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小學數學教學“有效引導”
時間:2022-08-16 08:36:34
導語:簡述小學數學教學“有效引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小學數學中開展“有效引導”的重要性
1.數學學科特征決定。數學是一門源于自然科學的學科,其本身就是將生活中各種自然現象通過數學的方式進行系統化處理,以此來幫助人類更加高效地認知與改造世界。數學作為一種學生未來發展道路上必不可少的工具,其不但與物理、化學等科目具有密切的聯系,更是決定了學生的邏輯思維水平與能力。但是,我們也要認識到數學本身具有較大的難度,特別是其蘊含的豐富的數形結合思想以及抽象化思維的內容,經常會讓學生感覺晦澀難懂。針對這個問題,如果不進行良好的教學引導,學生很有可能會失去學習數學的興趣與熱情,影響教學的效果。2.學生所處的階段決定。小學階段的學生心智發育不成熟,對于新興的事物以及沒有接觸過的事物具有一定的興趣,這為開展引導性教學創設了條件。相反,其對于一些已經熟悉的知識與結構很容易失去興趣,再加上課堂上能夠集中注意力的時間也相對有限,所以教師必須要重視良好的引導來幫助學生延長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同時也讓其發揮更多的主觀能動性,提升其參與課堂的意愿與效率,為實現更高水平的教學創設條件。3.壓力與動力之間的關系決定。從壓力與動力的關系的角度上來看,我們常說壓力會催生出動力。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面臨小升初,普遍具有一定的學習壓力,再加上數學課程本身具有一定的難度,即使掌握了基本的原理也經常會出現一些迷惑性的條件,讓學生做出錯誤的判斷。所以,學生必須要充分掌握細節才能夠從容應對。由此可見,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難免會面臨壓力,而良好的引導,正是學生化壓力為動力的工具。只有順利掌握了壓力與動力的轉化,才能夠實現厚積薄發,為學生提升數學學習興趣奠定基礎。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離不開良好的課堂引導,但是當前我國小學數學教學中卻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些問題對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具有許多消極的影響。首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經常會將自己作為主體而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這個問題的出現主要是由于教師沒有認識到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沿襲了傳統教學模式的緣故。其次,教師在教學中沒有著重突出教學氛圍的重要性,導致課堂沉悶、無趣。最后,教師在教學環節設置方面枯燥、乏味,缺乏師生交流,最終影響了教學的效果。
1.創造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愉快輕松的教學氛圍不但可以提升教學目標的完成效率,更是有助于促進課堂教學環節的順利完成,提升學生的學習框架結構的完整性,讓其能夠在知識、技能等方面形成一個統一的提升。當前,新課程標準中對于教學工作也提出了建立民主寬松的教學氛圍的要求,所以創設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可以說是學生的選擇,更是時代的選擇。比如,在進行“三角形”教學時,課前教師可以準備一些三角形物件的圖片,首先在課上讓學生們辨識老師展示的圖片,并分別只認出其在生活中的作用,然后讓學生依次舉例說明生活中還有哪些例子屬于三角形結構。在這樣的教學引導中,學生們開動腦筋參與了教學環節,同時也就收獲了印象與知識。2.引導學生積極主動思考。積極主動地思考是一種學習習慣,更是生活的態度。當一個學生在生活中遇到事物會積極思考其構成與原因時,那么說明教學是有效的同時也是成功的。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首先必須明確以學生為核心的教學策略,通過激發式教學幫助學生進行深層次的思考,進而引發出其思考的習慣,提升其邏輯思維能力。比如,在某次教學活動中,我這樣提出了問題“同學們,大家都知道自己的體重么”然后又提出了,“體重大家都知道,那么一塊橡皮有多重誰知道?”根據學生的回答情況,我進行了逐步引導,每一步學生都要進行大量的思考與解讀才能夠跟上教師的步伐,不知不覺就完成了整個學習環節,同時也為提升其邏輯思維能力奠定了基礎。3.重視學生的錯誤,選擇合理的引導方式。數學與其他的科目不同,其十分注重邏輯的嚴密性以及真實性,更重視結果的準確性。在做題時,我們常會告訴學生“不認真就是不會做”,其實際上是一種對于錯題的解讀。盡管從表面上來看一些學生做題總是馬馬虎虎,其實際上是邏輯思維的縝密性以及學習習慣方面存在的問題。由于這些不良的習慣,不但會導致學生做題時頻繁丟分,更會出現做事情丟三落四以及處理工作虎頭蛇尾等問題,嚴重影響學生未來實現個人價值與綜合發展。由此可見,必須要加強學生錯題的管理與規劃,重視學生在課堂中以及在作業中出現的錯誤。當然,小學階段的學生具有強烈的自尊心,在進行錯誤展示時也不要點名批評,做到論題不論人,讓學生們一起來研究錯題,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4.提供多樣性的學習機會。小學階段的學生天性好玩,通過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添加一些有意思的教學環節,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更可以提升師生之間的互動關系,提升師生情誼,為更好地開展教學活動提供良好的幫助。值得注意的是,提供多樣性的學習機會并不是讓學生玩,而是選擇一些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式來幫助學生提升相應的技能,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5.采取多種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小學階段的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是常見現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敲黑板、講故事等方式來拉回學生的注意力。當有學生注意力分散時,可以通過問學生一些簡單問題的策略來提醒其注意。由于學生的自尊心較強,也要注意教學的方式與方法,畢竟注意力不集中是學生的本能之一,并不是較大的錯誤,所以還是要掌握好教學的度。
四、總結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引導式教學,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其對于數學知識的認知與理解水平,同時對于活躍課堂氣氛以及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環節都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本文從創造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引導學生積極主動思考以及重視學生的錯誤、選擇合理的引導方式并提供多樣性的學習機會等角度進行了闡述,也希望能夠為順利開展引導式教學創設條件。
參考文獻:
[1]黃勤靈.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引導”策略探討[J].亞太教育,2016,(36):27.
[2]趙文亮.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引導”策略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6,(07):139.
[3]張艷,張玲云,范素花.淺議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引導”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5,(08):151.
[4]王艷.淺析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引導”策略[J].赤子,2014,(04):284.
作者:張春秋 單位: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半程中心小學
- 上一篇: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
- 下一篇:茶文化素養對數學教育的啟發
精品范文
10簡述教學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