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級種子市場監管工作現狀分析
時間:2022-11-04 03:31:26
導語:縣級種子市場監管工作現狀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種子法的頒布實施,縣級種子市場呈現新的變化態勢。順應新市場環境的變化,調整種子市場監管工作,凈肅種子市場極具現實意義。由此展開論述,分析種子市場管理新內涵,闡述種子市場監管存在的新問題,就抓好種子市場監管工作。分別從做好種子市場排查摸底、處理好種子糾紛問題、牽頭多部門加大聯合執法力度、加大種子生產經營企業督查力度、推進種子市場“三規范”管理等幾個方面做要點概述,以便加快推進優質新品種的推廣覆蓋面,構建公平競爭的種子市場秩序,為農業經濟的更好更快發展保駕護航。
關鍵詞:種子市場;新品種推廣;市場秩序
種子是最為重要的農作物生產資料之一,種子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農業的增產、農民的增收、農村的和諧穩定。這些年,隨著種子市場的改革調整,種子市場的全面開放,種子經營單位和銷售網點的增多,種子市場監管難度進一步加大,假劣種子坑農、害農現象時有發生,嚴重影響了農業生產安全和農民增收。由此,務必要重視種子市場管理的重要性,認真貫徹落實有關精神,把加強種子管理工作作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糧食增產及安全的基礎性、戰略性舉措來抓,采取強有力的措施切實加大種子市場監管力度,為本地農業經濟的又好又快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1種子市場管理新內涵
1.1法制化管理趨向凸顯
進一步規范種子市場,深入貫徹《種子法》要求,各地相繼出臺配套種子管理的法規條例,涉及到種子管理條例、農作物生產事故技術鑒定實施辦法、引種品種管理規范規定等,為各地推進依法治種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與此同時,進一步響應種子市場化改革的要求,各地農業行政部門加快職能轉變,強化依法管理的職能要求,不斷拓寬種子市場依法管理的內容,在各地初步形成了綜合執法和專項執法的種子管理體系。
1.2市場經營主體復雜化
全縣種子經營戶統計近3年市場調查統計,種子經營攤點多,分布散,今年全縣8個鄉鎮共計43家種子經營戶,經營的雜交玉米品種就有94種之多。品種多、亂、雜現象仍突出。同一門店經營戶經銷多家種子公司的品種,同品種有不同的企業,有國審的、省審的。由此,當前種子市場主體整體呈現多元化態勢,多渠道、多形式經營的市場格局基本形成。
1.3品種專有化屬性突出
隨著國內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的實施執行,當前種子市場的競爭壓力徒增,品種專有權成為種子市場競碼的關注點,品種權保護意識也得到民眾的普遍重視。近些年,種子企業尤其重視科研育種,逐步加大品種開發,以各種形式獲得新品種專屬權,將新品種的開發選育作為企業戰略調整的第一要義,將專有品種的推廣營銷作為獲利的重要手段。總之,種子的專有化屬性,逐漸成為種子企業科技創新的新主體,也為新品種的推廣注入新的活力。
2種子市場監管存在的問題
這些年,在加強種子市場管理,健全種子市場長效管理機制方面,存在諸多的不規范問題。
2.1種子經銷手續不全
種子經銷點管理不規范,個別經銷商不具備經銷許可,僅憑代銷證就魚龍市場,一個代銷證就有膽量買賣全區域內各廠家的種子。在這種思想的作祟下,不少經銷商憑代銷證走天下,其他手續一律擱淺。同時,還存在代銷證代銷單位與種子生產商非出自一家的問題。此外,經銷商管理方面,不開進種發票,不出具收據,質量溯源無本。個別經銷檔案不全,種子進出無處可查,這樣不負責任的做法,給種子質量安全管理帶來不小的威脅。一旦流入市場的種子出現質量問題,由于無法溯源,在糾紛處理上缺乏證據,上家將妥協責任拒絕賠償。而種子經銷商又無力賠償,難免會因糾紛導致事件惡化。
2.2種子經銷品種雜亂
在一個縣域范圍內,推廣種植的某農作物品種達八九十種,甚至百十余種,嚴重威脅到病蟲害防治、機械化作業、農藝田間管理等推廣農技農藝技術的一致性。最重要的是,這些推廣品種很多未經審定。個別育種單位與經銷商勾結,借試種推廣示范之名義,大面積推廣未審定品種,盲目擴大不適栽品質,導致本地種子市場多、雜、亂的情況日常突出。
2.3種子市場糾紛多、影響壞
受利益驅動,種子經銷商利用老百姓求高產,亂引種、信新種等心理,夸大新種的高產性能,隱瞞新種的缺點,誘導老百姓購進新種。個別甚至存僥幸心理,銷售假冒劣質種源,有甚者制假、售假,不斷坑害老百姓,挑起矛盾糾紛。出現糾紛后,經銷商又逃避責任,冷處理,直接導致群訪事件,給社會帶來諸多不安定因素。
3抓好種子市場監管工作的思考與建議
3.1做好種子市場排查摸底,為種子市場大檢查做準備
做好本轄區種子經營單位摸底調查,每年初都要統計好種子生產、經營的情況,通過給種子經營單位及個體發放經營情況調查表的形式,及時更新經營單位及個體的聯系方式、經營情況等,并做好登記造冊,為接下來組織普法宣傳、法律培訓、種子市場大普檢做準備。
3.2處理好種子糾紛問題,維護好農戶及經銷單位的合法權益
處理好種子糾紛,完善投訴接待管理辦法,認真對待群眾的每一次舉報、投訴和信訪,做好種子糾紛調解工作,能客觀、公正、公平地妥善處理糾紛,不斷提升相關部門服務為民的執法形象。處理投訴問題時,我們要耐心解答,必要時走向田間地頭,到達現場掌握情況,客觀而認真的答復。如為非種子質量問題,也應幫助投訴個體分析問題根源,尋找問題解決的方法和渠道。總之,糾紛問題的處理,要做到公開、客觀、耐心,在保護好個體經銷商、農戶合法權益的基礎上,有效化解矛盾,營造良好的執政為民形象。
3.3牽頭多部門聯合執法,提高種子市場監管力度
提高政府執法影響效力,聯合多部門加大執法力度。一方面,由縣農業農村局牽頭,聯合工商、質監等部門,組織做好本轄區農資包括種子的聯合檢查。檢查全體的范圍,應覆蓋所有村鎮的種子經銷商、批發商。同時,邀請電視臺跟蹤報道,以擴大種子監管的市場影響力。另一方面,由種子管理站出面,聯合農業綜合執法大隊,自農忙時節定期組織種子市場大排查。包括經銷主體合法性、種子審定和授權、種子檔案管理等,重點查處瞞報、漏報的可疑品種等。同時,在普查的基礎上,還應做好重點地區、重點作物、重點品種的特殊檢查。春季種子市場檢查,以玉米、蔬菜、棉花、水稻、進口農作物種子為主。秋季種子市場檢查,以小麥、油菜種子為主。冬季種子市場檢查,以雜交玉米、水稻為主。春秋農忙季節,種子市場抽檢的重點包括:經營許可檔案、種子真實性、品種審定、種子授權等情況。冬季種子市場抽檢,重點是種子質量和品種真實性。此外,注意跨區域案件的處理,加大聯合辦案查處力度,及時通報相關信息,盡最大努力提高種子市場監管力度。
3.4加大種子生產經營企業督查力度,清理市場不合
格的種子生產及經銷商嚴格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許可管理辦法,加大種子生產經營企業督查力度,清理市場不合格的種子生產及經銷商。組織做好企業種子生產檔案、經營檔案的督查,在做好自查的基礎上,由相關部門加大排查力度,及時通報結果,對不符合要求的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依法查辦。
3.5推進種子市場“三規范”管理,建立健全種子市
場長效管理機制健全完善種子市場長效管理機制,著力推進種子市場“三規范”管理。3.5.1規范新品種引進管理。規范市場引種管理,做好新品種示范、試驗,組織好專家評議、論證,確保推廣新品種適合本地區栽植。加強推廣種質歸口管理,由種子管理站統一推廣門類,禁止任何單位以農業部名義推廣新種子。做好新種推廣引導,嚴格懲戒盲目引種行為,通過電視、廣播、網絡等媒體提醒群眾不要盲目求新引種,加大懲戒惡意炒作新種子的行為。3.5.2規范種子經營管理手續。規范代銷種子點管理,每年度種子市場大抽檢,都要查驗代銷證、代銷協議,明確代銷種子的數量、質量、權限以及相關的法律責任。規范代銷種子生產企業管理,查驗其種子經營許可證,檢查其是否有資質在本地區發放種子銷售許可。此外,代銷有品種權保護的種子,還要提供種子使用權證書以及與代銷企業的經銷授權協議,避免出現有侵權銷售的行為。3.5.3規范種子檔案管理制度。鄉鎮種子市場大檢查過程中,種子管理站要通過向生產單位、經銷單位發放檔案表的方式,引導種子生產企業規范檔案管理。同時,指導做好檔案填寫工作,詳細記錄種子的生產過程,統計好種子的購出、加工、貯藏、運輸等情況,匯總好流向的發票、匯總表等,以便于種子質量的溯源跟蹤管理。最后,種子銷售季結束后,對統計信息要裝訂入冊,以便后期查驗。
4結語
種子市場監管是老百姓關注的熱點話題,在新時期,種子市場呈現法制化趨向凸顯、經營主體復雜化、種子專有化屬性突出等特點,針對種子市場的變化,我們的一線監管工作也將面臨新的調整。在經過幾年的改變探索后,當前種子市場仍然還存在經銷手續不全、經銷品種雜亂、市場糾紛多、影響壞等現實問題。對此,種子市場監管主管部門必須要做出調整,作為執法人員,需提前做好市場排查摸底,為普法宣傳、法律培訓、種子市場大普檢做準備。積極牽頭多部門聯合執法,提高種子市場監管力度。加大種子生產經營企業督查力度,清理市場不合格的種子生產及經銷商。嚴格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推進種子市場“三規范”管理,建立健全種子市場長效管理機制。并能及時處理種子糾紛,維護好農戶及經銷單位的合法權益,營造良好的執政為民形象,為凈肅種子市場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李向明,王輝.甘谷縣種子市場監管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農業科技與信息,2009,(7):78.
[2]趙玉山,趙鐵鎖,王萬龍.對加大種子市場監管力度的幾點思考[J].種子科技,2007,(3):90.
[3]韋興宇.種子市場監管存在問題和應對措施淺析[J].農技服務,2016,(4):67.
作者:楊興順 單位:劍川縣種子管理站
- 上一篇:新金融工具準則對應收票據的影響
- 下一篇:城市群房地產投資環境評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