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措施

時間:2022-07-09 04:47:33

導語: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措施

摘要:隨著我國對環境保護意識的不斷提高,對各個行業的環保標準和規范更加嚴格,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是工程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中存在的環境問題進行研究和探討,提出相應的措施

關鍵詞:水利水電工程;環境問題;解決措施

水利水電建筑工程是建筑工程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同時對環境的影響十分廣泛,具體有以下幾方面的影響,a.占用土地資源。在建設過程中,占用一定的土地進行私自亂建,甚至占用部分耕地,施工現場塵土飛揚,到處垃圾。b.噪音過大,影響環境。一些水利水電工程在施工過程中,要采用爆破作業,由于聲音較大,影響四周居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c.在原材料運輸過程中對環境造成污染。在運輸原材料過程中,如在運輸水泥、砂石、粉煤灰等原材料過程中粉塵飛揚,同時在運出開挖出來的土方時,使道路上到處都是塵土等,影響當地的環境。d.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水利工程結束后,對下游的水量及水溫就會有一定的制約,使原來的生態環境產生一定的變化,如果不能很好的掌控,使下游的流量不能科學的控制,就會影響下游正常的生態平衡。水利水電工程是造福的工程,是在不影響生態環境的條件下,如果影響了生態環境,將適得其反。

1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通過具體的實踐,不同的水利水電工程項目,在不同的地點、不同的區域對環的境影響各異。水利水電工程通常不直接產生污染問題,屬非污染生態項目,其影響的對象主要為區域生態環境。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1對庫區四周環境的影響。對庫區四周環境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是水庫一旦控制失調,就會出現淹沒附近居民的耕地、房屋及生產生活區域,就涉及到移民安置等問題。同時水庫水文情勢發生了變化,影響最大和最為重要的是使原有的水質環境發生了變化,如水溫、環境地質、土壤侵蝕、土地利用等因素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1.2對下游區域環境的影響。水利水電工程對下游區域環境影響很大,在生態環境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水量、水溫不能與原有的狀態一樣,使原有的生態環境產生變化,長此以往使下游的生態環境產生變化,比如一些水生動物和植物,如果不能適應這種變化,一些動物、植物就會消失,使生物鏈發生巨大的變化,生態環境出現不平衡的狀態,給下游的生態帶來嚴重的影響。1.3水利水電工程對當地環境影響因素。水利水電工程對當地的環境如果控制不好影響是巨大的,如原材料運輸過程中對當地環境的影響、施工過程中對環境的影響等,但如果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問題避免發生或盡可能的減小,就能夠減少對當地環境的破壞,因此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在施工前就要做好施工過程中的環評工作,對每一個環節都要按照環評要求的標準進行施工,環保人員要按照要求對施工單位進行檢查,對不符合要求的環節及項目進行強制性整改,不合格的要嚴厲達到處罰,以保證對當地環境的保護。1.4對水利水電工程的勘探結果的影響。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前期的勘探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一般情況下,水利水電工程的地質環境都非常復雜,如果工程選址不當就會造成生態大面積惡化,如大面積庫岸崩塌、誘發強烈地震和地下水位上升而引起鹽堿化問題等,因此在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的前期,一定要做好地質勘探工作,要按照具體的勘探結果,結合對當地環境的形式進行設計,才能達到利國利民的目的。1.5水利水電工程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水利水電工程對采用的河流渠道化和截彎曲直工程將河流的蜿蜒形式徹底的改變,急流、緩流、彎道及深淺灘相間的格局被打破,河流的寬度、深度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因此使一些沿河兩岸的生物生存環境產生威脅,造成一些生物的死亡或者消失,影響了生物了生物多樣性。1.6對水體的影響。由于水庫大量存水,水流的流速減緩,降低了大氣和水體之間污染物的擴散能力,導致復氧的能力變弱,使得庫區自凈能力減弱;庫區內的水體有利于藻類的光合作用,導致水體的富營養化;水庫內腐爛的有機物能消耗水體中的氧氣,釋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導致溫室效應。此外,長期積累的懸移質不易遷移,有毒物質和重金屬物質存在其中就會導致嚴重的次生污染。1.7對水生生物和陸生生物的影響。水生生物受水利工程建設的影響是最直接的。水利工程的建設不僅改變了河流的水生生物系統,還導致水生生物的生長環境遭到破壞。此外,由于有機物和土壤中的氮、磷相融合,再加上水庫周圍農田、草原的養分和降水直接進入河流中,從而創造出有豐富營養的有機物。由于水庫的建設,阻礙了魚類的遷移路線。水利工程切斷了河流,嚴重影響了魚類的生命周期;還改變了魚類的生存環境,水庫的建立使魚類的多樣性發生較大的變化;嚴重影響魚類的繁殖,影響魚類的產殖活動,導致魚卵的死亡。

2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的解決措施

在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方面,產生的負面影響是不能回避的,應該用積極的思想正確的面對,水利水電工程本身是造福人類,是利國利民的工程,它不僅可以節約大量的能源,同時還可以防止對環境的污染,只要解決好環境污染和生態保護的問題,盡量對生態環境進行保護,使水利水電工程真正成為利國利民的工程。2.1提高施工人員的環保意識。當前,在舉國提高環保意識的前提下,就需要水利水電工程的施工人員在施工過程中避免影響環境保護問題的出現,要加大對施工人員的環境意識的培訓,盡最大的努力做好建筑工程對環境的影響,要嚴格按照要求進行施工,減少對當地生態環境的破壞。2.2防治水污染。在防治水污染方面,通過修建閘壩等工程,合理調節水量,增加環境用水,保證環境要求的水位和流量,提高河流自凈能力,建設氧化塘處理過程系統、土地處理工程系統,設計調節水庫、污水庫、截流工程、增設曝氣設備,開挖引水沖污水道等工程等,增加水體稀釋自凈能力的過程技術措施,如污水深水排放工程,修建多功能的水量調節工程,增加枯水流量,保持環境要求的水位和流量等,研究設計水體增氧的建筑物。2.3改善景觀。在改善景觀方面,應用水利美學原理設計形式優美的與景觀相協調的水工建筑2.4解決和減輕水庫淤積。解決和減輕水庫淤積。其根本措施就是做好上游封山育林,退耕還林、種草等水土保持工作;另一方面水庫的合理運行也是減少水庫淤積的有效措施。

水利工程通常是區域性多目標水資源開發項目,可以為區域提供防洪、發電、航運、灌溉、供水、養殖等綜合效益。然而,水利工程也對區域生態與環境產生深遠影響,其影響涉及范圍廣、時間長、因素多。水利水電工程對生態與環境的影響通常是工程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內容之一,而大型水電工程建設所涉及的生態環境問題往往是非常敏感,另世人矚目。因此,加強水電工程施工期和運行期管理和檢測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宋鳳鑫 單位:黑龍江海川工程設計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杜應軍.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淺述[J].引文版:工程技術,2016(1).

[2]侯廣軍.淺談水利水電工程設計中存在問題及改進措施[J].工程技術:全文版,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