:17:48
導語:淺議國有林場的經營管理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濟源國有蟒河林場屬于事業差額供給單位,近年來,濟源市國有林場經營發展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本文以國有蟒河林場為例,從問題分析,策略研究,建議實施等方面進行剖析,著重從政策層面的“外力”,國有林場自身創新的“內力”兩個方面提出可行辦法,以使在新的經濟常態下,國有林場的經營管理能夠走出一條適合本區域發展的路子,提高林場的經濟效益。
【關鍵詞】蟒河林場經營;困難與問題;發展建議
我國的國有林場是國家成立初期為了很好的培育森林資源,使生態得到改善,在一些生態比較脆弱的區域和荒山荒坡上,以國家投入資金的形式來進行森林資源和林業資源管理的林業事業單位。不可否認,長期以來,國有林場在資源保護、林業科技產業發展、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貢獻,但在新的經濟常態下,國有林場的發展出現了一些結構調整不合理、經營模式單一等問題,直接制約了國有林場的發展,其林場職工的待遇也明顯低下,雖然國家在林場發展的過程中,各種扶持政策頻繁推出,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實際問題,但收效甚微,因此,林場要走出目前發展困境,需要從兩個方面進行分析實施,一個就是政策層面的“外力”作用,一個就是國有林場自身創新的“內力”作用,如何既能運用好政策層面,又能自身創新發展,是本文討論的著重點。
1國有林場基本情況
1.1地理位置
國有濟源市蟒河林場總經營面積12.636萬畝,位于濟源西北部太行山南部,是河南國家級獼猴自然保護區、國家天然林保護工程區、國家級重點生態公益林區。地勢高低不平,落差較大,并且地形復雜。地理坐標為:北緯35°10′—35°15′,東經112°23′—112°43′,南北寬25公里,東西長40公里,地跨克井、承留、思禮、等鎮,涉及130多個自然村。下設孔山、圪針莊、蟒河口、長壽山、鄭坪、原大寨6個管護區。
1.2林場人員情況
1958年濟源市人民政府批準成立了國有濟源蟒河林場,現在職職工53人,退休31人,總計84人。其中具有專業技術的人員總共14人。
1.3林場樹種情況
林場植被種類繁多。主要喬木樹種有:椿櫟、麻櫟、五角楓、板栗、漆樹、青檀、刺槐、油松、青楊、榆樹胡桃等,生長繁茂,主要灌木以酸棗、胡枝子、黃荊、野皂角、馬夾刺居多。屬于一些耐瘠薄、耐干旱植物,在荒山綠化、水土保持等方面作用較大。主要草本植物有:冬凌草、白草、茅草、蒿類、野苜蓿、紫胡、丹參等,還存在有一些國家保護性植物,諸如紅豆杉、青檀等。
2國有林場經營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2.1觀念陳舊,不能適應新時期林業發展需要
林場現在的經營模式極為單一,仍舊處于提供原木材料階段,不能夠很好的探索林下種植、林下養殖等新的發展模式,沒有充分利用自身的資源優勢、交通優勢、區位優勢,在社會化的大潮中,仍舊缺乏競爭力和大產出能力。
2.2林場發展科技人員不足,科技創新力低
現在林場的科技人員占比總在職職工人數的比例不足20%,科技研發和科技人才建設等力度都達不到要求,科學創新力不足,導致林場在發展過程中,有科技含量的林業產業變少,粗放型的產業占比大,而這些粗放型的產業的產出效益遠遠無法與科技含量大的林業產業相比,長期如此,林場發展的后勁不足,能夠使林場可持續發展的產業鏈條并沒有形成,最終直接影響了林場的經濟收益。
2.3資金投入不夠
在林場發展中,要想發展一些收益性強的項目,就必須在項目前期,加大對其的資金投入,而在現實情況下,資金的投入達不到連續性和可持性,導致一些前景好,發展潛力大的經營項目得不到及早、及時的發揮。
2.4資源分散,經營成本增大
蟒河林場東西長40公里,南北寬25公里,資源分布范圍大,輻射的地域面積廣,一些可以開發的林業資源呈分散狀分布,開發利用條件限制較多,盡管區域內交通條件較好,但在經營過程中涉及到運輸成本、培育成本以及維護成本都比較大,從而增加了管理成本,同時也不便于開展森林資源集約經營和先進林業技術的推廣應用。
3國有林場經營管理發展的建議
3.1理順體制機制,解決職工的后顧之憂
在體制機制上,打破現有的體制機制弊端,出臺一系列利于林場發展的政策,力爭將國有林場按公益事業單位管理,將人員經費和機構經費全額納入財政預算予以全額保障,使林場員工能夠有所依靠,提高他們的積極性,促進林場的生產、發展。
3.2建議給與政策支持,以林場為示范,建立專業合作社
由于市場經濟的影響,林區富余勞動力都流失在外,導致林場內部勞動力不足,大面積的森林資源,林地資源得不到有效的發揮,要想激活這部分資源活力,建議成立專業的合作社,提高專業化水平,凸顯“抱團”取暖效應,在市場化的大潮中促進林場經濟發展。
3.3加大資金投入和科技人才的引進
林場地處偏避,基礎設施建設落后,相應的配套設施也跟不上,嚴重影響其發展。建議將國有林場基礎設施建設納入國民經濟社會發展、新農村建設等規劃,統籌安排,科學合理的穩妥實施;積極爭取國省項目和資金投入,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在人才引進上,加強人事管理,嚴格人事紀律,實行能進能出的人才使用機制,并定期為林場招錄林業大專院校畢業生,充實技術人員力量,改善人員結構,提高林場職工的整體素質。
3.4根據自身優勢,做好發展規劃
要深刻分析林場近年來經營收入模式,找出收入與支出的反差點,做好謀劃,在今后的發展中,林場可以根據市場規律,創新發展模式:一是,招商引資,建立“基地+企業”的發展模式,提高原材的利用率和附加值;二是,大力發展立體林業,多層次,全方位,最大限度的利用林地資源。
4結語
制約林場發展的因素很多,但在新的經濟常態下,林場經濟的發展需要充分利用政策優勢和自身的創新能力,一方面政策上放活經營權,另一方面自身要具有創新發展思路,只有“內外力”雙修,才能在新形勢下,把握好林業發展的規律,才能在林業經濟發展轉型過程中走出一條適合自身發展的好路子。
【參考文獻】
[1]丁靖.國有林場天然林保護工程績效評價及建議[J].現代農業科技,2011(9).
[2]范德鑫.淺談國有林場聘用制護林員的保障與管理[J].山西林業,2013(4).
[3]楊曉嵐.江縣國有林場經營管理建議[J].現代園藝,2012(12).
作者:盧偉 單位:濟源市林業局
- 上一篇:基于微課的信息技術教學設計探討
- 下一篇:基于項目學習的英語教學平臺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