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河道生態護坡施工技術分析

時間:2022-11-28 02:40:36

導語:水利工程河道生態護坡施工技術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水利工程河道生態護坡施工技術分析

摘要:在國家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各種基礎設施也開始朝著現代化的方向發展。水利工程作為國家基礎工程項目,在技術不斷更新的支持下,功能不斷完善,并逐漸發揮著更加重要的作用。當前水利工程施工人員,對生態環境較為重視,并積極的應用河道生態護坡施工技術,且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本文在對水利工程河道生態護坡施工技術進行探討時,主要從河道生態護坡的重要價值出發,深入探討了河道生態護坡的主要施工技術。

關鍵詞:水利工程;河道生態護坡;施工技術

國民經濟的發展與國家基礎建設水平有著直接的關聯,水利工程項目的不斷擴建,對于平衡水資源供需現狀、保護河道生態環境以及維護景觀效益等方面均有著重要意義。而在水利工程施工技術中,河道生態護坡施工與河道生態效益的發揮關系密切,因而在當前的水利工程施工項目中,施工人員需要重視對河道生態護坡技術進行研究,要不斷加強工程施工實踐,從穩定生態環境、有效轉化水能角度出發,完善水利工程邊坡綜合治理措施。

1河道生態護坡的主要功能

1.1防洪抗旱。水利工程項目的現代化發展已經將生態護坡技術作為關鍵技術之一,隨著應用措施的不斷成熟以及技術的不斷更新進步,河道生態護坡工程質量也不斷提升,從而促使其穩定發揮作用。通過完善的河道生態護坡工程的構建,能夠幫助進行防洪以及抗旱。在生態護坡技術下,河道的水流能夠被科學的調整,并符合水域實際。而當遭遇洪水時,由于生態護坡工程中含有豐富的植被,因而能夠對洪水侵蝕進行一定程度的抵擋。而在氣溫較高的季節,生態護坡工程中的植被還能夠釋放自身的水分從而對河道內的干旱狀況進行有效緩解。1.2保護河道生態環境。在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工程人員通過建造河道生態護坡工程,其中的主要目的之一在于維護河道周圍的生態環境,從而幫助河道周圍的生態系統呈現出較為穩定的狀態。在構建生態護坡工程時,工程人員會考慮到對自然規律的深刻遵循,因而會盡量達到對物種之間平衡的有效維持,同時也是對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觀念的有效貫徹?;诖?,在對河道生態系統進行施工時,工程人員應對河道周圍的環境進行考察,了解適宜的栽種植物,確保栽種植物與本土植物之間的和諧共生,最終可達到保護河道周邊生態系統處于穩定狀態的目的。1.3提升景觀價值。河道生態護坡技術本身也是一項景觀工程,通過在河道周圍布設生態護坡,則能夠提升水利工程的整體景觀價值。在構建河道生態護坡時,工程人員會在其中種植花草樹木,在維護生態環境效益的同時也能夠實現對河道周邊生態環境的美化。而在現代化水利工程項目效益指標要求下,工程人員必須要將美觀價值作為重要的衡量標尺,需要在具體的工程建設過程中注重工程景觀與周圍景觀之間的平衡,將植物和水域作為重點,共同構建更美的景觀圖畫。

2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態護坡建設的技術要點

生態護坡主要包括人工種草(種草皮、噴播草籽)、土工材料固土護坡(植生毯、生態袋、三維植被網等)、生態混凝土護坡、植草砌塊型(植草磚、連鎖磚等)護坡等型式。2.1人工種草護坡技術。在構建河道生態護坡時,可以采取人工種草護坡技術,該技術具體是指通過人工播撒的方式在水利工程河道邊坡坡體表面進行種草的技術。在選擇需要種植的草系時,要確保選擇根系發達、固土性能好的草類,以此來避免出現水利工程邊坡的水土流失問題。在坡面人工鋪設天然草皮時,一般要采取平鋪草皮護坡施工措施,尤其對于邊坡坡度低緩的土質路堤邊坡,更適合采取該措施。而在處理行洪流速較快的土堤迎水坡面時,則不適于采用人工種草護坡技術。在水利工程河道生態護坡建設過程中,工程人員還可以采用的生態護坡建設技術為水利噴播種草護坡技術。在該技術下,工程人員需要把握好原材料的配合比,即要將草籽、肥料、黏著劑、土壤改良劑等進行標準比例的拌和,并將其通過機械加壓方式噴射到防洪水利工程坡面上。該技術的主要特點在于施工效率高,且噴播的草籽具有較快的發芽速度,且出苗整齊,因而能夠彰顯較高的生態價值。2.2土工材料固土護坡技術。對水利工程河道生態護坡進行建造,工程人員還可以采用土工材料固土護坡施工技術。在具體應用該技術時,工程人員需要了解植生毯、生態袋、三維植被網等主要的應用類型。該技術是一種較為先進的施工技術,采用的施工材料為聚丙烯等高分子材料,通過對材料加工,能夠形成質地疏松柔韌、高度合理以及具備空間固土網墊的固土材料。在具體應用時,工程人員要將護坡中的植物根系穿過網孔,以實現植物的均衡生長。此外,網墊還能夠與草皮以及泥土表層相結合,從而實現對坡體的有效防護。而要想達到更好的固土護坡作用,施工人員還可以構建三維植被網,充分結合地勢,選用合適的植被,搭建立體的植被護坡,并結合填土植草等活動,從而更好地固土護坡。2.3生態型混凝土護坡技術。生態型混凝土護坡技術也能夠實現對河道坡體的有效防護。在應用該技術時,工程人員需要在搭建混凝土框格,并在其中澆筑無砂混凝土,在無砂混凝土中,植物可以借助其孔隙進行生長,從而植物能夠與混凝土結構有效的融合,形成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該混凝土結構下的生態護坡系統的特征較為明顯:首先可以對生態型混凝土進行分類,即土工格室層和有機客土層。有機客土層主要包括生物性添加劑、草炭、石子和保水劑等,在施工時,要將該層連接到坡面原狀土壤中。而在生態型混凝土土工格室下,植物在其中生長時其根系會逐漸扎入下部土壤,通過根系的不斷穩固,能夠與坡面形成相應的豎向網狀結構,接著植物的根系會不斷的縱橫延伸,從而能夠形成三維立體根系網,此時,噴播層便能夠與坡體更加緊密的結合在一起;其次,在生態型混凝土護坡施工過程中,工程人員還會在其中增添能夠提升土壤生物活性的添加劑,從而能夠有效降低土壤堿性,使土壤微環境具有更高的活性;最后,若使用網格生態護坡技術,施工人員需要在設置網格時,采用磚石混凝土砌塊或現澆混凝土結構材料,在形成網格后,要將腐殖土填充之中,以滿足植物的栽種要求。在網格生態護坡中,植物具有較高的生長活力,而在進行網格生態護坡施工時,工程人員應關注采用新型技術,即現澆網格護坡技術,以此提升網格生態護坡的建造水準。2.4植草砌塊型護坡技術。在采用植草砌塊型護坡時,工程人員需要對材料質量進行嚴格把控,主要包括多孔混凝土和保水材料,此外,還要在構建植被型生態混凝土時,在其中加入緩釋肥料和表層土。植被型生態混凝土的基本骨架是由多孔混凝土構成的,植草砌塊型生態護坡具有一定的孔隙,能夠滿足植被的生長需求,且能夠有效的降低混凝土表面溫度,使其與植物生長要求相符。通過構建植物砌塊型生態護坡,能夠有效的防治邊坡被雨水大面積沖刷,且成本較低,施工快捷,因而值得被廣泛推廣。

3結語

在大力保護生態環境的發展思想下,水利工程項目在進行建設時則要將工程的生態效益作為工程整體效益的重要衡量指標,并積極的對其進行貫徹落實,通過構建更加完善的河道生態護坡工程來實現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在具體的河道生態護坡的建設過程中,工程人員應積極的采取更加有效的施工技術,包括人工種草護坡技術、水利噴播護坡技術、土工材料固土護坡技術、生態型混凝土護坡技術以及網格生態護坡技術等,通過對技術適應性的了解,合理的對技術進行應用,嚴格把控技術細節,全面提升河道生態護坡工程質量。

參考文獻

[1]葉小金.河道生態護坡技術的比選研究[J].珠江水運,2019(13).

[2]古廣玲.生態護坡施工在水工大壩中的應用[J].四川水泥,2019(6).

[3]馬永波,費利霞.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態護坡施工技術研究[J].河南科技,2019(10).

作者:鄧國發 單位:仁化縣高坪水庫管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