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經營管理的有效策略探討

時間:2022-02-24 10:55:55

導語:煤礦經營管理的有效策略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煤礦經營管理的有效策略探討

摘要:我國煤炭資源比較豐富,煤礦企業也不計其數,煤礦企業近年得到一定的發展,但是每年的礦難也說明現在的煤礦經營還存在一些問題。本文闡述了煤礦經營的幾點問題及解決策略,希望能促進我國煤礦事業的進一步發展。通過本文的論述,希望能給相關的工作人員提供一點參考借鑒的材料。

關鍵詞:煤礦;經營管理;問題;策略

改革開放以來,煤炭行業迅速發展,但是,我國煤炭企業的信息化建設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整體水平仍然比較低。近幾年,國家投入較大的財力發展煤礦企業的信息化,但由于基礎薄弱,信息技術應用不平衡。同時加上我國煤炭企業長期的粗放經營模式,這都制約了煤礦企業的信息化水平建設。從技術角度來看,目前煤礦企業生產經營的軟硬件研發和服務保障系統相對滯后,難以滿足煤炭企業生產經營的需求。

一、煤礦經驗管理新要求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煤礦企業的要求越來越高,不能局限于以往生產過程中的業務管理領域,要對生產、運輸、管理等多方面加強管理深度。受經濟影響,很多企業更多關注經濟效益,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只注重生產效率。為迎合時代需求,國家需要改變舊時代缺乏活力和創新力的生產管理模式,致力于煤礦行業的改革,提高生產技術水平。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不僅要盡力改變外部環境,還應不斷改革創新建立完善的管理機制鞏固改革成果。根據市場現狀,根據市場需求不斷探索創新,調整生產進度完善運作機制。保證安全生產的前提下,控制材料、電力運作等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煤礦企業應該根據企業自身情況,結合市場需求,制定合理營銷手段,做好宏觀調控,注重人才培養,強化服務,嚴格把好質量關提升產品質量并強化工作人員專業性。

二、煤礦經營管理存在的問題

1.管理理念陳舊。煤炭作為我國主要的能源,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助力。在追求經濟利益的時代,經濟成果已經成為衡量企業好壞的唯一標準。這造成很多企業不惜犧牲自身口碑,過度開采,低價競爭,破壞環境形成惡性循環,嚴重影響整個行業的良性競爭。現在我國對環境、市場調控等方面要求越來越高,煤礦管理理念也需要打破原有的思維模式不斷創新。缺乏戰略眼光,忽視企業的改革創新,墨守成規,只能為企業發展留下隱患。

2.效率低。煤礦企業勞動力、資金等較為集中,管理機構往往比較復雜,管理部門多且分工不明確,人浮于事、效率低下,耗費了煤礦大量寶貴的資源,成為企業發展的障礙。制定發展策略后不能及時有效的實施,工作拖延、職責推脫、職能部門之間配合不當。當務之急是明確各個部門分管區域,與相關部門做好溝通工作,快速進行上傳下達,努力改善因組織龐大而造成的效率低的問題。

3.經營模式僵硬。很多煤礦企業存在經營模式僵硬,存在改革死角,一些人為了自身利益阻撓企業改革創新等問題,這種經營模式無法適應市場化競爭的發展需求。企業要由生產為中心逐漸向銷售為中心的管理模式轉變,以科學的態度,靈活運用國家政策,不斷深化、細化行業政策,開創企業新的發展機遇。

4.人才培養力度低。為了保證員工福利,很多企業會為職工子女解決就業,忽視人才的引進。這造成企業技術落后、效率低和裙帶關系復雜等現象發生。煤礦經營管理工作比較繁雜,從業人員較多,有些工作人員是高校林業專業畢業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基礎,一些工作人員來自勞動市場,只從事體力重復性勞動而沒有接受正規培訓。從業人員良莠不齊影響了煤礦經營管理高效穩定的進行。為了企業的長遠發展需要不斷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性,理論與實踐想相結合,優化資源配置。

三、煤礦經營管理重點

企業領導的決策是否得當直接決定了企業的生產效率隔和經濟效益。尤其在企業改革過程中,需要根據市場變化及時做出調整,結合自身條件優化管理思路,制定可行策略。目前,煤礦經營管理重點在于三個方面:一是建立并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科學的經營決策,較高的管理水平能為企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二是控制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現在煤炭行業成本壓力較大,合理控制好材料成本和人力成本,力求效益最大化。三是人員管理。所有行業中人是最主要的因素,好的理念和政策離不開人的執行。為確保企業的長遠發展,需要加強員工綜合素質。

四、煤礦經營管理策略

1.建立健全管理機制。健全的管理機制是保障企業獲得高效益快發展的基礎,煤礦企業是一個特殊的行業,煤礦的安全性尤為重要,為保障企業和從業人員的安全應該建立專門的安全管理機構。事實證明很多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定期檢查設施做好安全防護,可以大量避免或減少安全風險。提高質量標準,從根本消除安全隱患,煤礦現場人員眾多,現場管理可以進行實時監控及時調配,在出現問題時第一時間解決。配合政府職能部門,促進煤礦企業安全生產,嚴格管理,加強技術水平提高。

2.更新管理手段。煤礦企業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建立有效的管理機制需要從發展需求出發,努力推進管理技術信息化,改進落后管理手段。信息化時代企業要利用電子技術逐漸代替人力,實現動態實時監控,不僅可以節省人力成本還能提高管理效率,及時掌控各個環節。更新管理手段,不斷提高管理水平,為企業提高經濟效益提供保障。

3.提高經濟效益。我國煤炭資源豐富,煤礦企業較多,市場競爭激烈。為了增加煤礦企業市場競爭力,提高經濟效益,企業需要發展集約型增長方式。改變傳統單純追求產量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模式,利用信息化技術代替人力,鼓勵技術設備創新,降低生產成本,合理分配煤炭資源,努力提高產品質量。發揮自身優勢,減少過度消耗,以免造成資源浪費,依靠科技力量以最小消耗換取最大利益。

4.豐富教育培訓。煤礦行業危險性較高,對員工的培訓要以鼓勵員工查找身邊的安全隱患并予以獎勵。入廠的新員工要接受專業培訓,特殊崗位要有針對的進行專門培訓,新員工要由師傅帶領學習初步技能,企業在培訓上多做一些,員工的安全更能得到保障。堅持以人為本,培訓結束后需要經過嚴格的考核才能上崗。企業要定期組織專業培訓,促進員工內部交流分享自己的經驗教訓,事實告訴我們,有豐富經驗的老員工遇到問題時更能冷靜及時處理。對不同崗位的從業人員進行專業化培訓,同時也要對其他崗位工作有初步了解,以免造成工作人員對工作認識不足,出現工作銜接不明確等問題。提高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提升技術水平,實現理論技術與實際經驗相結合的工作模式,為順利開展煤礦經營管理工作奠定良好基礎。

五、結語

總而言之,我國煤炭資源豐富,煤礦企業管理水平參差不齊,普遍存在模式陳舊,經濟效益低,從業人員綜合素質低等一系列問題。只有根據市場需求做出及時調整,加強煤礦從業人員專業性,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才能促進煤礦企業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在此過程中需要從業人員不斷探索并改進,為后續工作者提供寶貴經驗,促進我國煤礦經營管理的高效進行。

參考文獻:

[1]王利.深化改革背景下煤礦經營機制的創新之路[J].現代商業,2014.

[2]黃文建.深化改革背景下煤礦經營機制的創新之路[J].科技資訊,2013(29).

[3]劉紅梅.煤礦企業經營管理存在問題及對策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3).

[4]蔡宇杰.煤礦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和職業安全——基于安徽兩家國有煤礦的案例[J].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11(08).

[5]史志明.提高知識型員工工作滿意度——基于人力資源開發的視角[J].現代企業教育,2010(12).

作者:劉亞嵐 單位:貴州能發高山礦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