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競爭反壟斷規制研究

時間:2022-05-08 10:13:19

導語:市場競爭反壟斷規制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場競爭反壟斷規制研究

摘要:壟斷這種市場競爭的行為,是在市場無形的斗爭中應運而生的。壟斷和競爭有著互相依存的關系,但是又有著對立面,壟斷對市場競爭的良性發展體制是存在著一定威脅的。在我國目前的階段中,這種依存于市場競爭的壟斷行為是社會中廣泛關注的焦點問題。

關鍵詞:市場競爭;反壟斷規制探究

壟斷是由大型企業共同聯合,依靠其自身強大的經濟實力和競爭力,對巨額的資本進行支配,控制產品的生產和產品的價格,從中獲取巨額利潤的行為。這樣的行為對我國現存的市場運行機制有著非常嚴重的危害傾向,壟斷是不受市場良性競爭的控制的,從各個角度對市場競爭造成了破壞。對反壟斷規制的探究,可以有效地維護合理的市場競爭機制,讓產品提質降價,有效地保護千萬消費者的根本利益。

一、壟斷和競爭的關系

壟斷這種市場行為,產生于資本主義的自由競爭,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市場的不斷競爭與發展促進了壟斷行為的誕生。自由開放的市場競爭環境和壟斷行為站在對立的兩端,但是壟斷的出現就不能說不存在競爭,它和競爭是共生的關系。因為在長期的市場競爭中,壟斷的出現沒有壓垮資本主義私有制,也沒有壓垮生產和銷售。然而壟斷行為的出現讓實力非常強的大企業出現了更大、更強、手段更多的競爭行為,這種競爭行為是不計后果的,破壞性也極強。以另一種視角來說,市場中的競爭與壟斷行為的誕生有著非常重要的聯系,競爭促進了壟斷行為的誕生,壟斷行為又對市場競爭的制度造成了破壞。但是壟斷行為的出現也未必都是市場競爭的結果。雖然競爭讓壟斷行為發生,但壟斷之所以會形成卻不都是競爭的結果。壟斷行為的發生,讓競爭的目的和手段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變。綜上所述,壟斷行為的誕生和競爭是密不可分的。首先,在市場競爭的強大力量之下就會促進壟斷行為的產生。其次,壟斷這種行為的發生會對市場的自由競爭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1]。最后,如果壟斷行為是從市場的激烈角逐中產生的,那么壟斷就不會消除市場中殘存的競爭手段,這種壟斷行為的出現是凌駕于競爭之上的,壟斷和競爭是共生的關系。

二、反壟斷法是良好維護市場競爭秩序的法律手段

(一)反壟斷法律的基本目標

壟斷行為的出現給市場的良性競爭帶來了許多弊端,我國為了保護市場的自由競爭制度,維護市場競爭的合理性、健康性和公平性,出臺了相關的反壟斷法。反壟斷法律在世界各國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可以用法律的武器來對市場競爭中的壟斷行為進行約束,反壟斷法還有著“經濟憲法”的稱號。憲法的出現可以有效地保護民主與自由,而反壟斷法可以對經濟市場中的民主和自由進行維護,它可以對市場競爭和市場秩序有著良好的保護。在我國,《反壟斷法》也明確地規定了市場競爭中的壟斷行為的準則,對我國目前的市場競爭制度作出了一系列合理的約束。合理的競爭手段可以促進市場經濟的良性發展,自由的競爭機制還能對我國市場經濟的前進方向做出合理的推進。由于實際的市場經濟是非常復雜的,市場運行的機制也有著一定的自發和盲目性。市場經濟的發展中自動的經濟調節功能還不夠完善,在現階段的市場經濟的競爭體制中自由和公平只能做到相對公平和自由。如果缺乏對市場經濟體制和反壟斷行為的約束,就會讓市場經濟的秩序出現混亂,市場的力量會對生產價值造成影響。如果市場競爭是自由公平的,那么壟斷行為就不會出現。反壟斷法律的出現就是為了維護市場經濟體制的良好發展與運行,所以反壟斷法律的建立在市場競爭體制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反壟斷法的三大基本內容

第一,禁止經營者和交易人之間達成排除、限制競爭的相關協議。在市場的競爭中,如果管理者中達成了某種競爭壟斷的行為或者簽署了相關的協議,就會讓他們生產的商品對市場份額有著絕對的控制力量,會對生產的商品的價格進行控制,限制商品的最低限價,或者對商品的生產與銷售量進行控制,也會讓其他的競爭者不能有效的經營這種商品,就會讓市場競爭的秩序陷入混亂。壟斷協議的簽署造成的市場競爭中的壟斷行為會對市場競爭的機制造成嚴重的破壞,也會讓消費者在市場商品的選擇權利進行限制,造成了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損失。反壟斷的建立對這種行為是要嚴厲打擊的[2]。第二,禁止有著市場支配權利的經營者對市場支配權利進行濫用。有著對市場地位進行支配權利的經營者如果一旦濫用這種支配行為就會對產品的價格進行壟斷,也會發生掠奪性的定價標準、拒絕市場交易行為、強制進行交易的行為和價格差別待遇等,這種壟斷的市場競爭行為會讓市場的良性競爭出現不公平現象,也讓市場機制出現不平衡的現場,競爭的執行不能有效保障,產品的定價也不能有效地發揮出配置稀缺資源的能力。所以反壟斷法律對市場支配地位的濫用是嚴格禁止的,法律行為的有效建立會保護市場競爭中出現的強勢的競爭者,要對競爭者的意愿做到充分尊重,有效保障市場的運行。第三,禁止出現有可能會對競爭的效果進行限制的競爭者實現集中經營的權利。如果經營者在集中的權利行使時可以達到國務院申報的條件,就要及時對經營集中權利進行申報,如果沒有及時的申報是不可以進行集中經營的。在反壟斷法的法律條文中對可能會對競爭效果進行限制的行為是明令禁止的。這樣的措施與手段,可以讓市場競爭保持最大程度的公平,也可以有效的限制市場惡性勢力的形成[3]。

(三)反壟斷法中對行政壟斷的規制探究

我國目前使用的反壟斷法中的相關規定,除了借鑒了國外一些反壟斷法律的規定外,還和我國的國情、現存的市場經濟狀況進行了結合。在我國的反壟斷法第三十二條的規定中明確的解釋了,行政機關等一些對公共事務職能有著管理權限的機構不能隨意地使用行政權力。不能對單位或者個人限制他們購買指定的商品。第三十七條也對不能隨意濫用行政權力的行為作出了規定。

三、加強我國反壟斷法對市場競爭秩序維護的完善

反壟斷法律的推行對我國經濟市場秩序的維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對市場經濟的影響也是非常重大的。但是在實際的運用過程中,還有許多地方亟待完善。第一,要對反壟斷的一些配套措施進行制定與完善。我國的《反壟斷法》當中的一些規則不夠具象,不夠細致和具體;對于經濟市場中的價格壟斷、知識產權的限制競爭等行為沒有進行明確規定。這樣無疑就加大了司法在執行的過程中的難度,還可能會造成執法人員對反壟斷案件中的自由裁量權的濫用。所以,制定相關的細節和配套措施可以加強《反壟斷法》相關的規定,加強它的完整性。第二,要不斷地提高反壟斷執法隊伍的專業性,讓執法人員有著更高的素質和素養去處理相關的案件。第三,要對反壟斷執法機構的執法范圍進行明確的規定,這樣可以避免其他一些行政權力對反壟斷法律的有效執行造成影響。雖然我國的《反壟斷法》對執法機構相關的執法規定有了一定的限制,但是由于規定過于籠統,在實際的運用中會出現一些問題,所以加強執法的范圍和規定是勢在必行的[4]。

四、結語

在反壟斷法開展實施過程中,人們寄期于對大型壟斷企業的約束,而反壟斷法對市場競爭的維護卻較少關注。在市場經濟的發展過程中,壟斷又不能說完全不符合市場發展的規律,反壟斷法律的出現對壟斷行為有了一定的約束,又不能完全地杜絕壟斷,而一味地反壟斷又是不科學的,所以反壟斷也是在市場壟斷中不斷地出現問題,不斷地解決問題中前行。我國是發展中國家,經濟相較于發達國家來說還需要長足發展,要對各種市場經濟進行充分的鼓舞才能發揮市場經濟中最優勢的部分,調動市場經濟發展的主觀能動性,讓國民經濟有著較大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弘斐,胡東蘭,李勇堅.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與平臺企業的殺手并購行為[J].東北財經大學學報,2020(12):1-10.

[2]張靖.美國反壟斷法對掠奪性購買的規制及其啟示[J].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34(06):140-146.

[3]原潔,張國棟.企業反壟斷合規制度應該包括哪些內容[J].法人,2020(11):80-84.

[4]滕云嘯,王巖洲.市場競爭中算法合謀的反壟斷規制[J].現代企業,2020(11):112-113.

作者:王奕朋 單位:吉林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