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規劃設計灌溉技術分析
時間:2022-06-13 11:34:57
導語:水利工程規劃設計灌溉技術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通過對我國水利工程的灌溉技術的分析,指出了當前水利灌溉中存在的問題,為水利工程中農田灌溉的規劃設計提供了科學建議。
1水利工程的規劃設計
1.1設計準則。因為中國大部分地區屬于是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的特點是降水主要集中在雨季在春夏,且雨量由于降水量會直接影響著河流徑流量,并且但是中國絕大多數的灌溉都是依靠河流來完成,這就導致在秋季和冬兩季的灌溉較為困難。因此,我國水利工程規劃設計最基本的原則就是要在一年四季中,滿足一年四季對農業灌溉對水源的需求。因此,那么可以從通過對灌溉設計保證率與抗旱天數兩個指標的控制出發,來確保灌溉技術設計的合理性。灌溉設計保證率一般是用P來表示的,是通過對一定時間內獲得的水量與全年水量進行分析獲得的。當然,在進行設計的時候還要注意因地制宜,將對當地作物種類和水源狀況進行分析,如果當地的P值大于百分之八十,那么適合耕種水稻等需水量大的作物,如果小于百分之八十,那么適合耕種小麥、玉米、高粱等耐旱作物[1]。抗旱天數指的是在正常情況下,灌溉設施可以灌溉農作物的天數,這主要是根據設計地區的實際情況以及蒸發情況來制定,不能一概而論。1.2取水方式的設計。取水方式指的是灌溉水的來源的獲得方式,在中國一般可以分為自流和提水兩種獲取灌溉水源的方式,因此水利工程灌溉的設立設計中也是主要從這兩方面出發的。因為中國河流分支發達,所以因此在過去的灌溉中經常將自流取水灌溉作為主要的灌溉方法,將河流作為水源。根據河流有無壩的情況,還可以將取水灌溉的方法氛圍分為有壩和無壩取水灌溉。無壩取水灌溉無法指的是河流中沒有相應的壩對水流進行控制,因此不利于農業灌溉。有壩取水灌溉主要依靠在河道上游修建攔河壩,對下游水量進行控制。雖然有壩的河流在修建和檢修上需要更多的投入,但是在保護農田以及保障下游安全上更具有優勢。而有壩的河流不光可以根據下游旱澇的實際情況調節河流的流量,還可以在夏季汛期對水流進行攔蓄,及時調節徑流量,從而減少泥沙進入渠道并起到保護下游城鎮和保護河流流道和河流附近的農田的作用,因此有壩取水的方式更加有利于利于在農業灌溉中有壩的河流是更受歡迎的。雖然有壩的河流在修建和檢修上需要更多的投入,但是在保護農田和老百姓人身安全上更具有優勢。不僅如此,因為中國大部分地區會受到來自海洋上濕潤氣候的影響,在夏季經常容易增加降雨量,如果沒有河壩的攔護,必然會影響河流附近老百姓的生活,所以河壩在減少泥沙進入渠道和保護城鎮居民生活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1.3灌溉渠布置的設計原則。灌溉渠設計規劃的過程中,首先需要注意的就是要因地制宜。中國幅員遼闊,南北、東西之間氣候環境差距較大,因此設計者要從設計區域的自然環境情況以及社會經濟情況兩個方面考慮,既要利于農業灌溉的發展,也不能破壞生態環境,。其次,要合理利用地形優勢,通過在地勢較高的位置建設取水建筑物灌溉渠,通過灌溉渠道對地勢較低的位置農田進行灌溉,在易囤積水的位置修建排水溝,實現自流灌溉,減少水資源和電能的浪費。其次并且還要將安全放在整個灌溉過程的第一位,不在深挖方和高填方的位置修建灌溉渠,防止對地形造成二次傷害[2]。
2農田灌溉技術的探討
2.1農業灌溉模式的分析。隨著社會的發展,當下水資源越來越匱乏,因此改良灌溉技術的改良是緩解水資源短缺問題的重要途徑為地球可持續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當下為了減少在農業用中造成的水資源浪費,目前主要有兩種手段從兩方面出發進行了改良,一是從產品農作物抗旱能力出發,不斷研制抗旱品種、化學抗旱藥物以及蓄水保墑耕作技術來減少農業用水,降低農作物對水資源的利用,而二是通過研發節水灌溉技術來提高灌溉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因為傳統的灌溉方式主要是利用土渠,雖然土渠建設的成本低,而且周期短,但是土渠輸水時,水分會在渠道中大量流失會在灌溉的過程中吸收大量的水,造成導致水資源的浪費,。因此在以后的灌溉過程中可以對改進土渠進行地面硬化處理,用沒有污染的塑料、石頭石板等以及其他防滲透材料對土渠進行修建改造,以減少渠道水分滲漏的目的水灌溉過程中的浪費。其次另外,有條件的地區還可以修建灌溉管道,這樣不僅可以減少水資源的浪費,還可以減少土渠對農用田的占用情況,提高農用田利用效率。除此之外,隨著科技的發展,現在很多地區還引進了滴灌、霧化、噴灌等灌溉技術,這些灌溉技術的灌溉水利用系數相對較高。方法不僅減少了水資源的浪費,還提高了灌溉效率,因此可以依據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合理利用新型灌溉技術。2.2當下水利灌溉中存在的問題。2.2.1節水農業意識不強。現在有很多地區的農民認為當地的水源充足,沒有必要設計節水農業,由于我國大部分地區對水資源存量依然保持樂觀態度,導致了水利灌溉技術的發展和相關工作的推進。并且相關部門對中國節水農業的創新意識培養上沒有足夠的重視程度不夠,以及還有部分地區對水資源短缺問題認識程度不深,部門存在不重視節水農業發明專利的行為,嚴重打擊制約了節水型農業工作的發展。2.2.2缺乏資金支持。節水農業的發展需要有足夠的資金作為強有力的支持,但是因為然而現在很多地區政府對相關工作沒有足夠對節水農業重視程度不夠,導致了現在在建設節水型農業方面的投資力度較小,使得農業節水灌溉設施普及較為緩慢。發展的瓶頸期,因此當地政府一定要發揚敢為人先的精神,政府各相關部分應當重視節水農業的發展,加大對高效節水農業方面的投資,盡快普及新型節水設施。對當地財務進行合理的分配和管理,用國家和社會上的力量一起支持節水農業的發展。2.2.3缺乏完善的監督和激勵機制。完善的管理監督機制是節水工作運行的基本保障,但是現在很多地區沒有制定或出臺相應的規章規定和制度,導致水利工程灌溉設施的管理與運行缺乏技術沒有相關的制度進行制約,造成了政企和管理制度上的混亂[3]。2.3農田節水灌溉的主要措施。2.3.1建立完善的節水農業技術體系。完善的節水農業技術體系是節水的關鍵問題,當下科學技術飛速發展,我國對農作物基因的改良工程也在不斷落實,在以后的節水農業發展中,要以培育抗旱作物為基礎,以化學抗旱等工作為輔助,節水灌溉設施建設為保證,三方面共同發展,只有三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改善當下農業灌溉水資源浪費的問題。2.3.2改善水稻田栽培技術。在我國農作物的栽培中,水稻使用水資源是使用水資源最多的農作物,因此要想改善中國當下農作物浪費水資源的情況,首先就要從水稻入手,不斷研發抗旱能力強的水稻種子品種,研制新的栽培技術,。像現在部分地方已經開始實施比如無土營養液栽培,如果采用這樣的新型栽培技術,可以能夠大大降低水田中的需水量用水量,從而減少不必要的水資源浪費。2.3.3因地制宜選擇合適的節水措施。要想促進農業灌溉的發展,首先就是要以因地制宜為原則,對紅壤、鹽堿地等土地采取不同的灌溉措施,只有這樣才能發揮各個灌溉技術的最佳效果,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率。2.3.4加強宣傳力度。之前節水農業技術發展緩慢有一部分原因是農業節水意識不強各地百姓的不理解、不支持,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需要要加強農業節約水方面的資源,建立節水農業方面的宣傳和教育,讓老百姓使更多的人認識到發展節水農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結束語
綜上所述,中國自古以來就是農業大國,節水型農業的發展至關重要。也關系著國家的發展。隨著在水資源的日漸匱乏的今天,必須通過在減少農業用水中減少水資源的浪費已經成了社會共識,建設防滲漏的水渠,只有不斷改進水利工程的灌溉技術,將新型的霧化、滴灌技術融入到灌溉工作中,與此同時加大對高效節水農業的扶持力度,才能緩解水資源匱乏的短缺問題。當然節水農業的發展不光是僅僅是工程問題,同時也是還是整個社會、整個人類的問題,所以要靠大家多方共同努力,一起促進綠色農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馮志博.農田水利工程規劃設計與灌溉技術[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7,(32):1513—1513.
作者:翟士旭 單位:華北水利水電大學
- 上一篇:水利工程質量檢測行業發展探索
- 下一篇:ICU患者護理管理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