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主體作用研究
時間:2022-08-15 10:15:37
導語: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主體作用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組織學生合作學習,提升能力,是發揮學生主體的關鍵
課堂教學如演出,如果說自學教材是幕前彩排的話,那么合作學習就是演出正式開始了。而演出主角只能是學生,老師當好導演,讓學生當好演員。在課堂教學中,我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實現教學目的。第一步:小組討論,質疑解惑學生在自學過程中,獲得的信息、探索發現的問題急需解決,解決的方式需通過合作學習解決。我通常采用質疑、討論等形式。讓學生成立合作學習小組,進行小組討論,可以增強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集思廣益。學習小組一般以座位前后左右四個學生為一個學習小組,也可以成立五到六人小組,實行分工與合作,在教師統一指導下,有序的討論具有共性的疑難問題,共同研究得出初步的結論。通過討論可以完成對知識的基本理解與運用使學生有所收益。小組討論給學生提供了互相交流,互相探討的機會,更好的體驗了互相幫助、互相理解、互相欣賞的成果。教師則深入各學習小組,聽取學生發言,及時指導收集信息,為下一步做好充分準備。第二步:班級交流,提升能力小組討論是合作學習的初始階段,是較低層次,交流性合作。小組討論形成的觀點具有多樣性。有時甚至是對立的。這些問題需要通過探究性的合作來解決,在班級交流中得到明確、完善,最后形成共識。這個過程對于學生形成能力、提高覺悟具有關鍵的作用。在這種探究性合作學習中使學生的思維發生了碰撞,思想得到升華。能力得到增強,覺悟得到提高。在進行全班交流、發言時,我及時進行指導,把握好交流時間,堅持“發言有新意,指導多鼓勵,評價有側重”的原則。把課堂交給學生,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積極地發揮。在合作學習中還要建立獎勵機制,獎勵的形式多種多樣可采用評選優秀小組、最佳發言人、卡片、墻報、照片、小組積分制、按一定分數加入期中期末考試中等形式,不斷變化獎勵方式,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二、指導學生置換測試角色,提高學習興趣是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動力
測試是對學生學習情況檢查的一種重要方法,我進行了有益的探索,通過置換測試角色來提高學生參與測試的積極性。第一、學生參與命題,培養興趣。先提出命題的要求,然后按照學習小組,每組出好一套題。我在把學生出的試題收集、篩選變成測試題。試卷是大家共同制定的,反應的是學生認為具有普遍性的內容,學生認為這樣的試卷更合理、更公正。所以在測試時學生非常興奮,被動的測試變成了積極地參與。第二、學生閱卷,教師要指導到位。可采用班或組交叉循環的方法進行。教師有選擇性的抽查,督促學生認真閱卷做到客觀、公正,并做好記錄。第三、學生評卷,做好總結。學生在閱卷時掌握了第一手資料,讓學生閱卷大大增強了針對性,而且給自己也給同學上了生動的一課。例如:平時經常強調的知識,但學生總是重視不夠,現在他們的認識就不一樣了。有的學生在評卷時把試題的關鍵部分用醒目的標記標出來,或寫上應注意的問題,學生印象很深。有的學生在評卷時能根據自己的切身體會總結得失,分析原因,講解答題的技巧與方法。最后,我對學生的評卷有針對性的加以總結。通過以上測試全過程的置換角色,整個測試的過程是師生、生生互動的雙向過程。增強了學生的主動性,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三、注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最終應該是讓學生學會求知,學會自我發展。“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要教會學生學習數學的方法,讓學生終身受益。如數學概念的學習方法:(1)讀概念,記住名稱符號。(2)背誦定義,掌握特性。(3)舉出正反實例,體會概念反映的范圍。(4)進行練習,準確的判斷。(5)與其他概念進行比較,弄清概念之間的聯系。課上數學聽課的學習方法應讓學在聽的過程中注意:(1)聽每節課的學習目的和學習要求。(2)聽新知識的引入及知識的形成過程。(3)理解教師對新課的重點、難點的剖析。尤其是預習中的疑問。(4)聽例題解法思路和數學方法的體現。使學生掌握正確學習的方法,并不斷的授之以漁,讓學生感到學習數學的快樂。
總之,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以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為教學的中心,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并努力的為學生創設參與的條件,要時時刻刻注意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作用。
作者:石文巧 單位:河北省肅寧縣邵莊中學
- 上一篇:初中數學教學中思維能力的培養
- 下一篇: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