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市場營銷特色專業建設實踐與反思

時間:2022-11-13 04:24:00

導語:淺談市場營銷特色專業建設實踐與反思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談市場營銷特色專業建設實踐與反思

摘要:專業建設對高等學校一流本科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至關重要。高校特別是民辦高校市場營銷特色專業建設中要明確專業建設目標,構建合理的課程體系和實踐教學體系,培育穩定的高水平專業教師隊伍,完善教學條件,形成專業特色,提高本科人才培養質量。

關鍵詞:市場營銷;特色專業;專業建設

隨著經濟的發展,為緊密結合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提高本科人才培養質量,2018年3月教育部宣布將計劃建設1萬個“六卓越一拔尖”國家級一流專業點和1萬個省級一流專業點。從2007年《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教高[2007]1號)第一批特色專業建設點的推出至今,國家進一步加大了對高等學校專業建設的扶持力度。各高校在特色專業建設中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本文以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以下簡稱升達學院)為例,對該校省級市場營銷特色專業建設實踐進行回顧,以期不斷推進該專業的發展。

一、市場營銷專業建設概況

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商學院(原名市場營銷學系、商學系)成立于1993年,市場營銷專業于1994年開始招生,該專業在校生887人,教師數量充足,以中青年為主,結構合理,生師比符合教育部本科教學合格評估要求。學生深受用人單位歡迎,就業率在學校名列前茅。經過二十余年全體師生的努力,該專業先后擁有了省級精品課程、院級精品課程,并被河南省教育廳評為“河南省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2012年度)”、“河南省高等學校專業綜合改革試點(2013年度)”、“河南省民辦高校品牌專業(2014年度)”。

二、市場營銷專業建設實踐與探索

(一)明確專業建設目標與建設思路

1.明確專業建設目標

特色專業建設目標各個高校會因專業、院校、地域不同而有所差異,但是經過大量調研論證,大部分高校都強調建設成為特色鮮明、服務地方經濟的專業,培養應用型或專業型技能人才。建設目標明確后,專業建設思路和師資建設、課程體系建設、實踐體系建設、教學改革建設及教學條件建設就顯得尤為重要。

2.市場營銷專業建設思路

結合校情和專業特點,市場營銷特色專業建設思路用“一二三四五”概括如下:實現一個目標、立足兩大校情、形成三大特色、構建四大模塊、實施五項建設。例如:實現一個目標。樹立河南商科院校市場營銷特色專業及品牌專業的建設目標并爭取實現。該專業經過二十余年的建設積累,爭取建設成為河南商科院校市場營銷特色專業及品牌專業,為中原經濟區乃至全國輸送高質量的市場營銷專業人才;立足兩大校情。立足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是一所建校時間較長的教學型三本院校的特點,發揮本校臺資辦學優勢;形成三大特色,即“善策劃、精銷售、能創業”的特色。“善策劃”是指培養的學生在了解商業運作的前提下,具有能夠構思、撰寫策劃案,并有獨到的創意和文字表達能力,圍繞這一能力的培養開設了《營銷策劃》與《促銷策劃》等課程,同時在不同學期開展的豐富的第二課堂和專業策劃大賽為學生搭建了服務企業營銷策劃的平臺。另外銷售業務人員崗位是很多學生的就業選擇,如何獲得崗位并為企業創造更多價值,我們培養學生時突出了“精銷售”的特色。通過《商品學》、《零售學》、《推銷與談判》、《國際商務溝通》等課程開設,以及第二課堂銷售能力的訓練,培養學生具備產品介紹、顧客溝通的能力,提高銷售水平,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精”,所以“精銷售是一個重要特色;“能創業”是指通過創業培訓、《創業沙盤》、《營銷沙盤實訓》和《財務管理》等課程,并結合我校大學生創業園,培養學生創業能力。總之,三大特色的形成利于學生提高就業競爭力。

(二)構建合理的課程體系,注重推進教學改革

課程體系的構建是實現專業建設目標的關鍵一環,也是專業建設的基礎。根據環環相扣的課程設置使學生具備相應的專業能力。要避免個別高校在專業建設中過多借鑒其他高校人才培養方案的做法。這種“拿來主義”,忽略了地方經濟與該高校實際情況的特殊性,將會導致專業建設目標難以實現。因此課程體系構建時要根據本校實際情況擬定,通識課程、專業課程和專業選修課程的廣度、深度及連續性、前沿性問題,理論課和實踐課占學時比例、學期分布問題就顯得尤為重要。例如:升達學院市場營銷專業建設課程體系構建中,明確市場營銷通識能力模塊,如開設《市場營銷學》、《市場調查與預測》等,在專業能力培養方面,開設突出銷售能力的《推銷與談判》、《商品學》、《零售學》、《網絡營銷》、《國際商務溝通》等。開設突出策劃能力培養的《營銷策劃實務》、《促銷策劃》、《品牌策劃》及《行業營銷專題》等。開設突出創業能力培養的《管理學》、《財務管理》、《經濟法》、《營銷沙盤實訓》、《創業沙盤實訓》、《專業實習》等。教學改革逐步推進。近三年,本專業校級教改立項增加,圍繞課程改革、教法改革、項目教學和翻轉式課堂的實踐探索增加,研究成果初步顯現。這種探索在課堂上取得了良好的反應。同時教學條件不斷完善,新建設的綜合實訓大樓提供了較理想的軟硬件結合、富于變化的教學空間,為課程改革提供了必要的空間。

(三)完善師資隊伍結構,注重隊伍建設的連續性

經過長期的師資隊伍建設,2017-2018學年該校市場營銷專業在職稱結構方面教授、副教授、講師、助教數量占比依次為:17:33:33:17,總體分布呈現紡錘形,兩頭小,中間大。同理老、中、青年齡占比依次為11:33:56,結構比較合理。專業建設離不開師資。師資隊伍建設關鍵在于選拔與持續培養。隊伍要有生命力,就必須有源頭活水。因此師資的招聘、選拔是關鍵,有好苗子才有好隊伍。在專業基礎大體相同情況下,師德好,進取心強,有責任感的年輕教師總會脫穎而出。持續培養在高校特別是民辦高校是個難題。老師需要終身學習,在學校轉型大背景下,如何根據學校定位,對教師因材施教并制定個性化培養方案,對一個學校來說是個新課題。需要學校層面高度重視并專業化實施教師能力提升,從而讓專業師資隊伍永葆活力。

(四)注重教學條件建設的必要性與適度性

教學條件是實踐教學體系形成中重要的一環。一方面為提高學生應用能力,人才培養方案涉及到的實踐課程需要場地、軟件、儀器和設備來實現,另一方面教學條件建設在普通高校基本辦學條件和本科教學評估中有明確的規定,如教學儀器、設備投入,圖書資料等。特別是在設備方面,生均設備值不得低于3000元[1],因此目前各高校對教學條件都很重視。通過構建虛擬現實的場景,使學生在相關場景下模擬真實角色,設計工作流程,并開展業務工作,以達到逼真的學習效果。升達學院商學院營銷專業建設了營銷模擬實訓室、市場調查實訓室、推銷與談判實訓室、商務禮儀實訓室以及創業實訓室,同時該學院將建設物流認知、跨境電商實訓室和廣告設計與攝影實訓室,從而形成一體化實訓。目前整體設計已形成,已初步投入使用。實訓室對相應的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如《市場調研》、《推銷與談判》,《市場營銷學》和《營銷策劃》等的支撐體系已形成。在教學條件建設中,建設的前瞻性和創新性就顯得尤為重要。一方面教學條件建設必須滿足人才培養方案實踐課程的要求,使培養方案設置的實踐課時能落實,這是教學條件建設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建設時要側重學生實踐能力、動手能力、分析與創新能力的培養,要形成一條基于專業的實踐鏈條,切不可貪大求全,因此教學條件建設務必基于對教學過程、教學環節的深刻理解,精益求精。

(五)構建實踐教學體系并落實

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落實對培養應用型學生至關重要,是衡量一個院校服務地方能力的重要觀測點。構建一個科學合理的實踐教學體系不易,落到實處更難!一所地方本科高等學校(含民辦高等學校)能不能快速調整,整合各方資源,把實踐教學體系落到實處,服務地方經濟,從某個角度講,反映該學校的快速反應能力。我校市場營銷專業構建了“認知實習-專業實訓-校內綜合實訓-企業實習”的實踐教學體系,與永輝超市、聚美優品、空港跨境等多家企業建立了校企合作關系。同時做好相關輔助活動:專業競賽和專業講座。近幾年,舉辦了企業家進校園活動。例如:長通物流董事長、太古可口可樂河南區經理、杜康集團總經理等知名企業家走進校園;同時也邀請了海內外知名學者蒞臨學校講座。同時與光明乳業、河南統一、可口可樂等知名企業合作,連續舉辦十三屆“贏在校園”活動。近幾年通過產品進校園銷售、新產品推廣、策劃案展示等活動,展示學生風采,提升專業水平。實現了產品進校園、企業人士做評委的真刀真槍的項目演練。

三、市場營銷專業建設的思考

目前專業建設在民辦高校發展中地位日漸提高,回顧部分民辦高校特色專業建設點建設情況,在教學條件、教材建設和課程建設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專業建設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而且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受教育者要求的提高,未來不同高校專業建設力度會進一步加大,因此對于民辦高校市場營銷專業建設來說應注重以下幾點:

(一)明確專業建設目標,重視專業能力的培養

作為民辦地方本科高校,培養的學生應該服務區域經濟發展。因此首先應根據專業要求和生源情況,明確專業建設目標,優化課程設置,突出專業能力的培養。然后根據市場營銷就業去向和后期發展,建立畢業生信息追蹤,結合區域經濟發展要求,動態調整課程設置。

(二)建立專業負責人負責制,加大激勵,構建穩定的高水平師資隊伍

目前專業建設在民辦高校發展中地位日漸提高。但是回顧部分民辦高校特色專業建設點建設情況,發現要引導專業建設出成果還須加大激勵措施,在職稱評審、加分、獎勵、晉升等方面,進行傾斜。專業建設不是一蹴而就的,專業建設和人的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要對此有充分的認識。因此專業建設要出成果,見實效,就必須打破常規。在組織架構上可以適當借鑒企業項目部制,專業負責人要切實統籌調配資源,協調相關專業教師、輔導員、職員及校企合作單位共同完成專業建設的活動。同時要有相對穩定和成長的師資隊伍。頻繁流動的師資,是不可能搞好專業建設的。民辦高校要構建相對穩定的專業師資隊伍,就應該廣納賢才,靈活聘用與專職骨干教師隊伍建設并重。另外學校必須改革傳統的考核方式,加大對專業建設相關活動和成果的激勵,調動相關人員的積極性。

(三)以學生為主,優化資源管理

專業建設過程中要突出以學生為主的導向。評價一個特色專業建設好壞,學生能力特別是專業能力的形成應該是重要的指標。學生專業能力的形成需要教師、輔導員和相關部門從多方面入手,相互配合。例如:課堂教學、校企合作、項目練習、考試改革、專業比賽、學術講座、團學活動等等,皆須相關方全心投入,通力協作,落到實處。要做好一件事,往往離不開資源的投入。因此專業建設中,學校應重視日常持續的教學投入與支出,使生均教學支出合理化、規范化,讓穩定上升的教學經費支出為專業建設保駕護航。另外要加大改革力度,理順體制,減少審批,優化學校教學設施、教學軟件的管理,優化校外資源管理,從而以學生為中心,扎實做好市場營銷專業建設,切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基本辦學條件指標(試行)(教發[2004]2號)[Z].2004-02-06.

[2]陳秋梅,馮鵬義.市場營銷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以重慶工商大學市場營銷特色專業建設為例[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9(12):21-23.

[3]于平.轉型期民辦高校社會服務能力建設的思考[J].河南教育,2017(12):26-29.

作者:于平 單位: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