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
時間:2022-05-03 10:31:23
導語:高中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高中數學與信息技術的相互促進與緊密結合,使得教師更加關注如何進行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的有機整合,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本文通過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教學整合的作用與探索,力求對數學教師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更好地實現新課程目標。
【關鍵詞】信息技術;數學教學;整合;研究;探索
當今以數字化、多媒體、智能化、網絡化為特征的現代信息技術,正在改變人們傳統的生活、學習和工作方式。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教育信息化以成為社會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技術發展的趨勢是不言而喻的。當前,以計算機技術為主體的信息技術的發展深深地影響了世界,也深刻地沖擊和改變了整個數學世界。信息技術使當今數學變得更加現實,使數學模型思想發展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數學家把頭腦中的“數學實驗”變成現實,對精深的數學概念、過程進行模擬。
一道很難的計算題、一個很難想象的函數圖象、一道復雜的方程,甚至是一個我們很難作出的幾何圖形等,只要給出起算法,就能通過信息技術得到完美的解決。由此可見,信息技術使得數學思想容易表達了,數學方法容易實現了,數學與現實的聯系更加緊密了。對于從事高中數學教學的我們,利用多媒體信息組合演示,即以教師使用信息技術為主的多媒體演示型教學模式。也是目前運用最早、最為得心應手的主流形態。利用信息技術呈現以往教學手段難以呈現的內容這是最應該呈現的,能變抽象為形象直觀,動態展示圖像變換,讓幾何體動起來,就像我們習慣用的幾何畫板就有這樣的功能。其實,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能優化課程結構,提高課堂效率。這是最重要的目的。用powerpiont或是幾何畫板在屏幕上工整地展示出來,既清楚又快捷,還可以配上圖片和動畫,問題的背景一目了然。小結課學生自主學習、練習講評課分層教學,這樣既體現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也照顧到學生在學習上的個體差異。
利用信息技術,創設情景、化靜為動,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利用信息技術,通過做數學實驗綜合訓練思維能力和培養創新意識。直覺思維、形象思維、邏輯思維是數學學習必不可少的基本思維形式,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通過做“數學實驗”主動發現,主動探索,實現三種思維的結合,不失為一種很好的培養方法。利用信息技術,化靜為動,進行課堂演示,突破教學重點、難點從而降低教學難度。在信息技術環境發展的背景下,以學生為中心進行合作學習,以問題共同解決、培養能力為中心并且強調終身學習的思想將深入人心。例如,在《概率》的教學中,有一個探究活動:“用模擬方法估計圓周率π的近似值”,用計算模擬:向一個正方形內畫一個內切圓,然后向其中撒芝麻,由落在圓內的芝麻數目和正方形內的芝麻數目比來探求π的近似值,學生積極探索問題的“做數學”的環境,學生完全可以利用它來做“數學實驗”,這樣就能使學生在問題解決過程中獲得真正的數學經驗,而不僅僅是一些抽象的數學結論。
總之,數學課程與信息技術的整合,改變了我們傳統的數學教育思想與教學模式。倡導和探索信息技術和數學課程的整合,將復雜抽象的數學概念變得形象生動,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對于發展學生的“信息素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作者:高峰 單位:梅河口市第五中學
- 上一篇: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模式探究8篇
- 下一篇:高中數學研究性學習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