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中數學學習引導
時間:2022-10-27 09:28:00
導語:探究高中數學學習引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很多學生進入高中后不久,都感到不適應,一學期下來,有的學生對學習抱著一種“麻木”和“無所謂”的態度,面對許多學習障礙和挑戰不知所措,尤其是數學科表現得最為突出,甚至產生厭學情緒。而高一數學是高中學習是否順利的一個關鍵,學生想學還不夠,還要學會如何學,主動學。下面對剛進入高中學生如何學習數學做一個分析與指導。
一、高一數學學習的幾個不良學習狀態
1、思想松懈:好些學生把初中那套搬到高中來,他們認為自己在初一、初二并沒怎么用功,到了初三才努把力,很輕巧的就考上了高中,有些還是重點高中,所以他們認為高中學習也如此。這種想法是錯誤之極的,中考不是有很明顯的選拔性,而高考的選拔性很強,只有少部分優秀的才能上大學,所以,到高三才努力學習就想考上大學是不可能的。
2、學習的依賴性太強。上初中時,老師一貫把每種題型歸納的清清楚楚,給大家一個特定的模式;家長也全力參與其中,有能力的就自己給孩子輔導學習,要不就請家教。在高中,老師的教學方法變了;家長也不能輔導孩子了。而很多學生還是像在初中一樣,有很強的依賴心理,等到老師“喂”,沒有發揮自己的主動學習能力,上課也不太了解老師要講解的內容,忙于記筆記,而沒有聽出其中的道理。
3、不重視基礎。好多學生自我感覺很好,對難題感興趣,做難題顯示自己的“水平”高,不重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學習與訓練,“知道怎么算就可以了”,而不認真仔細的運算。其實,計算也顯現出很強的能力,計算中蘊藏著精妙的方法,圓錐曲線部分,很多的題都知道方法,但就是算不出來,這是歷屆學生的通病。所以,做題要重量重質,規范解題才能完美的做好題。
4、認真聽課是關鍵。老師在上課的時候都會講清楚每個知識的來龍去脈,突出重點,突破知識的難點。有的學生一知半解,自以為聽懂了,感覺這一節課的知識就是套公式,代結論,而沒有對知識進行消化,很多問題沉積下來。或者,有的學生上課不聽老師的,以為自己還像初中一樣,老師講你的,我自己獨創一種方法來,以顯示自己的能力不與常人一般,結果是事倍功半。
二、高中數學和初中數學不同
1、初中的數學語言形象、通俗;高中數學語言抽象,一下子就變得難以理解,比如:集合,邏輯運算的語言,函數,空間立體幾何,它們會讓人感覺數學里生活好遠。
2、初中的教學,老師已經為學生建立了統一的思維模式,解題套路,先干什么,然后做哪步等等;而高中數學在思維上產生了很大的變化,語言的抽象對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種能力要求的突變使很多的新生不適應,導致成績下滑,興趣漸失。
3、初中的知識點比較少,而高中的容量劇增,消化的時間相對減少
三、科學合理的學習高一數學
1、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1)制定計劃:學習目標明確,合理安排時間。計劃要切實可行,執行過程中要嚴格要求自己,磨練自己的學習意志。
(2)課堂認真聽課是關鍵:很多高中生都沒有什么時間進行課前預習,所以上課是否認真聽講成了更為關鍵的事情。學習是一個模仿的過程,要聽出重點和難點,不懂的要記錄下來,而不是全盤記錄,顧此失彼。
(3)及時的復習:反復看書和筆記,強化對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記憶,將新舊知識進行比對,整理筆記,把上課沒有聽懂的徹底的弄明白,不要讓問題沉積下來,對新知識要懂更要會。而不是忙于應付作業,沒有好好消化知識,囫圇吞棗。
(4)獨立完成作業。這是檢驗自己對基本知識和技能的訓練。只有獨立的思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才能進一步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讓問題犯在平時”,才能更好的對癥下藥,解決問題。
(5)對疑難問題,自己屢犯的錯誤,準備一個改錯本反復強化訓練,把從老師、同學處獲得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長期堅持,知識就會由生到熟。
(6)每隔一周或者兩周做一個系統小結,參照筆記與資料、課本,尤其是針對自己已經犯過的問題,對知識做一個分析、綜合、概括,解釋知識間的內在聯系,以達到對所學知識的融會貫通。
2、循序漸進,戒驕戒躁:受年齡的影響,學生容易急躁,貪多求快,希望一蹴而就。有了一點成績便洋洋得意,遇到困難就一蹶不振。數學的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絕非一朝一夕便可完成的。
總之,進入高中的學習,需要心到,眼到,耳到,需要師生的全力配合,統一和個別指導才能走出優秀的高中畢業生。
- 上一篇:鄉鎮保密工作管理規章制度3則
- 下一篇:村鎮推進機關作風整治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