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電環境監理工作意義

時間:2022-01-05 03:22:00

導語:水利水電環境監理工作意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水利水電環境監理工作意義

環境監理是指業主委托有資質的專業環境監理單位,根據國家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環境監理合同以及審批通過的環境保護內容,對項目實施階段的環境管理工作進行監督管理。

1水利水電工程環境監理的意義

1.1有利于促使工程建設全過程強化環境管理。在工程建設期間,環境管理主要針對環境保護審批環節和竣工驗收環節進行管理,落實環境影響評價制度、“三同時”制度。在這種情況下,嚴重弱化了對工程施工環節的環境管理。由于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環節是影響環境的關鍵環節,如勘探、選址、取料、加工等均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和破壞,所以只在竣工驗收環境進行環境管理,已經無法挽回施工階段帶來的環境問題。為此,必須實施環境監理制度,確保環境保護各項措施貫穿于水利水電工程整個建設周期內,全面提高環境管理成效。1.2有利于保障各項環境保護措施落實到位。環境監理方是相對獨立的第三方機構,不受業主、施工單位的干預和制約,能夠保證監理工作的公正性和自主性。環境監理依據監理合同,根據業主委托的監理內容,督促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單位從被動治理污染,轉變為主動預防污染、過程治理污染,認真落實各項環境保護措施,有效減少施工中出現的環境問題。若在施工中發現環境問題,則要求施工單位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強化對工程所在地生態環境的保護。同時,環境監理有權參與工程有關重大環境問題的決策,從而保證決策的科學性,促使各項環境保護政策與措施落實到位。1.3有利于實現工程建設生態效益目標。環境監理能夠維護好業主與施工單位的合法權益,使工程環境保護工作順利通過環保部門的驗收,杜絕施工中因存在違反環保法的行為而受到環保部門處罰。此外,環境監理負責監督管理施工單位的施工行為,能夠保證環保工作規范化開展,促使水利水電工程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三重目標,全面提升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水平,保障環保理念貫穿始終。

2環境監理工作的主要內容和重點

2.1構建環境監理監督體系。1)環境保護進度控制。進度控制是對水利水電工程環境保護措施落實進度進行監督管理,需滿足同時設計、施工、運行的要求,確保環境保護實施進度與工程建設進度趨于一致。在進度監理中,要制定環境保護規劃,要求施工單位采取高效環保的施工技術措施。若施工單位延誤環境保護措施的實施進度,則環境監理單位可采取經濟處罰措施,并要求施工單位必須在限期內整改。2)環境保護成本控制。成本控制要嚴格按照水利水電工程對生態環境保護的總投資要求開展監理工作,建立起專項的環境保護資金,對該項資金的使用進行全程監控,確保專款專用。在資金調配和使用中,嚴厲查處擅自挪用資金的行為,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同時,環境監理單位還要落實管理責任制,明確監理職責,認真審核施工方案,做好支出計劃與實際支出的分析比較工作,找出資金支出的不合理之處加以糾正。3)環境保護質量控制。質量控制要保證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嚴格按照相關文件、合同要求施工,使已完工的工程符合環境保護驗收要求,杜絕新環境問題的產生。在質量監督中,環境監理要監督施工單位的各項技術措施、施工工藝、施工材料、機械設備是否會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確保工程施工與環境保護相統一,避免施工對環境造成破壞。2.2明確環境監理重點。1)廢水污染監理。監督檢查施工廢水、生活污水等廢水排放是否符合相關標準要求;要求砂石料施工產生的廢水進行自然沉淀,待符合排放標準后準許排放;要求混凝土施工中產生的廢水采取間斷排放方式;對施工人員較為集中的生活區,設置污水處理系統;適當延長基坑內的廢水靜置時間,減少廢水中的懸浮物,并在廢水中加入中和劑,避免廢水污染附近水質。2)廢氣污染監理。環境監理要定期檢測施工區域內的空氣質量,要求達到國家相關標準;在土石方爆破施工中,采用粉塵量少的爆破技術,并及時灑水避免粉塵飛揚;在施工材料運輸中,要求盡量使用密封罐車運輸,若使用敞篷車運輸,則要在施工材料上面覆蓋篷布;選用達到國家防塵標準的機械設備,減少尾氣排放量;嚴格控制石灰裝卸、砂石料加工、水泥裝卸、混凝土攪拌產生的粉塵,及時采取灑水降塵措施。3)廢料污染監理。遠離生活飲用水源至少60m之外設置垃圾集中堆放點;在垃圾堆放處設置擋渣設施,避免垃圾散落到河流或水庫中;定期清理施工區域內的公共廁所,并進行消毒殺菌;分類堆放建設垃圾,定期對建筑垃圾進行回收,并采取集中處理措施;根據國家相關規定,妥善處理危險固體廢物。4)噪聲污染監理。在機械設備中安設減噪降震裝置,做好機械設備保養工作,降低運行噪聲;砂石破碎施工采用橡膠篩網;若工程位于居民區周邊,則要求運輸車輛禁止鳴笛,不可在夜間使用高音喇叭;定期對施工區域的聲音環境進行監測,確保場地內噪聲符合國家標準要求。5)水土流失監理。環境監理要求施工單位嚴格落實水土流失控制措施,對渣場、料場、道路、施工現場進行分區管理;及時回填取料區域,根據原有的生態條件對植被進行恢復;將廢渣運到渣場,平整渣面,并覆蓋土,恢復渣場的植被;根據道路使用要求,在道路兩邊種植防護樹木,對大壩、電站區進行綠化;加強對土場周邊植被的保護,在取土后要避免出現山體滑坡現象。6)生態環境保護監理。不允許破壞施工區域內的林木,保護野生動物的棲息環境,不允許捕獵野生動物;若在施工中發現珍稀的植物,則要在林業部門的配合下,對珍稀植物進行遷移。若不便遷移,則采取就地保護措施,對植物設置保護區域,加強施工人員教育,使施工人員自覺保護國家珍惜植物;在施工區域內禁止捕殺珍貴水生生物,當遇到魚類繁殖期時,要對滯留在基坑內的魚類進行捕撈放流;若在施工區域內發現文物景觀,則盡量維持文物景觀的原貌;若水利水電工程建成后會威脅到歷史遺跡的安全完整,則要采取轉移保護措施。

3結語

環境監理是一項系統性、長期性的工作,必須貫穿于水利水電工程的施工全過程中,確保環境保護措施落實到位,實現工程建設的生態效益目標。為此,在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環境監理單位必須履行自身職責,監督管理施工單位的施工行為,加強對廢水、廢氣、廢料、噪聲、水土流失等方面的監管,避免施工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不斷提高水利水電工程環境保護能力。

參考文獻

[1]盧智恒.水利水電工程環境監理探討[J].工程技術研究,2017(1):124-126.

[2]王靜.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的新技術應用和環境保護[J].吉林農業,2014(9):74-76.

[3]劉婷婷.試論常見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技術及施工中的環境保護[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5(10):114-116.

作者:李延芳 董廣清 余以翩 單位:1.山東省水利科學研究院 2.山東省科源工程建設監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