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漁復合經營模式研究
時間:2022-01-28 03:39:27
導語:林漁復合經營模式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模式設計與調查
1模式設計試驗利用現有魚池,經過工程改造,進行3種不同類型的林漁結合試驗,每種試驗面積6.7hm2。1.1網狀魚池林漁復合經營現有魚池地勢較低,通過開挖“三溝”,即圍溝、十字溝和條溝,改造成網格狀魚池。圍溝寬6.0m,深0m;十字溝寬4.0m,深1.5m;條溝寬4.0m,深1.0m。用挖條溝的土作壟,壟面寬1.0m,高1.0m。壟上栽植池杉4700株,株行距0m×5.0m。形成網格70個,每個網格0.04hm2,圍溝、十字溝水面1.20hm2,共4.00hm2。1.2塊狀魚池林漁復合經營現有魚池地勢較高,將魚池改造成塊狀魚池,共4塊,每口水面1.0hm2,深0m。用挖魚池的土抬田造林,栽植柑橘800株,株行距0m×4.0m;栽植沙梨木800株,株行距0m×4.0m。1.3條狀魚池林漁復合經營現有魚池地勢較低,通過開挖“兩溝”,即圍溝、條溝,改造成條狀魚池。圍溝面寬6.0m,深0m;條溝面寬4.0m,深1.0m。用挖“兩溝”的土作壟,壟面寬0m。造林采用寬行窄株型,栽植池杉4400株,株行距0m×6.0m。形成條狀魚池38個,每個面積0.09hm2,圍溝水面0.58hm2,共4.00hm2。2調查方法為了準確掌握各種林漁復合經營類型的產魚量和林木生長狀況,本研究在2004~2009年的6年試驗期間,自2005年開始連續調查5年。①對各類型林漁復合經營的魚類及經濟林的調查采用實測的方法進行調查。每年年底對各種類型所產的鰱魚Hypophthalmichthysmolitrix、草魚Ctenopharyng-odonidellus、鯽魚Carassiusauratus、其它魚類和柑橘、沙梨木果實的產量進行實際稱重,并按當年的銷售價格進行產值估算,魚類的捕撈第1~4年為網捕,第5年為干塘;②對池杉林木采用固定標準地的方法進行調查,進行每木檢尺并記錄,并按《森林資源資產評估技術標準》對池杉林木進行資產評估。在調查的基礎上,分別類型進行利潤分析,采用動態分析的方法對各種類型經濟指標進行評價,從而探索最佳開發模式。
二、試驗結果及分析
1產量產值為了探索多種經營模式,在經營措施上,對第二種類型的魚池實行精養,對第一、第三兩種類型實行粗養,分年度分類別統計魚類產量和林果產量,并測算出當年產值。同時,對林木設立固定標準地測算當年平均胸徑、平均高(由于池杉較小,頭2年沒有調查平均胸徑)。試驗結果表明:三種類型的產量、產值和林木生長量均逐年增加,各種類型的產量產值見表1,2,3。2利潤核算林漁復合經營模式,作為一項多層次、多學科、多領域有機結合的生態經濟系統工程,其帶來的是生態、社會、經濟等多種復合效益。在試驗中,本文力求在多種效益的最佳結合上開展研究。在利潤測算時,主要是考慮其直接經濟效益。為了確定和了解三種類型的經營盈利情況,探索出投資小、盈利多、效益大的經營模式,對項目發生的各種實際成本進行了詳細的記錄,測算出各種類型的利潤情況見表1,2,3。在計算時均含建設期1年(即2004年)。3經濟評價為了更好地評價各類型經濟效果,本文采用動態分析的方法對試驗的投資回收期和凈現值指數進行評估[3]。1投資回收期由于各年收益不相等,所以按累計凈現值的方法來計算不同類型的動態投資回收期。折現率按10%計算。各種類型的現金流量和凈現值見表4,5,6。從上述表中可以看出:三種經營方式的累計凈現值均在第6年出現正值,固投資回收期在6年以內(在計算投資回收期時均包含了建設期1年)。網狀魚池類型投資回收期=6-1.793/931=5.4(年);塊狀魚池類型投資回收期=6-8.155/10.537=5.2(年);條狀魚池類型投資回收期=6-013/148=5.0(年)。計算結果表明,三種類型的投資期均為5年多,時間較短,資金回收速度快,說明三種類型的復合經營模式承擔的風險較小,投資比較合理,均為理想模型。2凈現值指數由于三種類型的投資回收期比較接近,故用凈現值指數來補充評價。凈現值指數又叫獲利指數,反映單位投資獲得的收益,是體現投資與收益相對數的重要指標,其計算公式為:凈現值指數(PVI)=凈現值/投資現值網狀魚池類型凈現值指數=1.793/7.41=0.242>0;塊狀魚池類型凈現值指數=8.155/18.4=0.443>0;條狀魚池類型凈現值指數=013/7.32=0.412>0。結果表明,三種模式的投資方案均合理,但以塊狀魚池、條狀魚池類型為優。
三、結論與討論
試驗結果表明,林漁復合經營模式是一種比較可行的林農復合經營模式,在開展林漁復合經營時,條狀魚池由于池杉密度較小,比網狀魚池種植池杉效益要高;塊狀魚池開展果漁復合經營其效益也較高,隨著時間的延續,果木林相繼進入結果盛期,每年都有比較固定的收益,其復合效益更高。故在選擇林漁復合經營模式時,以塊狀魚池開展果-漁復合經營為優,條狀魚池開展池杉-魚復合經營次之,網狀魚池由于林分郁閉度高,對養魚有一定的影響,故不提倡。林漁復合經營模式,充分提高了空間、水面、光能和陸地的利用率,不但能使林木速生豐產,而且還調整了農村產業結構,使林漁有機結合起來,為社會提供了多種農林產品。促進了地區經濟持續穩定發展,值得大力推廣。林木除發揮其生態、社會效益外,其經濟效益也將更為顯著。本文只對三種林漁復合經營模式進行了研究,還有很多問題需要研究、探討,如與只挖魚池相比,林漁復合經營模式是否效益更高?與在低洼地只簡單整地造林相比,林漁復合經營模式效益又如何?與普通魚池相比,林漁復合經營下的魚產量是否會逐漸提高?就是池杉-漁復合經營模式中,堤壩寬度以及池杉排數不同情況下,林漁復合經營效益會有怎樣不同?這些都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加以研究和考慮。
作者:楊新忠易長權單位:公安縣林業局
- 上一篇:漫談鋼鐵企業物流經營模式
- 下一篇:森林可持續經營模式略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