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水利工作重點和走向
時間:2022-04-15 02:43:00
導語:農村水利工作重點和走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當前農村水利工作要圍繞“一個目標”(即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穩定目標),利用“兩大優勢”(即水資源優勢和水務一體化優勢),確立“三個協調”(即安全、資源、環境協調發展),不斷完善“四個體系”(即防洪保安、水環境保護、水資源配置和農業灌溉安全體系),發揮“五個方面作用”(即提高產業層次、提高安全可靠性、提高景觀水平、提高水資源科學利用程度、提高人民生活質量)。農村水利建設的重點是防洪除澇、節水灌溉、河道清淤以及農村水污染防治、水資源保護,推廣有效益的技術項目,搞好技術示范工作。
1.要積極推廣節水灌溉技術實施節水灌溉是促進農業結構調整的必要保障。加大農業節水力度、減少灌溉用水損失,有利于解決農業面污染,有利于轉變農業生產方式,有利于提高農業生產力,是一項革命性措施,必須擺在農村水利建設的突出位置。要加大節水設施與節水技術的推廣力度,扶持節水灌溉典型,完善防滲渠系配套,合理發展噴、滴灌工程,重點發展淺濕灌溉技術,有條件的地方對主干渠道逐步實現襯砌化。
2.要努力提高農田灌排標準隨著農業結構調整的不斷深入,對農田灌溉、排澇、降漬水平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要加強對灌、排、降技術標準的研究。今后農田水利基本建設要適應農業結構調整的需要,切實提高供水保證率和農田排澇能力的標準,更好地為農業生產提供高標準的灌排服務。同時,要加強農業產業結構的規劃研究,以利于農田水利配套設施發揮更好的作用。
3.要加大農村水環境治理力度近年來,水污染帶來的水環境惡化、水質破壞問題日益嚴重,給水產養殖帶來了負面影響,死魚、死蝦、死蟹等現象時有發生;同時,水土流失影響了農村的生態環境。加強農村水環境治理,保護農村水資源,改善農村居民生活條件,創造良好的水生態環境,越來越顯得重要。
4.要加快小城鎮防洪排澇工程建設隨著農村城鎮化、集鎮城市化進程的推進,迫切需要解決農村小城鎮防洪排澇問題,特別是從抗御突發性暴雨受到的災害影響來看,農村城鎮的水利設施難以適應短時暴雨的排澇要求,有的小城鎮還沒有形成完整的防洪除澇工程體系,一旦發生較大的洪澇災害,必將給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造成損失。
5.要提高農村供水能力目前,農村居民飲用水和農村工業用水主要是利用地下水,出現了農村發生地質災害的隱患,故必須提高農村特別是小城鎮的自來水供水能力,加快管網敷設,解決農村居民生活用水和工業生產用水,順利推進地下水深井的封填工作。同時,在生產力布局上應綜合考慮,加強村鎮科學規劃工作,修建集鎮截污處理廠,解決污染源,提高污水處理能力,形成良好的環境風貌。
6.要強化防洪除澇工程的管理防洪除澇工程是以社會效益為主的公益性水利工程,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關系到工農業生產的發展,因此加強管理工作非常重要。第一,要解決工程維護運行管理經費來源,一是要積極爭取財政支持,二是用足用好已出臺的有關規費征收政策,三是對通過確權劃界取得的水土資源或經營性資產,再通過出租、承包等形式獲取收益。第二,要界定工程管理性質,對公益性工程的管理單位做到精簡高效,其編制內人員經費要納入公共財政預算;要做好管養分開工作,養護工作通過企業化、市場化機制操作,減輕管理單位的財政負擔.第三,要研究制定排澇費收取使用辦法,要根據當地工情、水情和種植養殖業及工業經濟特點,研究制定排澇標準,提供優質服務;按照能源費、工資、維修費、管理費、折舊費等核定排澇費,細化受益面積、保護人口、企業產值、種植養殖業等負擔比例,由管理單位向受益個人、受益單位收取排澇費,由縣及縣以上政府出臺政策,建立財政、集體(或企業)和個人共同負擔機制,解決排澇費用問題。
7.要進一步完善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經營管理改革農村水利是農業現代化不可缺少的基礎設施,不具有完全市場化的競爭能力。目前,農村水利工程建設和管理中,一家一戶辦不好的農村水利工程的建設和管理工作,應該通過建立農民用水戶協會來進行解決。要按照“誰受益、誰負擔、誰投資、誰所有”的原則,明晰工程所有權,放開建設權,搞活經營權,規范管理權。
小型農村水利工程具體的經營管理方式,可以根據工程類型、特點和當地經濟社會環境靈活掌握,還可以由水利站直接管理,也可以通過產權轉讓私人經營,還可以采用經營管理權承包、租賃或聘用“能人”等方式加強經營管理。在目前情況下,政府既不能把農村水利當作“包袱”甩掉,也不能繼續沿用計劃經濟體制下政府包攬的做法。在租賃、承包甚至產權轉讓的工程管理中,要切實防止掠奪性經營。同時,要加強行業管理,制訂考核辦法,建立獎懲制度。要加強對經營者的業務培訓和技術指導,協調解決經營過程中遇到的矛盾和問題,對因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及其他建設而減少灌區面積的,鎮村應該進行相應調節,以確保經營者的利益。在保護經營者合法收益的同時,應嚴格要求經營者按照規定繳納規費,促進農村水利事業的協調可持續發展。
- 上一篇:建筑工程管理與設計管理
- 下一篇:鄉村學校教育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