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改革下高中數學有效性思考
時間:2022-06-26 08:18:55
導語:新課程改革下高中數學有效性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高中數學課程改革存在的問題
1.對有效性教學認識不足,流于表面形式
有效性教學是一種新型的課堂,它倡導的是課堂師生和諧,有效、高效的完成學習目標。它也是一種理念,倡導的是在一定時間內價值的實現。但是,在實踐教學中,有很多教師將其理解為課堂知識容量的擴充,知識內容的豐富。比如,有些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時,搜集了大量的圖片和資料,表面上看確實很豐富,容量很大,但是,很多內容與本節內容關系不大,雖然,課堂很熱鬧,但是增加了很多無用信息,肯定是學生的負擔。有效性教學不僅關注學生課堂上與教師的默契程度,也關注學生課下對本節課內容的掌握程度。但是,在實際教學中,要么教師比較重視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忽視學生對內容的掌握,要么教師比較重視學生對內容的掌握,忽視了學生的參與程度,這些都不利于數學的有效性教學。
2.忽視了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
在現代功利化的社會中,教師、學生甚至學校和家長都特別重視學生取得的成績,忽視了對學生能力的培養。由于考試的要求,為了提高學生解題的正確率,教師在課堂上著重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和解題能力,這樣僅僅讓學生停留在解題上。有效性教學倡導的是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還要注意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
二、高中數學課程改革有效性教學的對策
1.貼近生活實際,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
新課程改革的一個方向就是要求每個學科要貼近我們的生活,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有用性。這也是數學有效性教學的一個途徑和方法。數學知識比較枯燥乏味,也比較抽象難懂,學生總感覺到學習數學沒有什么用處,只要會簡單的算數就可以了。其實不然,任何知識都是對生活的總結和升華,數學知識也是對生活的總結和升華,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可以說它已經滲透到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高中數學課程標準》也提出要發展學生數學應用意識。作為數學教師,在傳授數學知識的同時,還要努力挖掘生活中的數學,將數學知識與社會生活聯系起來,激發他們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比如,在講授概率問題時,可以以拋硬幣為例,甚至還可以將生活中擲篩子、彩票號碼等作為例子進行分析。
2.充分利用現代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率
教師要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把抽象的數學知識通過形象化的視角直觀地傳達給學生,增強學生的興趣,有利于學生觀察和分析問題,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在講幾何圖形時,如果僅僅用語言描述,既顯得枯燥,又比較抽象。但是,如果運用多媒體的展示,可以讓學生直觀、形象的認識和理解幾何圖形。既提高了教學效率,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改善教學方式,提倡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
教師的教學方式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也是影響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一個重要方面。在《高中數學課標準》中強調:“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不應只限于接受、記憶、模仿和練習,高中數學課程還應倡導自主探索、動手實踐、合作交流、閱讀自學等學習數學的方式。”因此,教師在組織數學教學時,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多種教學方式,尤其是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可以引導學生更廣泛的參與到課程的學習中,讓學生回歸到學習的主體地位。同時,也可以適時的組織學生進行閱讀自學,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總之,不管什么樣的的教學方式,其核心就是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一個組織者、引導者,在教學中起到輔助的作用。總之,在數學的教學課堂上,教師要努力掌握課堂有效性教學的策略,通過對有效性教學策略的研究,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益,雖然以上總結了一些方法和策略,但是對于現代的教學遠遠的表現出不足,需要我們不斷的實踐、探索和總結。
作者:謝勇工作單位:重慶市秀山高級中學校
- 上一篇:新課程改革下高中數學研究
- 下一篇:開展反浪費反奢侈行動實施方案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