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教在數學課改中的應用論文
時間:2022-09-25 05:03:00
導語:電教在數學課改中的應用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多媒體教學在現代數學教學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其教學手段的直觀性,內容的豐富性,特別是在許多無法用實物教學的課程中起著無可替代的作用。它能極大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便于多方位的提高學習效果;在數學教學中能克服許多常規教學中無法解決的困難;便于在短時間內復量內容。當然,多媒體教學也存在局限性,但隨著科學的進步,其作用一定會更大,其局限性也將逐步減少。
關鍵詞:興趣優化教學理性認識動態熱情信息素養
新一輪課程改革所要解決問題之一是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的普遍應用,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是教育發展的時代要求。多媒體計算機集文字、圖形、圖像、動畫、聲音、視頻等功能于一體,表達的信息量大,具有圖、文、音、像并茂的優點。在教學過程中運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可使形、聲、色渾然一體,創設生動、形象、具有強烈感染力的情境,調動學生多種感官,為改革教學方法,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提供了最優化的可能。
一、借現代技術,奏興趣之曲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特別注意選題的“新”、“奇”、“趣”,以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使他們處于主動地位,形成直接的學習動機。數學是抽象的,一些學生感到數學公式、數學概念枯燥乏味,然后就放棄了。要使他們學好數學,首先得激發學生的數學興趣,使他們把學習數學看作是一種享受、一種樂趣。多媒體集文字、圖形、圖像、聲音、動畫于一體,能以形象、生動、直觀的形式向學生傳遞信息,刺激學生的各種感覺器官,能將數學課本中的一些抽象的概念、復雜的變化,或者在通常條件下很難演示的實驗、動態變化的過程等,直觀地展現在學生的面前,使得教學內容直觀化、趣味化、多樣化,強化對學生的眼、耳、腦、手等感覺器官的刺激,使他們的情緒興奮起來,對數學產生興趣,形成一種愛數學的良好學習氛圍,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真正把學習數學作為一種樂趣。例如有一道初次見面相當容易出錯的競賽類趣題:有一只青蛙被困在一個深九尺的井里。如果它每日跳五尺卻滑下三尺,他需要多少日才能跳出井呢?我們可以制作一個簡單的Flash動畫,來形象地說明其中跳躍爬升中的曲折過程,使得問題變得生動有趣,簡明易懂。然后讓學生對題中的數據進行變化,根據青蛙跳躍爬升的動畫,得出結果。這樣極大地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促使他們積極參于到問題解決的全過程。
二、直觀展示數學知識,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由于多媒體形象具體、動靜結合、聲色兼備,并且具有一定的可控性和交互性,所以如能加以適當應用,可以變抽象為具體,把死知識變活,使得在教學中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難點就迎刃而解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經常會遇到一些重點難點問題,它們有的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有的是純理論的,在現實生活中找不到這樣理想的條件。對于這些問題,應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很難突破,而多媒體恰恰能彌補這一缺陷。如在現實生活中,由于存在著空氣阻力,拋出的物體的軌跡并不是數學中所說的拋物線,在展示拋物線(二次函數圖像)的形成的過程,用傳統方法難以勝任。而通過Flash、幾何畫板或Authorware等制作軟件,則可利用其函數功能,輕松實現各種函數的圖像演示。再如,研究一枚硬幣的正反面出現的機率與拋擲次數之間的關系,如果用人工來投的話,由于時間的限制,投擲的次數往往不夠大,其結果的可信度相對差一些。而利用拋擲硬幣的課件,可實現較多次數的投擲,從而更能揭示其正反面的出現機率所固有的規律。在演示的過程中,可利用課件的可控性和交互性,積極引導學生參與試驗,由學生來設定其拋擲速度和次數,由此得出相對合理、可信度高的試驗結果。這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學習的熱情,提高學生的感性認識,并使之上升為理性認識。
三、再現思維過程,啟迪思維方式
從以形象思維為主,開始過渡為以抽象思維為主,是中學生的認識特點之一。學生系統掌握知識,一般是從對教材的感知開始,感知越豐富,觀念越清晰,形成概念和理解知識就越容易,獲取的知識也就更規范化,更有系統性。因此,要使學生理解抽象的數學概念,就必須為學生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使之借助事物的具體形象或表象進行思維,從而逐步理解和掌握知識。而多媒體計算機通過模擬演示,突出實際操作過程,讓學生進行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抽象和概括,通過引導學生經歷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達到培養智能,啟迪思維的目的。如“有理數的加法法則”這一課,教科書上用了6種情形來加以說明,但其敘事的過程猶如一杯白開水,不利于學生的思維。我在教學中運用了Flash課件,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首先,設計出一個走路的小丑,請他來擔任書本中省略的“走”的主人,讓他在數軸上按各種要求走動,并把所有的走法設置成學生不易察覺的小按鈕,當鼠標點中相應的小按鈕時,才會出現有走法的標記的大按鈕。他的每一次走動,都會在數軸上方留下痕跡。教師先演示其中的一種走法,學生看到這個小丑及其走法,馬上來勁了。教師趁熱打鐵,問學生還有沒有其它的走法呀?如果有的話,請上來操作電腦。這時,不管是優秀生,還是基礎差的學生,都被吸引住了,積極開動腦筋,爭取上臺操作。學生想出走法后,由教師點出大按鈕,再由學生操作大按鈕,這時,動畫又動起來啦!學生通過自己的思維,獲得了成功,獲得了自信,不用說,會有多么高興!公務員之家
四、擴大課堂信息容量,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和效益
在傳統的數學教學中,由于可利用的教學手段較少,再加上數學概念本身通常比較抽象,使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給學生的感官以豐富的刺激,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就不高,課堂容量較小,課堂效率也相應低下。在現在的多媒體教學,借助于電腦、電視機、視頻展示儀、網絡等,能快速提供和處理大量的信息。比如在展示問題時,我們就是只用最簡單的Powerpoint就能夠制作出多種文字切入效果,通過動畫、音效、色彩等信息全方位刺激學生的視覺和聽覺,加深學生對問題的印象,促進學生記憶和理解數學概念。在講解一些較復雜的幾何圖形時,也可以預先借助于課件來完成,從而節約了課堂時間,也就提高了課堂的信息容量。如進入七年級后的第一堂數學課是《走進數學世界》,書本上舉了很多的例子,雖然其中也有意識地增加了圖片的數量,但多數仍是干巴巴的文本文字,看上去蒼白無力。在教學過程中,我根據書本中提及的事例,在互聯網、農村遠程教育資源、教學光盤中搜索相關素材,來充實這堂課,從而向學生展示現實世界中各種與數學相關的實物,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使學生真正意識到如書本上所說的“這一切的一切都和數、數的運算、數的比較、圖形的大小、圖形的形狀、圖形的位置有關,這就是數學”。
實踐證明,在教學過程中靈活運用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能使數學課上得更生動、更活潑,讓學生在輕輕松松之中邁進數學王國的大門。總之,在當前我國積極推進教育現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導和探索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整合的教學,對于發展學生的數學“信息素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 上一篇:心律失常藥物應用及類別論文
- 下一篇:肺病粘液非吸入藥物治療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