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析素質教育在課堂中的體現
時間:2022-03-28 02:27:00
導語:簡析素質教育在課堂中的體現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根據素質教育的目的以及素質教育與數學教育的關系,把數學課堂劃分為五個環節,并論述了這五個環節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
關鍵詞:素質教育數學教育數學課堂教學
1引言
當前我國教育正處在由應試教育逐步轉向素質教育的過渡階段。初中教育作為我國教育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教師的課堂教學方法的更新無疑是一個重要方面。數學教育在素質教育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數學教育中強化素質教育,既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必然,也是完善學科教育體系所必需。素質教育在數學教學中如何體現,是擺在數學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項艱巨任務,而數學課堂教學是完成這一任務的重要場所。要把素質教育落到實處,就必需在課堂教學中加強素質教育。
2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處理好基礎知識教育與能力培養的關系
素質教育的最終要求是學生既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又具有分析問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在素質教育中,必須既重視知識教育,又重視能力的培養。回顧過去,我們只重視知識教育,而忽視能力的培養,其結果是我們的學生學到的知識是“死知識”,不能靈活地運用知識。從這一角度講,在對學生進行數學教育時,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數學基礎知識教育是素質教育所離不開的。數學的基礎知識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等。這“三基”是掌握數學技能技巧的源泉,是進行正確思維的工具。只有把這些知識透徹理解,熟練掌握,才談得上對學生進行各種能力的培養,才能進行素質教育。素質教育必須扎根于基礎知識的教育中。否則素質教育就會變成空中樓閣、無米之炊。
3改革數學課堂教學模式,強化素質教育
課堂是教師“傳道、授業、解惑”的陣地,也是學生學習知識提高能力的重要場所。當前,數學課的學時少,任務重,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大綱規定的教學任務,同時又要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這是我們數學老師亟待解決的一個課題。過去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主體,整節課都是老師在上面講,學生被動地在下面聽,實行滿堂灌。而數學中的很多內容很抽象,學起來枯燥無味,所以很多時候是老師在講臺上講得眉飛色舞、喉干舌燥,學生在底下昏昏欲睡,這樣既沒有使學生學到知識,更談不上能力培養。要解決這一問題,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模式必須進行改革,筆者認為在課堂教學中加強素質教育,應注意以下五個環節。
3.1學生預習
數學課的一個重要特點是每堂課的教學內容多。通過預習,同學們事先了解本堂課的主要教學內容,哪些是重點,哪些是難點,讓他們帶著問題去聽課,這樣就可以使他們變被動聽課為主動思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教師復習
教師復習應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其一是評講學生上次的作業。學生課后做作業是數學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學生學習、鞏固知識、訓練能力的重要手段。所以,對學生的作業,筆者每次都是全批全改,指出作業中的典型問題,對于作業中存在的普遍性問題,在上課前做一評講是十分必要的。這樣做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做作業的積極性,另一方面,通過教師對錯誤的評講可以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記憶,提高學生進行正確思維的能力。其二是對上次課的教學內容進行簡短的復習。教師在復習時,不一定要花很長時間,可以是三言兩語,關鍵是要從復習前面內容的過程中,提出問題,然后順利過渡到本次課的教學內容上來,要注意知識的銜接。這樣既加深了學生對前面所學知識的印象,又培養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3.3教師的課堂講授
在課堂上教師應加強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意識,具體講授時應抓住重點,采取啟發式、主動式等先進的教學方法,應培養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思維的意識。
首先,教師在課堂講授時,應根據本堂課的教學內容的特點,結合學生實際,確定素質教育的內容和方法,力求自然、貼切,要把重點放在概念、定理的形成過程中,而把計算能力、計算技巧的訓練放在次要位置。教師講授概念的形成過程,是在教會學生如何分析、歸納、抽象客觀事件的過程。這樣既傳授了知識,又培養了學生的能力。
其次,教師在講授時,應采用啟發式教學方法。傳統的教學方法缺乏獨立思考的訓練,而啟發式教學,是由教師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如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通過不斷地提出問題,然后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分析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線索,直至最終解決問題,使學生產生了強烈的求知欲望,使他們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思維,加深了記憶;同時,也使他們在聽課過程中,學到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
3.4教師應結合多種教學法激發學生創新思維
教師應注意自己的教學方法。好的數學教學方法應當是強調學生主動學習的教學方法。
3.4.1發現式教學
由教師提供一些預備知識,為學生創設一定的思考、引申、發揮的空間,讓學生去積極探索,從而發現問題,提出假設并驗證假設,進而自己獲取知識的方法。這就是發現式教學。發現法對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素質大有裨益。不妨引導學生在做各種類型的練習時,自己去發現問題、總結規律。這樣,學生對自己總結出來的規律印象深,且計算中出錯率較低。
3.4.2發散式教學
發散思維即求異思維,運用“一題多解”,“一題多變”的方式解決問題。教學時適時地采用這種發散式教學,能使學生逐漸變得敢于聯想,敢于突破條條框框去標新立異。
3.4.3分析式教學
分析教學是指教師引導學生從“未知”出發,逐層深入地分析找出“需知”,逐漸靠攏到“已知”,從而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
3.5學生課堂復習
教師每次課都應安排幾分鐘時間,讓學生對本次課所學的知識進行消化、吸收,讓他們歸納、總結本次課的重點、難點。開始時,教師可以加以引導、提示,經過多次訓練后,使同學們養成習慣,然后慢慢地過渡到讓他們自己歸納、總結。這樣做一方面可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記憶,另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歸納、綜合的能力,同時也可以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
4結語
總之,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時,應按照以上五個環節,合理、有效、充分地安排課堂45分鐘。只有這樣,才能把素質教育落到實處,才能完成教師的神圣使命。
- 上一篇:金融危機防范的法律制度綜述
- 下一篇:金融危機后法律制度的完善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