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電技術標準管理現狀
時間:2022-12-07 02:46:52
導語:水利水電技術標準管理現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我國國際地位的不斷提升,我國逐漸參與國際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根據上述背景,淺析國內外水利水電技術標準管理現狀。首先對國內水利水電技術標準管理現狀進行分析;其次對國外水利水電技術標準管理現狀進行分析;最后對國內外水利水電標準管理的區別進行研究與分析。主要在三個方面進行區分,分別為標準編制的主導機構、體系的構成和水利水電標準的內容。
[關鍵詞]水利水電技術標準;管理;現狀;區別
隨著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越來越多地參與國際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技術標準管理的重要性逐漸凸顯出來。因此,學習和研究國內外標準管理規則,有利于加快我國水利水電標準管理的改革,促進我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國際化發展。
1國內水利水電技術標準管理現狀
按照2018年1月1日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規定,目前我國的標準包括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和團體標準、企業標準。國家標準分為強制性標準、推薦性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是推薦性標準[1]。我國水利水電電技術標準管理體制是強制性標準和推薦性標準相結合的標準管理體制。由于早期水利水電標準主管部門的拆分變更等原因,導致我國標準管理中存在著內容交叉,內容眾多復雜,推薦性標準和強制性標準要求并存,對標準管理執行的監督不到位等問題。隨著國家能源局和水利部兩個主管部門監管力度加強,逐漸建立了各自的標準體系。1.1水利技術標準體系。我國水利標準化的行政主管部門是水利部,負責水利標準化工作的是國際合作與科技司。水利技術標準(SL)分強制性和推薦性。2014年11月,水利部重新修訂后的《水利技術標準體系表》共有水利技術標準788項,涵蓋水資源,水土保持、農村水電、防洪、發電和移民等,包括規劃、勘測、設計、施工和管理[2]。1.2水電技術標準體系。為落實國務院標準化改革精神,適應水電行業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系統解決我國水電行業技術標準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滿足水電行業技術發展和技術標準管理的需要,國家能源局委托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牽頭組織我國水電行業專家、學者、工程技術人員和標準化工作人員,開展水電行業技術標準體系研究工作,結合水電行業技術標準的現狀和發展需要,系統地建立水電行業技術標準體系框架結構。體系框架結構如圖1所示。根據標準的內在聯系特征及水電行業技術的特點,水電行業技術標準體系采用分層結構,主要由三個層次組成。第一層次為水電行業的“T通用及基礎標準”,包括:“T01通用”“T02安全”“T03監督管理”“T04環保水保”“T05節能”“T06征地移民”“T07信息化”“T08檔案”,共8項。第二層次為按水電工程全生命周期不同時序階段展開的技術標準,按水電行業的實際情況分為“A規劃及設計”“B設備”“C建造與驗收”“D運行維護”“E退役”5個階段。第三層次為水電工程各時序階段的技術標準,主要是按照專業門類或建筑物類別、設備類別等進行分類。共設置了91項。2017年版《水電行業技術標準體系表》共收錄標準898項,其中已標準506項,制定和擬編制的標準392項[3]。
2國外水利水電技術標準管理現狀
世界貿易組織(WTO)有關成員國各類標準的編制是以市場經濟為基礎的。技術標準的編制可以由任何一個組織資源進行,包括專業協會、學會、制造商等。所編制的標準,需要通過一定的程序(公告、征詢各方意見、修改)成為技術標準后,才能被投入使用。組織對技術標準進行編制的目的并不是為了盈利,主要是想突出自己在行業的地位。WTO的法律體系框架中,對技術法規、標準和合格評定程序有明確規定(《貿易技術壁壘協議》)。(1)“技術法規”是指規定產品特性或與其有關的加工和生產方法、適用的管理規定的技術文件。該技術法規是強制性標準,進行強制執行,其主要內容包括保護人身健康或安全、防止欺詐行為、保護國家安全、保護動物或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保護環境5個方面的內容。WTO各成員國的技術法規大多數是由政府部門或委托專設機構制定的,它的頒布要經過特定的法定程序,WTO的技術法規也是強制性標準,具有強制性執行的特點與嚴格的范圍要求;(2)“標準”是指由公認機構核準或認可的,非強制執行的,供共同和反復使用的,為產品或有關的加工和生產方法提供準則、指南或特性的技術文件;(3)“合格評定程序”是指用于直接或間接確定滿足技術法規或標準有關要求的任何程序,包括抽樣、測試和檢驗程序評估、驗證和合格保證程序、注冊、認可和核準等程序[4]。WTO成員國的標準體制大多數是技術法規與技術標準相結合的,其中,技術法規屬于強制性標準,必須嚴格按照其要求進行執行,而技術標準屬于非強制性標準,可以自愿進行采用。
3國內外水利水電標準管理的區別
3.1標準編制的主導機構。美歐等國家水利水電技術法規和技術標準的制定一般是由協會、學會為主,例如美國陸軍工程兵團(USACE)、歐洲標準化委員會(EuropeanCommitteeforStandardization)。而國內水利水電標準的制定一般是由國家以及各部門組織進行制定。相應的,國外制定技術法規和技術標準的經費主要來自會費,而國內的經費主要來源于國家財政部門。3.2體系的構成。國外的水利水電標準體系大多是以“技術法規+技術標準”為主的體系。技術法規是制定技術標準的法定依據,技術標準是制定技術法規的技術基礎,兩者是相互聯系,相互協調的有機體。國內的水利水電標準體系則是以“強制性標準+推薦性標準”為主的體系。強制性標準是國家運用行政和法律手段進行強制實施的標準,必須嚴格按照標準的要求進行執行。推薦性標準是國家或行業制定的標準,廠商和用戶可以進行自愿采用,主要是通過經濟手段或市場調節促使他們采用該標準。我國的強制性標準和推薦性標準相互依存[5]。但是“技術法規”和“強制性標準”并不能等同,標準應用的強制性不是標準自身屬性,而是法律法規賦予的。就我國目前來說,按照技術法規與技術標準體制運作還需要有一個法律的準備過程。3.3水利水電標準的內容。在國外工程建設標準中,主要考慮工程的系統性,將勘測、設計、施工、監測等方面的規定均放在一個標準中。如:美國內務部墾務局技術標準《填筑壩》,將各種形式的土壩、堆石壩、砌石壩等當地材料壩,包括地質勘查、材料選擇、工程設計與施工等,都集中在同一個標準中,形成了一個較完整的填筑壩工程建設系統。我國的水利水電勘測設計施工標準則是由水利部和能源局的設計、施工單位分別編制,包括:DL/T5016-2011、SL228-2013混凝土面板堆石壩設計規范DL/T5395-2007、SL274-2001碾壓式土石壩設計規范DL/T5129-2013碾壓式土石壩施工規范DL/T5128-2009混凝土面板堆石壩施工規范
4結語
本文主要對國內外水電工程建設的標準管理現狀進行研究與分析,首先對國內水電工程建設的標準管理進行簡要的分析;其次對國外水電工程建設的標準管理進行闡述,并對兩者的不同進行了說明;但是相對來說研究方面較窄,需要進行進一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S].2017.
[2]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水利技術標準體系表[S].2014.
[3]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水電行業技術標準體系表[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7.
[4]世界貿易組織.世界貿易組織貿易技術壁壘協議[Z].1980.
[5]儲波,宋婕.論國內外工程建設標準體系[J].工程建設標準化,2015(6):54-57.
作者:顧瑩 齊文 單位:中國電建集團北京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一篇:解析水利水電工程水閘施工技術
- 下一篇:水利水電質量管理與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