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合作社經營管理探析

時間:2022-03-13 08:25:31

導語:農民合作社經營管理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民合作社經營管理探析

[摘要]農民合作社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面對農民合作社整體經營水平普遍不高的問題,提出開展合作社標準化建設、促進合作社農業產業化經營、實施合作社品牌戰略、建立合作社與消費者的信任關系、創新合作社銷售模式和利用互聯網創新合作社運營模式等策略。

[關鍵詞]農民合作社;鄉村振興;標準化;產業化;品牌戰略

農民合作社是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自2007年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實施以來,我國農民合作社得以蓬勃發展,至2017年年底登記注冊的農民合作社已達193.3萬家,全國約46.8%的農戶加入了合作社,產業涵蓋也已涉及種植、養殖、農機、旅游服務等多領域,近年在帶動農民脫貧致富方面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但是農民合作社作為一種農業經營主體,依然存在著產業化融合不夠,服務和帶動能力較弱;品牌不統一,品牌化建設不夠;農產品質量良莠不齊;銷售渠道陳舊單一,發展模式落后等經營問題,[1]整體經營水平普遍不高,基于鄉村振興戰略和供給側改革的要求,我們需要研究解決我國農民合作社經營管理問題的策略。

1開展農民合作社標準化建設,促進農產品質量提升

農產品的質量直接關系到人民大眾的生活、身體健康乃至生命安全,要保證農產品的食用安全,就需要加快推進農產品標準化,通過制定農產品生產經營過程的質量安全系列標準,實現從田間到餐桌的全過程質量控制,從根本上治理“餐桌污染”問題,[2]讓人民一日三餐吃飽、吃好、吃得安全放心,實現質量興農。農業標準化是以農業為對象的標準化活動,通過制訂和實施標準,把農業產前、產中、產后各個環節納入標準生產和標準管理的軌道。農業標準化是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是現代農業的重要標志。開展農民合作社標準化建設就要結合合作社自身特點和優勢,以國家綠色食品標準為基礎,建立合作社生產標準,對產地環境質量、生產技術、產品標準、包裝標簽、貯藏運輸等生產經營過程進行規范,并嚴格按標準進行生產。合作社為農戶統一供應種苗、農藥、肥料,統一防蟲、滅蟲、施肥、澆水等生產技術管理,統一移動式噴藥機、溫室落蔓裝置、物聯網等農業機械和人工智能設備的使用,統一處理病蟲植株殘體、農藥瓶等廢棄物,統一銷售,統一品牌,降低人為因素,從而保證合作社的產品標準一致,以確保產品的質量安全。比如延慶柳溝通過合作社統一服裝、統一床單被罩、統一供應豆腐、統一飯菜住宿標準、統一價格、統一菜品搭配,柳溝鄉村旅游的餐飲住宿服務質量都有了顯著的提升,回頭客多了。

2促進農民合作社農業產業化經營

鄉村振興戰略提出“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總要求,產業興旺被擺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促進農民合作社農業產業化經營,一要打造農業產業化聯合體,農民合作社與龍頭企業通過簽訂合同、協議或制定章程等建立關系,[3]利用龍頭企業在市場上的資源優勢,與其抱團共戰市場;二要加強與高校、科研院所的產學研合作,利用新科技提高農產品的質量、研發新產品、對農產品進行精加工、拓寬流通渠道,從而提升農產品附加值,提高農業經營效益;三要挖掘農業的多功能,結合教育、健康養生、休閑體驗等內容開展不同形式的鄉村服務,促進向第三產業的延伸,增加合作社的經營性收入,滿足城市居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四要發揮本地資源優勢、傳統優勢和區位優勢,按照國內外市場需求,發展市場潛力大、區域特色明顯、附加值高的主導產品和產業,探索和改進特色產品的生產方式、商業開發和市場營銷,拓展合作領域和服務內容。

3實施農民合作社品牌戰略

品牌承載的是消費者對企業信譽、產品服務質量、產品服務特點等的認可,是企業的一種無形資產,是合作社發展的強大推動力和牽引力。[4]合作社的品牌化建設對于合作社的經營、合作社競爭力的提升非常重要,有助于推動農業標準化生產,提高產品質量和市場價格。實施合作社品牌戰略,一要利用區域品牌。農民合作社因規模、人才、資金等條件限制不能自己獨立打造品牌時,可充分利用區域農業品牌,增強產品的知名度及在市場的認可度。二要為合作社的創新產品、小眾農產品打造小眾區域品牌,滿足一些特定消費群的個性化、新奇化、訂制化的需求。比如借助農業電商讓更多的消費者知曉和購買的靖州楊梅、文宮枇杷、株洲黃桃等小眾區域品牌。三要加強品牌推廣宣傳。參加各種農業會展活動,通過特色的展臺、優質的特色農產品、豐富的活動吸引目標消費者,宣傳合作社的品牌,提高合作社的品牌知名度,進而提高市場占有率。比如近年大火的褚橙,這個品牌的推廣就是王石等名人、網絡紅人在微博轉載75歲的褚時健出獄種橙子的故事開始的。四要加強合作社的品牌保護與管理,提高合作社打造、保護、發展品牌的意識和能力,加強品牌的宣傳推廣,通過對產品質量的控制、監督和提升,保護品牌形象,通過法律打擊品牌損害、侵權行為。

4建立農民合作社與消費者的信任關系

誠信是溝通合作社與消費者的橋梁,只有堅持誠信經營的原則,合作社的發展才能持續,合作社的產品才能贏得市場的認可。尤其是一些質優價高的綠色有機農產品,不能建立起與消費者的信任關系,就難以使消費者對我們的產品產生信心,就難以使消費者自覺自愿花比較高的價格長期消費質優價高的產品,也就難以使這些質優價高的綠色有機農產品保持穩定的銷售通道,最終會影響農戶對優質農產品的生產,形成惡性循環。建立合作社與消費者的信任關系,一要保證產品質量的長期穩定,不要出現一旦與消費者建立長期消費關系后,質量就一次不如一次。[5]二要把農產品的生產信息透明化,及時讓消費者知曉。比如利用App或二維碼建立產品質量追溯系統,可以查驗到產品生產源頭的所有詳細準確的信息,如哪個農戶種植的、哪個大棚出產的、品種是什么、用過什么農藥、施了什么肥料、產量如何、農藥檢測結果、采摘時間、上市時間、流通過程等具體的生產信息。三要建立暢通的投訴通道,有專人負責質量監督,出現問題時能及時處理消費者的問題。四要接受消費者的現場監督。[6]邀請消費者到合作社對農產品的生產環境、品質、生產過程進行實地參觀體驗,并提出建議和需求,通過增加合作社與消費者之間的互動來增強消費者的消費信心。信任關系的建立有利于構建合理有序的生產秩序和消費秩序,有利于維護品牌的形象,有利于合作社長期穩定的發展。

5創新農民合作社銷售模式

創新是引領農民合作社發展的第一動力,積極構建公司+合作社+農戶、農超對接、企事業單位對接、社區直銷、互聯網銷售等多元化的銷售模式。[7]比如北京綠泉蔬菜專業合作社等多個合作社與呷哺呷哺簽訂了分品種的長期穩定的供貨協議,訂單種植總面積達1000多畝。呷哺呷哺物流配送中心每天將訂單直接發給各合作社,當天合作社就要完成采摘和分揀,并于當晚24點前運送到物流配送中心。延慶綠福隆蔬菜產銷專業合作社與市政府和市人大機關食堂簽訂了蔬菜專供協議,每天供應各種蔬菜1000多斤。

6利用互聯網創新農民合作社運營模式

互聯網的發展為農民合作社的運營提供了新的思路,可利用互聯網和人工智能技術提升農民合作社的生產、經營、管理和服務水平。[8]比如利用物流網技術,合作社和消費者在手機上都可以看到農產品的生產加工過程,并能利用手機對其生產加工過程實施干預。

作者:車紅莉 單位:北京農業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