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理念下初中數學習題課教學研究論文
時間:2022-07-13 04:07:00
導語:新課程理念下初中數學習題課教學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關鍵詞:習題選擇針對性典型性設計梯度一題多變主體能動性
論文摘要:習題課是數學學習的一種重要課型。通過習題課可以使學生加深對基本基本概念的理解,從而使概念完整化、具體化,牢固掌握所學知識,逐步形成完善合理的認知結構。教師在教學中有目的、有計劃地精心編制習題,可避免低水平的重復,使學生拓寬學習領域。也可使每個學生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以及學好數學的信心,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問題是數學的心臟”,于是解數學問題便成為數學學習的核心內容。習題課是數學學習的一種重要課型。通過習題課可以使學生加深對基本基本概念的理解,從而使概念完整化、具體化,牢固掌握所學知識,逐步形成完善合理的認知結構。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習題課的基本目的是通過解題的形式來形成學生的數學技能,并通過解題教學,進一步培養學生數學的應用意識和能力。對于教師來說還可以檢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便適調整教學方法和策略,實現數學教學的基本目標。
新課程下數學活動要求必須建立在學生的主觀愿望和知識經驗基礎上,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為此,教師在教學中有目的、有計劃地精心編制習題,可避免低水平的重復,使學生拓寬學習領域。也可使每個學生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以及學好數學的信心。基于數學習題課的重要性,下面就本人多年教學經驗的積累和體會,淺談一下新課程理念下初中數學習題課的類型和目標,以及在教學中應注意的事項。
一、習題課的類型和目標
數學習題課按教學的情境與目標的不同,大致可分成下述三類:
第一類習題課是在新概念、新規律建立時,為準確認識新知識的內涵、條件、范圍及基本運用方法而設的習題課,這種習題課不一定單獨進行,往往是與講授新課結合在一起,可稱為形成性習題課。
第二類習題課是一個單元結束時,針對本單元的學習過程,針對學生對知識理解的錯誤及運用知識解決問題時普遍存在的問題而設的帶有提高性質的習題課,可稱為小結性習題課。
第三類習題課是學完數學知識系統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知識,或是對數學思維的形成及對今后的學習有著重大影響而難度又較大的知識后,為幫助學生提高認識及減輕學習困難、提高某些能力與方法的運用水平而設置的習題課,可稱為專題習題課。
二、習題課教學中應注意的事項
(一)、習題選擇要有針對性
習題課不同于新授課,它是以訓練作為課堂教學的主要類型,故要達到高的訓練目標,教師在選擇習題時,要針對教學目標,針對知識點,針對學生的學習現狀。學習基礎好的學生可少做甚至不做,但普遍有缺陷的常犯錯誤的地方不但要多做而且要反復做。例如,學生初學絕對值,對絕對值概念的理解有困難,可設計如下一組習題幫助學生理解絕對值的概念。
1、絕對值等于6的正數是_____,絕對值等于6的負數是______,絕對值等于4的數是_____。
2、絕對值等于它的本身的數是_____,絕對值大于它的本身的數是_____。
3、絕對值小于3.5的整數是_____,絕對值小于5而大于2的整數是_____。
(二)、習題選擇要有典型性
數學就是要研究客觀規律,而運用數學知識于實際,因其內在聯系也常常會反映出一定的規律,教學中一定要善于揭示規律,教給學生以“規律”,數學題千千萬萬,習題的選擇要克服貪多、貪全,有時看看題目哪個也不錯,都想讓學生做一做,這樣不分析、不歸類地搞“題海戰術”,其結果是題量大了,學生疲于奔命,所得無幾,既增加了學習負擔又降低了學習效率,能力也得不到培養,所以習題的選擇一定要典型,不但要注意到知識點的覆蓋面,還要讓學生能通過訓練掌握規律,達到“以一當十”的目的。
(三)、習題的設計要有一定的梯度
同一個班級學生的基礎知識、智力水平和學習方法都存在一定差異,在習題課教學中,對于習題的設計要針對學生的實際進行分層處理,既要創設舞臺讓優等生表演,發展其個性,又要重視給學困生提供參與的機會,使其獲得成功的喜悅。否則,將使一大批學生受到“冷落”,喪失學好數學的信心。題目安排可從易到難,形成梯度,雖然起點低,但最后要求較高,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使得學困生不至于“陪坐”,優等生也能“吃得飽”,讓全體學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例如,在講平方差公式時可設計A、B、C三組習題:
A組:(1)(x+2)(x-2)(2)(1+3a)(1-3a)
(3)(x+5y)(x-5y)(4)(y+3z)(y-3z)
B組:(1)(-a+b)(-a-b)(1)(-m+3n)(m+3n)
C組:(1)16(a-b)²-9(a+b)²(2)(a-b+c)(a+b-c)
這三個不同層次的練習題,其中基本要求一致。A組為基礎題,檢查學生對基礎知識掌握的情況。B組題為發展性練習,檢查學生對知識掌握的程度和運用知識的能力。C組題為綜合性練習,檢查學生對新知識掌握的程度和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四)、進行一題多變,達到舉一反三
在平時的習題教學中,如果我們靈活地改變題目的條件或結論,巧妙地把一個題目化成一組要求不同或難度不斷變化的題組,不僅可以使學生易于掌握應用之要領,也可使學生能從前一個較簡單問題的解答中領悟到解決后一個較復雜問題的途徑。從而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例如,根據下列條件,求二次函數的解析式:
1、已知拋物線經過(1,3),(-1,4),(0,4)三點;
2、已知拋物線經過頂點(2,4),且過原點;
3、已知拋物線經過(6,0)點,且x=4時,有最小值8;
4、把拋物線y=2x²-4x-5向左又向上各平移3個單位;
5、已知y=ax²+bx+c,當x=1和x=2時都有y=5,且y的最大值是14;
(思考方法、解略)
上例是不斷改變條件來逐步加深研討問題的。還有一些題目也可以通過不斷改變結論來加以研討問題,從而引導學生解題做到舉一反三。
(五)、教學的方式要多樣化
習題課教學知識密度大、題型多,學生容易疲勞,如果,教學組織形式單一化,會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這樣容易喪失學習的積極性。為了克服這一現象,在教學中一定要體現出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雙邊、雙向活動,將講、練、思三者有機地結合起來,采取“疑點啟發、重點講授、難點討論”的方式,創造條件讓學生多動口、多動手、多動腦,激發學生全方位參與問題的解決,如果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表現出風趣感人的語言、整潔規范的板書、科學嚴謹的推理、生動活潑的教法、激情洋溢的教態,就會創造一個美好的學習氛,激起學生愉快的學習情趣,形成一個和諧而熱烈的信息交流環境,能有效地減輕學生的“疲勞”,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六)、教學要發揮主體的能動性
素質教育要求教師必須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學生的主動精神,把學生的學習過程看作是主體滿足內在需求的主動探索過程。學生的學習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整個學習過程應該是由參與欲望、參與過程、體驗成功組成。在習題教學中,一定要改變教師“一言堂”、“滿堂灌”的習慣,要創設更多的機會讓學生動腦、動口、動手,應留給學生充分的思維空間,讓他們在主動探索和討論中達到問題的解決。
多年來,由于本人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做到了以上幾點,因此也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總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起主導作用,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調動、知識的學習、技能的訓練、能力的培養都要靠我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精心設計、組織與實施,如果我們采取的方法得當,調度有方,定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 上一篇:大學生暑假規劃
- 下一篇:培養高原學生寫好漢字注意事項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