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郊農村移民管理論文
時間:2022-06-27 08:06:00
導語:城郊農村移民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城郊農村移民是指三峽庫區毗鄰城鎮,主要依托城鎮從事二三產業和種植業的農村移民。城郊農村移民生產生活具有以下特點:一是毗鄰城鎮,在區位上有優勢,生產生活已與城鎮密切相關,在生活上基本融入城鎮居民之中;二是經濟收入可以通過種植業、商業、建筑運輸業和服務業獲得收入。據調查,目前庫區城郊移民有80%左右兼營二三產業,城郊一般農戶人均純收入大大超過當地農村人均收入水平。三是城郊移民有少部分從事種植業,雖然人均耕地只有0.3畝左右,但因種植蔬菜出售,經濟收入較高,能夠使其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2當前城郊移民安置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年來,庫區各級政府高度重視城郊移民安置工作,部分區縣結合城郊移民的特點制定了專門的安置辦法,城郊移民安置工作整體上有了一定的進展,據對城郊移民問題較為突出的巴東、巫山、奉節、云陽、萬州、豐都、涪陵等7座縣城(城市)郊區農村移民安置情況的調查,搬遷較滯后的近50%,生產安置滯后的占44%。城郊移民安置進展較緩慢,如上述7座縣城(城市)郊區農村移民安置約2萬人,在2002年底最后才完成。可見,城郊移民安置工作已成為移民工作的重點之一,城郊移民安置進展緩慢已制約移民工作和整體推進,分析城郊移民安置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1)庫區部分區縣制定的生產安置辦法對城郊農村移民的特點和意愿考慮不夠。城郊農村移民在舊城縣有區位優勢,經濟收入水平相對較高,對土地依賴程度很小,收入主要來源于二三產業,如巫山縣城郊農戶人均年收入達3400元,是全縣農村人均年收入和縣內后靠農村移民人均年收入的2.4倍和1.6倍。但是,目前城郊移民的安置方式與其意愿還存在一定的不適應性:
一是城郊移民安排外遷時,多數接收地不在城郊,從業環境和發展條件產生了差距,勢必使城郊移民經濟收入水平下降,另外可供選擇的后靠農村安置也不現實,基于這些原因,移民多數愿意隨城遷建。
二是對隨城遷建的城郊農村移民安置就業缺乏政策引導和支持,少數區縣在城鎮移民安置規劃中沒有將城郊移民考慮進來。
(2)部分區縣現行建房安置政策和城郊農村移民的意愿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庫區部分縣、區為加快建房進度和節省建設用地,對城郊移民進城建房采取“以統建為主,聯戶自建為輔”的方式。由于統建房造價較高,包括各種間接費用和開發商利潤,加上辦理各種手續時的收費及成本控制不嚴等,使磚混結構房屋的平均造價在500元/m2以上;而自建房由于移民可以相互幫工和利用部分舊料,少計甚至不計各種間接費,造價相對較低,平均造價在400元/m2左右;加之城郊移民的建房補償標準為283.3元/m2(動態),與統建房造價相差216.7元/m2,新舊房屋結算時增加了移民的負擔。更為重要的是移民自建房可出租,有的占有臨街面可作為商鋪,因此自建房較統建房的經濟價值高。由于上述因素,多數城郊移民要求自建。
(3)將城郊移民納入城鎮統一安置,安置容量不足。目前庫區城鎮經濟發展水平較低,本身還需安置占地移民、居民、企業下崗職工等,安置空間很小。據統計,全庫區需安置“三民(占地移民、城郊移民、居民)”為12萬人左右,任務十分艱巨,若全部納入城鎮范圍安置,難度大。
3對當前庫區城郊移民安置工作的思考
雖然目前庫區城郊移民安置進展緩慢,有的安置辦法也不盡人意。但是,庫區地方政府幾年來在城郊移民安置工作方面還是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城郊移民的安置工作整體上取得了一定的進展。有的區縣還制定了安置辦法,試行了不同的安置工作思路,為城郊移民的安置工作積累了一些經驗。如巫山縣制定了專門的城郊移民安置辦法,試行了不同的安置工作思路:一是鼓勵城郊移民外遷,在安排城郊移民外遷時,盡可能選擇區位較好的接收地進行對接;三是在城鎮規劃建設中,將部分城郊移民納入統一考慮之中,允許部分城郊移民隨城鎮遷建,進行自謀職業安置等等。這些具體作法都值得認真總結分析和思考,現對城郊農村移民安置工作思路歸納如下:
(1)尊重移民的意愿,允許部分城郊農村移民隨城遷建,生產安置可采取自謀職業、貨幣安置、兼業安置等多方式安置,提出這種看法主要有如下的依據:
①城郊農村移民隨城遷建已在移民安置規劃中統一考慮。
②城郊農村移民對土地的依賴程度越來越小,具備隨城遷建的基本條件。經過改革開放,近幾年來這部分移民的經濟來源、生活方式已發生了根本變化,其生產、生活與城鎮密切相關,目前稱作農村移民主要是按戶籍管理規定其戶口在農村的緣故。據調查,其中70%的城郊農村移民主要依托城鎮從事二三產業,而從事農業生產的不到30%,特別是其中約30%以上的家庭是由非農業人口和農業人口組合而成的,他們已逐步城鎮化。
③城郊農村移民多有隨城遷建的意愿。據調查,這部分移民安置意向主要有自謀職業、貨幣安置、兼業安置、種植業安置等幾種安置方式。從移民意愿來看,選擇隨城遷建安置的人約占78%,他們經過幾年的選擇,對隨城遷建的安置風險和責任已有一定的認識,具備了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另外據對奉節縣城郊移民安置意愿的抽樣調查,85.6%的移民愿意隨城搬遷,進行自謀職業和兼業安置;7.8%的移民有外遷意向,只有6.6%的移民原在縣內后靠農村安置。
④部分城郊農村移民與城鎮占地移民相交叉,若不安排這部分城郊農村移民隨城遷建,還會出現與占地移民安置政策不銜接,并由此產生矛盾,將直接影響到農村移民安置任務的按期完成。
(2)堅持依法移民,轉變安置工作觀念
隨著市場經濟和法制社會的逐步完善,移民環境容量的概念發生變化,廣大移民對安置風險的認識也發生轉變。特別是城郊農村移民,他們法律意識、勞動技能相對較高,自力能力較強,對安置風險和應承擔的責任有了一定的認識。我們再也不能回到計劃經濟體制下,由政府包辦、負責到底的老路上去了,要按市場經濟規律,尊重移民的自主選擇,實施多方式安置,關鍵是完善經濟合同和法律手續。因此,在城郊農村移民安置工作中,要充分按市場經濟規律,強調移民的法律意識,依法完善法律手續,對安置風險應由合同雙方共同承擔,以提高安置質量。同時政府積極進行引導扶持工作,一是主動引導城郊移民尋求可行的職業類別;二是加強對城郊移民勞動技能的培訓,使其具有“一技之長”;三是明確城郊農村移民應享有后期扶持政策。
(3)將城郊農村移民安置納入城鎮移民安置統一考慮之中。
目前,城鎮居民、占地移民已納入城鎮遷建管理之中,但部分縣區沒有將城郊移民考慮進來,這樣就直接影響庫區的社會穩定。城鎮移民中的弱勢群體占地移民、居民、城郊移民是一個整體,有時相互交叉,因此將弱勢群體統一規劃,合理安排,統籌考慮,提供政策支持,積極為其安置創造條件,是解決城郊農村移民安置的關鍵。
①有關地方政府應將城郊農村移民安置納入城鎮移民安置統一考慮之中,積極解決城郊移民的就業出路問題,預留充足的安置容量。同時,積極為其就業安置提供政策引導和技術支持。對在新城區臨街統建的門面和政府投資興建的市場攤位,以優惠價格優先出售或出租給城郊移民經營,結合后期扶持對城郊農村移民統籌考慮建立社會救濟和社會保障兩項制度。廣開就業渠道,引導和扶持城郊移民發展二、三產業,組織勞務輸出等等。
②對城郊移民的建房要統一規劃,合理安排建房區位,要考慮到城郊移民的就業條件。從有利于加快城鎮進度,節約用地和便于統一規劃和管理,應鼓勵選擇統建和聯戶自建方式建房,限制分戶自建房。
(4)考慮到目前庫區城鎮經濟發展水平還比較低,安置容量有限,可合理組織部分城郊農村移民外遷,在擬定外遷安置點時,要充分考慮到城郊移民的特點,使外遷安置地提供城鎮郊區可以發展蔬菜生產的安置條件,便于從事二三產業,以鼓勵更多的城郊移民外遷。
- 上一篇:病險水庫加固管理論文
- 下一篇:南通城市防澇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