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開發論文:構件技術的物業開發芻議
時間:2022-02-20 10:40:35
導語:物業開發論文:構件技術的物業開發芻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本文作者:王志亮邱勝海陳興海陸云馬銀忠工作單位:南京工程學院
PMIS的功能描述與構件劃分
現代物業管理系統要求實現物業房產、水、電、氣等資源維護、維修及物業收費的計算機信息化、報表電子化、財務匯總自動化、管理工作網絡化,提高物業管理的效率[3-6];經過對多個物業公司的調研與項目的可行性分析,基于對現代城市居民生活、住房及人性化考慮,給出PMIS的主要功能如下:1)房產資料管理該功能主要實現對區內所有房產資料的錄入、刪除、修改與查詢功能。2)業主資料管理在不涉及隱私的情況下,該功能主要完成對住戶基本信息的登記、刪除、修改、查詢等功能。3)設施信息管理物業設施信息主要包括物業設施管理、儀表(水、電、氣表)數據管理、收費管理、業主報修管理、設施維修管理、車庫管理等。4)各種數據統計分析管理設計各項管理業務的統計報表,如物業設施統計報表、業主的儀表(水、電、氣表)資料統計、各種收費統計、業主報修統計、物業設施維修統計、外來訪客登記與查詢等,便于物管全面掌握區內設施運營狀況。5)用戶登錄與注冊管理負責用戶的登陸、新用戶的注冊、用戶資料更改等管理功能,有管理員與業主兩類用戶。該系統的功能描述的UML用例圖如圖1所示:圖1PMIS系統的功能描述用例圖根據軟件構件的定義與分類原則[2],PMIS系統的構件分為業務構件與原子構件,圖2描述了PMIS劃分的業務構件,業務構件是對相對獨立的業務概念或業務過程的軟件實現,一般由一組原子構件、業務過程描述、用戶界面和數據模型組成。而原子構件包括一些裝配及訪問文件的工具構件、數據庫訪問構件及描述具體算法的其他基礎構件。基于構件的分類原則,確定PMIS系統的功能結構如圖3所示,圖3中共有14個功能構件,需要一一設計實現。
PMIS的構件設計與總體架構
一般來說,一個UML用例的功能可以由一個或若干業務構件來實現,如房產資料管理業務功能由房產資料管理構件來實現。房產資料管理用例由房產資料管理員驅動,其功能涉及到多個界面、控制類及數據類相互作用。可以由UML技術的用例圖、健壯性分析圖、類圖、序列圖等共同完成[7]。圖4是房產資料管理用例分析的健壯性圖,用戶分析最重要的是用例文本,健壯性圖是在類圖與用例圖之間進行平衡的關鍵模型,是檢驗類圖設計是否正確的關鍵,由于篇幅所限,此處省略了類圖與序列圖。在該構件內部,包括房產資料管理界面類(負責用戶與構件的功能操作接口)、房產資料管理控制類(負責將界面數據實例化為房產資料數據類,并將其傳送至數據訪問構件與數據庫交互)、房產資料數據類(與數據庫房產資料表結構對應)、資料驗證原子構件(主要研制用戶填寫房產數據的正確性)、數據庫訪問原子構件(與具體數據庫交互,傳遞SQL語句,獲取執行結果等)等,其內部各個類及構件的關系如圖5所示。根據PMIS系統的總體功能結構以及構件的調用關系,按照傳統的三層邏輯結構,將PMIS系統劃分為三個邏輯層,分別為用戶表示層、業務邏輯層和數據訪問層,三層相互獨立。其中,用戶表示層是用戶與系統的交互接口界面;業務邏輯層描述PMIS系統的業務處理;而數據訪問層則描述相關的數據庫的增加(Create)、查詢(Retrieve)、更新(Update)、刪除(Delete)操作。這三層之中的任何一層的更改都不會影響其他2層,保持了架構的穩定性,其邏輯架構如圖6所示。
PMIS的數據模型分析與E-R模型設計
經過數據分析,確定PMIS系統由11個數據實體構成,其關系如圖7所示。各個實體的屬性及主碼描述如下:用戶(用戶編號,用戶名,密碼,權限);業主(業主編號,業主姓名,性別,物業地址,籍貫,工作單位,郵編,身份證號,電話,入住時間,遷出時間,房型,建筑面積,使用面積);房產(房產編號,物業地址,建筑面積,使用面積,房型,裝修情況,單價,總價,買主編號,買主姓名,是否已出售);基礎設施(設施編號,設施名稱,型號,品牌,所屬部門,購買日期,事故記錄);車位(車位編號,車位位置,物業地址,開始日期,截止日期等);業主投訴(投訴編號,投訴日期,接待人員,投訴業主,物業地址,電話,處理日期,處理人員,投訴內容等);業主報修(報修編號,報修日期,接待人員,報修業主,物業地址,電話,完成日期,維修人員,服務費用,物料費用,合計費用,報修內容,維修情況);設施維修(維修編號,設施編號,設施名稱,維修日期,完成日期,維修費用,維修人員,維修內容,維修情況);水電氣資料表(儀表編號,業主姓名,物業地址,年份,辦理人);物業收費(收費編號,業主姓名,物業地址,年份,月份,收費項目,收費方式,已交金額,欠費金額,交費日期,辦理人等);儀表收費(收費編號,業主姓名,物業地址,年份,月份,收費項目,收費方式,應收總額、交費日期,辦理人等)。這些實體之間通過實體完整性和參照完整性約束,去除實體屬性間的部分函數依賴及傳遞函數依賴關系,達到設計的第三范式規范,滿足信息系統數據庫開發的需要。數據實體的訪問主要通過數據訪問構件實現。
基于CBSD和構件技術,在對物業管理業務進行詳細調研的基礎上,經過系統功能分析、構件劃分、用例分析與構件設計、數據庫分析與設計、總體架構的設計,設計完成的小區物業管理系統方案可滿足現代物業管理的系統化、規范化和信息化的高要求,增強了物業管理的透明化。基于VB與Access數據庫開發技術[8],目前已完成該系統的單機版開發任務;下一步的開發工作將基于Web架構完成用戶的網絡化管理。
- 上一篇:供銷社農網改造匯報
- 下一篇:職校物業論文:職校的物業管理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