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社經營管理教學論文

時間:2022-03-07 10:31:39

導語:旅行社經營管理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旅行社經營管理教學論文

一、旅行社經營管理課程的性質

《旅行社經營管理》是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核心必修課,是學生系統地學習旅行社經營管理過程中,各環節相關理論和實踐技能的必修課。課程以旅行社的發展歷史為開端,重點介紹了我國旅行社經營管理的基本理念、旅行社產品的開發、旅行社的營銷管理、技術管理、職能管理、客戶管理、戰略管理,以及旅行社經營過程中的制度環境及中外旅行社發展比較等。學生能否熟練地掌握并運用旅行社經營管理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不僅直接影響到大四的專業實習,更重要的是可否為將來的高質量就業提供良好的能力支撐。

二、“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來自于美國教育家和哲學家杜威的“兒童中心論”。他特別強調尊重人類自由的天性、尊重人的心靈和遵循教育的規律對學生發展的重要性,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通過協作互動的方式共同實現教學的目的,而模塊化教學體系正是這一教學理念的完美體現。“模塊化教學”,以“MES”和“CBE”兩種流派為代表性。“MES”(ModulesofEmployableSkills,模塊式技能培訓),是20世紀70年代初,由國際勞工組織研究開發出來的,以現場教學為主,以技能培訓為核心的一種教學模式。CBE(CompetencyBasedEducation,能力本位教育),是以能力為依據確定模塊,以從事某種職業應當具備的認知和活動能力為主線,也稱“能力模塊”。

三、存在的問題

(一)課程的教學理念有待提高。目前,旅行社經營管理課程采用的是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講授為主的教學理念,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處于被動的地位,只是依據教師的要求被動地按照教學大綱的內容完成學習任務,這種理念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我學習意識,很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二)課程的教學方法單一,缺少實踐操作環節。旅行社經營管理目前采用的是以教師課堂講授為主的教學手段,盡管在教學中也采用了案例教學法、任務驅動法、情景模擬法等教學方法,但這些教學方法更多的是一種課堂講授的輔助工具,對學生基本技能的培養起到的作用不大。旅行社經營管理是實踐性、時間性、政策性很強的管理課程,學生需要在復雜的旅游環境下解決實際工作中的問題,沒有具體的大量的實踐環節是無法實現的,而現階段的課程中缺少這樣的環節。(三)課程的體系設置不合理。現階段的課程體系只是按照教材章節的編排順序進行講授,不符合行業自身的發展規律。旅行社的業務流程是按照一定的階段有步驟的實現的,而現階段的課程體系只是把旅行社經營中的各管理環節簡單地羅列出來單獨學習,缺少前后之間、上下之間的銜接和聯系,不利于學生對操作管理的總體性把握。(四)課程的考核方式單一。作為核心專業必修課程,《旅行社經營管理》的考核是平時成績占20%,期末成績占80%,學生要想獲得高分,更多的是要在期末考試前機械性地死記硬背教材中的知識點,沒有對學生操作技能和實際處理問題能力的考核,這一結果導致學生即使得了高分,也很難在實際的工作中合理、高效地解決具體問題。

四、對策及建議

(一)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教學內容的設計和教學環節的安排要僅僅圍繞“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的作用更多的是一個組織者、指導者和幫助者,變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式為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型教學方式,讓學生真正成為教學活動的核心。(二)整合現有教學資源,建立課程的模塊化教學體系。把課程的內容安排按照旅行社行業的發展規律和業務流程進行重新修訂,建立若干以能力培養,尤其是創新創業能力為目標的教學模塊,各模塊之間緊密聯系,有序進行,共同構成旅行社運營管理的完整系統。(三)豐富教學手段,突出學生自我學習環節。在教學方法上要變過去單一的以課堂講授為主的教學方式,為案例引導、角色扮演、情景模擬、市場調查等多方法有機結合的方法,突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我設計、操作能力、創新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同時,充分利用遼寧省旅游服務業校企聯盟這一優勢平臺,強化同旅行社企業的溝通和交流,為學生提供更多、更好的課程實踐機會。(四)轉變課程的考核方式。在課程的考核方式上,由過去的理論知識試卷考試為主,轉變為理論知識考核+實踐操作能力考核+創新能力考核相結合的全方位考核方式。其中,理論知識考核環節的比重由過去的80%降到30%,并且考核內容上要突出旅行社行業發展的時代性,把新的觀點和理論融入課程的考核內容中。同時,把實踐環節的考核標準定制在30%,包括課程校內的實踐和校外實踐兩部分。最后,把創新創業能力的考核比例提高到40%,包括通過課程的小組學習,學生共同完成的創新創業作品和競賽的成績。

作者:張穎輝 可娜 單位:1.沈陽師范大學旅游管理學院 2.沈陽航空航天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