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課在初中數學教學的運用

時間:2022-08-22 09:48:43

導語:微課在初中數學教學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微課在初中數學教學的運用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常常受到教學方法的限制,無法針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要找到高效的課堂教學方法,提升課堂教學質量,而微課的引入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為此,探究微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具體應用,是當前重要的課題。

一、微課的概述

微課,顧名思義主要突顯出來的是“微小”,通常情況下,教師以短視頻、微電影、小動漫作為教學媒介,通過制作簡短的教學視頻來分解教學知識點,將教學內容分解成若干個教學步驟,深化學生對知識原理的理解。一般而言,微課的時間在10~15分鐘左右,教師通過多媒體終端來播放教學短片讓每個學習小組的學生認真關注知識點,通過小組探討、討論等方式讓學生在自由發揮的前提下深化對知識點的認識,正確掌握知識學習的規律。微課以學生的興趣培養為核心,通過幫助學生建立完善的邏輯化思維來促進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的養成,引導學生關注課堂知識。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引入微課,要以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為首要任務。微課教學是以班級小組為基本的學習單位,通過對班級學生進行分組的方式來構建學習模型,以學習成績較好、素質較強的學生作為核心,以學生成績一般、素質較差的學生作為教學小組的基礎構架,以成績優秀的學生作為教學小組的組長來引導其他小組成員學習,以此來提升教學小組的學習質量[1]。

二、微課中教育角色的轉換

受到現代教育理念的影響,初中數學微課要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為基礎。傳統教學模式中側重于教師的主體地位,這樣雖有利于教師對班級學生進行管理,但是也限制了學生的學習靈活性,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采用微課教學方法,課堂教學的主體就由教師轉換成了學生,學生成為學習的掌控者,教師成為了學生學習的輔助者和引導者,通過鼓勵學生建立學習自信,幫助學生高效學習,開展學習組織活動。同時,教師角色地位的轉換是基于課堂教學需要而發生的,并不是教師教學職能的變化,教師真正的作用是要設計微課,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服務,對學生不理解的重點知識內容進行答疑解惑,真正讓學生在自由、開放的學習環境下,積極主動地學習。

三、微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一)教學情景的設計

微課的核心內容是課堂教學視頻,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最關鍵的一步是情景設計。在設計微視頻時,教師要遵循基礎性、現實性、展示性、結構性及延伸性的原則,把握微課形式上“微”,內容上“精”,整體效果追求“妙”的重點,確保語言準確,能清晰展示教學設計意圖,達到讓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的目的。

(二)知識的重難點突破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利用微課的暫停性,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講解,可以有效幫助學生突破重難點。因此,教師需要將較復雜的知識點分散,并制作成集聲音、動畫等為一體的小視頻對學生進行講解,逐一擊破難點和重點。再將相應難題進行歸類、展示,讓學生練習,鞏固知識,這樣便能夠讓學生在意識當中形成正確的解題思路,找到對比方法,突破重點難點,掌握解題規律[2]。

(三)數學公式、概念的滾動復習

在數學課堂上利用微課,還有助于學生牢記數學概念,提升學生的數學理解能力。初中數學的概念是極其多且復雜的,記憶量較大。為此,每節課上課之前,教師可利用微課把前面講到的概念集中復習一遍,以便促使學生對數學概念溫故而知新,構建自己的數學知識體系。此外,在課后,教師也可以提供相關課程知識點的微視頻,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時間,通過不斷反復地觀看微課視頻,去理解、記憶,以便學生牢記數學概念,形成正確的數學思路,健全其知識體系。另外,數學采用微課教學,其最大的優勢在于內容可重復播放,能夠幫助學生進行復習。由于學生的教育背景不同,其認知能力和邏輯思考能力存在一定的差異。課堂教學不能保證人人都對知識點完全掌握,尤其對于一些經典的例題,部分學生不能完全聽懂或者證明過程不會書寫,而教師由于課堂時間限制,不能幫助學生完全解決問題,這樣就可以利用微課講解一些重點題型,讓學生反復地觀看,從而實現自主學習,達到完全掌握知識原理,掌握經典例題,學會解題方法的目的。

(四)知識點的查漏補缺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利用微課還可以加強學生對重難點知識的理解,比如,教師可利用微課將數學易錯題制成微課,用零碎的時間對學生容易出錯的問題進行糾錯講解,依托微課講解正確的方法,讓學生通過觀看微課知道正確的解題方法,知道容易犯錯的點;對于典型習題,教師可以通過制作微視頻等方式,讓學生清晰地理解典型習題的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形成邏輯化的數學認知,增強其數學學習能力,從而能夠有效避免學生在考試中做錯數學易錯題和典型習題的現象發生。

四、微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明確微課應用的重點

微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主要以學生的興趣引導為首要出發點,以直觀的教學形式作為培養學生思維能力、邏輯能力、行為能力、學習能力的主要手段,結合現代教學理念,運用信息化教學方式,著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自主行為能力。教師可以運用微課的相關教學軟件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結合中學生的小組學習優勢,讓學生在學習小組內探討知識,深入對知識原理的理解[3]。

(二)強化微課教學方案設計

微課教學設計主要在于教學方案的優化設計,要詳細列明學生需要學什么?怎樣學?學到什么程度?力求把中學生放到學習的主體地位,從教學的角度幫助并促進他們形成良好的自我學習習慣。同時,微課的導學方案設計要以學生為本,以三維為目標的達成為教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按照學生學習的過程設計將學習重心前移,以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作為課堂教學的首要目的,將學生在課堂小組中的學習表現、探討表現、行為表現作為評價學生課堂學習成績的主要參考標準,在先學后教的基礎上,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一般而言,微課教學方案的設計要詳細考慮教學目標、知識的重難點、學法指導和學習內容,要將這四個環節有機結合,以教學目標作為整體教學計劃的指導,將知識的重難點分解到教學目標環節當中,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將學習內容具體化、形象化,讓學生在生動的課堂教學環境下積極地進行自我學習,理解知識要點。學習目標的構架就是建立整體的知識框架,教學方案中要體現出明確具體的學習目標及三維目標,要以學生的學習表現、學習成績、學習差異作為三維目標的主要方面,結合學生這三方面的表現,對學生進行整體的素質評價。教師要通過對知識章節和知識結構的有效梳理,建立整體的知識框架,并根據知識框架的需求,樹立整體、宏觀的學習認識,將教學目標穿插在知識框架當中,讓課堂變得更加具體、明確,學習方法具有更強的可操作性。

五、結語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微課,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但是微課設計要以學生作為教學的出發點,根據教學大綱要求設計相應的教學短視頻來引導學生關注課堂知識講解,以學生的學習個性培養作為首要的教學任務,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教學環境下積極主動地學習數學知識,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作者:余云敬 單位:福建省閩侯縣實驗中學

參考文獻:

[1]楊斌,王以寧,任建四,等.美國大學IPSP課程混合式翻轉課堂分析與啟示[J].中國電化教育,2015(2):118-122.

[2]胡小勇,李麗娟,鄭曉丹.在線環境下學習者協作解決問題的策略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5(1):44-50.

[3]任娜,王梅,龐嬌.基于ARCS動機設計模型的翻轉課堂課前學習任務的設計[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4,13(12):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