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段數學課思考研究論文
時間:2022-05-11 09:05:00
導語:低段數學課思考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一輪的課程改革給數學課堂帶來了生機和活力,許多教師把目光集中在一些新領域的探索上。然而,怎樣把關注點完全放在孩子們的身上,使學生真正成為課改的受益者是我們教師應該關注和探究的重要問題。我一直在教高段的數學,今年學校叫我教低段數學,發現低段的數學課有和高段有很多不同的特點。低段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表現欲望很強,課堂氣氣氛有時很活躍??捎袝r他們也會時而玩玩橡皮,時而敲敲鉛筆,你即使再一次提醒他,他還是無所謂地翻翻課本。這種現象在每一節課中幾乎都有。對于這些現象,我們該如何看待,又如何去解決呢?下面用我上過的一節還算自我滿意的課談談我對低段小學數學課堂的幾點思考。
我上了正方形的周長一課,使我對小學低段數學課堂有了幾點深入的思考.
剛上課,我問:你們能在教室里找到正方形嗎?生:教室里地面的瓷磚是正方形的.我想知道它的周長,我該怎么辦?生:用尺去量.怎么量?你能具體地說說嗎?生:只要量出正方形的一條邊長就行了.然后把四條邊的長度加起來.下面我們一起來量出瓷磚的一條邊的長度.我拿了把米尺和學生一起量出瓷磚的邊長是:85厘米.然后我在黑板上畫了個正方形,標上邊長85厘米.你們能很快地計算出它的周長嗎?學生們已迫不及待的舉手要上黑板做題了.我叫他們不要急,拿出草稿本,在草稿本上先做出來.我走下講臺看他們做作業.一下子,學生們全舉手了,都做好了.我檢查了好幾個學生,也沒發現做錯的.我就隨意叫了兩個學生上來板演.生1:85+85+85+85=340;生2:85+85+85+85=340米.做對了嗎?生們大聲回答:對~,聲音很響,各個高興得意的樣子,很可愛!有不同的方法嗎?我又問.生:有,有,有......幾個人搶著要回答.我就叫了其中的一個學生上來.生:85×4=340米.這樣做可以嗎?為什么?生:可以,因為正方形每條邊的長度都相等,四個85相加就是85×4?你覺得哪種方法更簡單些呢?生1:第二種,生2:第一種也很簡單的.這時學生們吵開了,都說:第二種更簡單.我讓他們吵了會兒,問:現在誰能告訴老師,正方形周長是怎么算的?生四條邊加起來,也可以邊長乘4.我在黑板上面板書:邊長+邊長+邊長+邊長=周長邊長×4=周長.
大家今天表現真好!下面我們來比賽誰作業做的快.學生做課本的做一做兩道題.一下子就有學生舉手了,嘴里老師我做好了叫個不停.我示意他別吵,要等其他同學做好.一會兒大家都做好了,我就叫他上黑板去板演,其他同學也想去做,我就又叫了幾個平時表現較少的同學去板演.只要他們高興,多叫幾個又有什么關系呢?幾位同學很快就板演完下來,他們也都做對了,特別是平時很少表現的兩位同學,別提有多高興.下面的同學也大多做對了,我也很高興.
時間還早,新課的內容他們又都學會了.我對他們說下面休息一下,請一位同學唱歌來樂樂,誰來?學生們有的叫童靜怡名字,也有的叫徐思思名字.童靜怡和徐思思都是活潑可愛的女孩子,歌唱的蠻好.我有意練下他們的膽量,就說愿意來得自己舉手?童靜怡想上來唱歌,把手舉起又放下,這時徐思思高高舉起了手.我就叫徐思思上來唱歌.童靜怡后悔了,她把手舉得高高,她說她也想唱歌.我答應下次數學課再給她機會,今天不行,因為她的機會已經被徐思思搶走了.徐思思唱完歌,學生們熱鬧了一下,我叫他們做完書本上的最后兩題,我們下課了!下課學生們都說今天的數學真是太簡單了,每天都這樣學數學就好了.
我的思考:
1、每節課的教學內容不宜過多?,F在我們小學里一節課的時間基本是40分鐘,上海市是35分鐘。在對兒童的研究中表明:7-10歲兒童連續注意時間約15~20分鐘,老師一般講課都是控制在20分鐘,其余時間用來提問或是進行口頭或書面的課堂作業,來鞏固學習效果。40分鐘課時的好處在于,一些接受新課稍慢的學生可以更從容地進行練習,加深對當堂課的印象。由此可見,一節課真正的教學時間是20分鐘,多余的時間是用來鞏固學習效果和幫助接受能力稍慢的學生加深當堂課的印象的。教學的時間有限,教學的內容就不宜過多,不能象塞牙縫一樣把一節課的時間安排的滿滿的。過多的學習內容只能是讓學生學習的很疲憊,從而逐漸失去了對學習的熱情,也容易導致兩極分化現象的出現。
2、上課要有趣味性。上課要有趣,才能使兒童精神飽滿,興趣盎然,全神貫注,積極參與。在小學低段,學生的年齡還很小,他們的自控能力不強,上課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也不會久。因此上課有沒有趣味,已成為他們愿不愿意學習的一個重要原因。學生主動參與是他們的自主行為,如果學生沒有興趣,“無動于衷”,就不可能主動,參與也就變成一句空話。如果學生上課在玩或是思想在開小差,那么我們老師首先要問的是:這節課我上的有趣嗎?而不能一味地指責學生不聽話。因此低段的數學課一定要上的有趣,課中讓學生做做游戲,唱歌什么的也未嘗不可。要知道興趣才是學生的最好的老師。這節課中我就讓徐思思唱個歌,當時學生別提有多高興,就是課后學生還在我面前說:老師我喜歡上你的數學課。當然最好能做有關數學的游戲,既能達到學習的目的,也能起到娛樂的效果。
3、上課要實。當然上課也必須要讓學生實實在在學好基礎知識,練好基本功。加強雙基是我國傳統的精華,在任何時期都不能丟。我這節課內容不多,知識的學習也不難,可他們確確實實又學習了新知識,而且很好的掌握了新內容。更主要的是他們通過自己的測量、計算,解決了身邊的數學問題。在計算方法的優化上,我也引導他們進行了激勵的討論,培養了他們的思維能力和辨別能力。如果每天都這樣學一點,一個學期積累下來,他們也能學會很多數學知識吧!任何知識的獲得都是長期積累的結果。
4、課堂氣氛要活躍。沒有活的課堂氣氛,就不會有活的思維。學生思維活躍程度是衡量學生是否主動參與的標志。雖然思考也需要安靜,可低段的兒童他們更愿意在辯論中(甚至是爭吵)思考,在辯論中使自己的思維清晰。明白這個道理,你就知道為什么低段的學生好“告狀”。那是他們不善于獨立思考的緣故,他們總愿意把問題擺出來辯論,有些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他們也會爭個不休。在辯論中,他們對問題的認識會更加清晰,特別是得到老師的肯定后。因此,不要認為上課時學生辯論一下就是影響紀律。當然這里也要有個“度”的問題,需要老師好好把握。
5、課堂效率的最大化不是課堂效率的最優化。我曾聽過一些教師的公開課,也曾聽過一些教育專家的講座。很多專家都說:要盡量的挖掘教材的內容,充分利用課堂時間,要讓學生在一節課中學到更多的知識,達到課堂教學效率最大化。既要學習知識鍛煉思維,還要培養技能形成技巧,又要養成習慣。一句話就是要深度挖掘教材。好象學了一節課后,學生就不用再學習了。卻不知一節課中學生學習了過多的東西,容易疲憊。即使當時老師課上的很松動,所學知識學生在課堂上也大多掌握了,而且做對了作業??烧n后他們忘記的也會更快些,什么規律,技能知識忘了,能記住的也就是課堂上的幾個精彩的片段。學生的遺忘也是有規律的??!這節課,我自認為是遠遠沒有達到課堂效率的最大化,而課堂效率卻相對較優化。我這里引用我學生的一句話:“今天的數學真是太簡單了,每天都這樣學數學就好了.”這才是學生的心聲。是?。『喖s才是數學課的美!這節課內容不多,知識的學習也不難,可他們確確實實又學習了新知識,而且很好的掌握了新內容.如果每天都這樣學一點,學生該有多高興啊!一個學期下來,他們也能學會很多數學知識吧!
以上是我對當前低段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幾點不成熟的思考,我寫出來了,就是想和大家一起交流思考,也希望各位同仁能多多批評與指導。
- 上一篇:數學教學問題探討論文
- 下一篇:工商局黨風廉政工作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