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電戰略發展分析論文
時間:2022-06-29 05:55:00
導語:水電戰略發展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我國小水電資源分布及其特點
我國小水電資源十分豐富。據80年代初普查,可開發量8700萬kW,居世界第一位,分布在全國1600多個山區縣,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區。西部地區小水電可開發量為5828萬kW,占全國的67%。
我國小水電資源具有如下特點與優勢:
1.小水電資源主要分布在邊遠山區、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這些地區國土遼闊,人煙稀少,負荷分散,大電網難以覆蓋,也不適宜大電網長距離輸送供電。小水電具有分散開發、就地成網、就地供電、發供電成本低的特點,是大電網的有益補充,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
2.小水電資源主要集中在長江上游、黃河中上游地區。這些地區大多是天然林保護區、退耕還林還草區、重要的生態保護區和主要的水土流失區。在這些地區開發小水電,實施小水電代柴工程是保護和改善生態系統的重要途徑,具有顯著的優勢。
3.小水電資源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區,從而使小水電在西部大開發中具有突出的區位優勢和比較優勢。
4.小水電是清潔可再生能源,得到國際上完全的肯定。開發小水電的同時,改善生態系統,有利于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
5.小水電資源點多面廣,總量很大,占水電資源總量的23%,在電力結構調整和農村能源結構調整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6.小水電規模適中、投資省、工期短、見效快,有利于調動多方面的積極性,適合國家、地方、集體、企業、個人開發。
二、我國小水電開發建設現狀
新中國成立初期,在全國廣大農村沒有電的情況下,結合江河治理,開發小水電,解決農村生產生活用電問題。到2000年底,全國已建成小水電站4萬多座,裝機達2485萬kW,占全國水電裝機的32.4%,年發電量800億kW·h,占全國水電發電量的36.2%。目前全國共建成了800個縣電網和40多個地區性電網。“七五”期間,國務院部署建設100個農村水電初級電氣化試點縣。試點縣建設,有力地促進了當地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和地方政府的熱烈擁護和支持。在試點成功的基礎上,國務院又先后部署“八五”和“九五”期間分別建設200個和300個農村水電初級電氣化縣。到2000年底,共建成653個農村水電初級電氣化縣,超額完成了國務院部署的任務。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小水電行業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針政策、完整的管理體系和一整套建設管理規程、規范及標準。據統計,全國小水電資產達1000多億元,發供電年營業收入400多億元,年實現利潤與稅收總計70多億元,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四川、廣西等1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成立了以小水電為主體的省級水電集團公司,有的擁有幾十億元的資產。全國組建了70多個跨縣地區性水電集團公司,有9家小水電公司成為上市公司。
三、小水電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1.小水電作為我國最主要的清潔可再生能源,不足全國總發電量的5.5%,是我國清潔可再生能源的比重遠遠低于歐美發達國家的直接原因。社會對開發清潔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缺乏足夠的認識,對減少溫室氣體和污染排放、保護生態系統缺乏有效的政策和相應的措施。
2.我國小水電的開發程度很低,僅為28.6%。在大量的清潔可再生能源還在白白流失的同時,邊遠山區、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經濟落后,用電水平低。1999年人均年用電量330kW·h,為全國的34.7%,世界的15.9%。
3.小水電在改善農村能源結構,保護和改善生態系統方面的作用發揮得還不夠,還有巨大潛力。
4.一些地方大電網平調小水電資產,代管小水電獨立供電企業;一些地方大電網限制小水電站上網電量,有的小水電站50%以上的水量白白浪費;一些地方大電網任意壓低小水電價,不是按市場供求關系實現同網同質同價,小水電上網電價一般在0.2元/kW·h左右,最低的為0.02元/kW·h。
5.國家缺乏對小水電開發的資本金投入,國有小水電資產出資人缺位。
6.信貸渠道不暢。小水電所在地多為貧困山區,當地銀行多為“貸差”行,放貸能力有限,由上級銀行撥付轉貸,加大了放貸成本和風險,導致小水電開發貸款渠道不暢。
四、我國小水電發展戰略
1.指導思想
加快小水電開發,滿足邊遠山區、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人民生產生活用電需求;開發小水電,實施小水電代柴,促進退耕還林還草,封山育林,改善農村能源結構;興水辦電,促進江河治理,改善農業基礎設施,為提高農業生產能力服務;以農村電氣化帶動農村工業化和城鎮化,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和小城鎮建設,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為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服務;開發豐富的小水電資源,促進西部基礎設施和生態建設,為西電東送和西部大開發戰略服務;開發小水電,提高清潔可再生能源比重,改善生態,保護環境,為可持續發展戰略服務。
2.發展目標
(1)小水電及其電網建設。“十五”期間新增小水電裝機600萬kW,總裝機達到3100萬kW,年發電量達到1000億kW·h,均占全國水電總量的1/3;“十一五”期間新增小水電裝機800萬kW,總裝機達到3900萬kW,年發電量達到1250億kW·h。在開發小水電的同時,加強配套電網建設。建成一批小水電基地。
(2)電氣化縣建設。“十五”建設400個水電電氣化縣,“十一五”再建設400個水電電氣化縣。水電電氣化縣建設,每5年上一個臺階,不斷提高水平。
(3)小水電代柴示范縣建設。“十五”期間,在長江上游、黃河中上游及其他一些適宜小水電代柴的地區,建設200個小水電代柴示范縣。
3.戰略措施
(1)實施水電農村電氣化工程戰略。充分發揮水電農村電氣化縣建設統籌發電、供電和用電,協調扶貧、資源、生態和水利建設,有效解決人口、資源、環境問題的機制和作用,調動國家、地方和社會多方面積極性,促進小水電開發。
(2)實施小水電代柴工程戰略。充分利用長江上游、黃河中上游地區豐富的小水電資源,解決這些地區居民生活所需燃料問題,改善農村能源結構,改進退耕還林還草和天然林保護,改善和保護生態系統,促進小水電大力發展。
(3)實施立足西部、集約開發戰略。我國的小水電資源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區。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給小水電發展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要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和比較優勢,大力開發西部地區豐富的小水電資源。選擇一些中小河流進行梯級開發,充分發揮滾動效應。選擇一些資源比較豐富的地區進行集中連片開發,建立小水電基地,發揮示范作用。加快結構調整,實施資產戰略性重組,集約化經營,發揮規模效益,提高小水電市場競爭力。
(4)實施創新工程戰略。以體制創新、科技創新、管理創新、政策創新為動力,加快產權結構優化調整,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實現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積極引導集體、企業、個人投資小水電,研究制定促進小水電發展的新政策,大力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產品,提高科技含量,推進小水電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五、政策建議
1.制定扶持小水電等清潔可再生能源發展政策。研究制定清潔可再生能源配額制和綠色能源證書制度,建立適應市場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的電價形成機制。當前要盡快出臺保證小水電等清潔可再生能源按合理電價全額上網的具體政策。
2.繼續執行扶持農村電氣化的政策。繼續執行“自建、自管、自有”、“小水電要有自己的供電區”和“以電養電”等政策。
3.制定扶持小水電代柴的政策。制定實施小水電代柴,促進退耕還林還草和天然林保護,改善和保護環境的優惠扶持政策。
4.小水電開發全面享受國家關于西部大開發和開發性扶貧的扶持政策。將小水電開發納入西部大開發國債項目計劃。允許國家扶貧資金包括不發達地區發展資金、新增財政扶貧資金、“以工代賑”、扶貧開發貸款等可用于農村水電及其電網建設。對小水電增值稅繼續執行6%稅率,并將小水電站一次性投資分攤到各年,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對小水電所得稅實行“兩免三減半”。國家對小水電開發實行貼息貸款,并將貸款償還期延長為25~30年。
5.國家加大小水電開發的資金投入,合理分攤綜合利用水電工程投資。“十五”小水電及其電網、水電農村電氣化建設共需資金600億元,按資本金30%,按照中央扶持西部基礎設施建設的原則,爭取國家每年安排專項建設資金4億元、國債資金8億元。綜合利用水電工程要合理分攤防洪、灌溉、供水和生態等投資。
6.加快電力體制改革。加快實行“廠網分開、競標上網、輸配分開、競爭供電”,打破壟斷,引入競爭。制止平調小水電資產,糾正上劃、代管小水電獨立配電公司的做法。
- 上一篇:工程物資供應管理論文
- 下一篇:河流流域治水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