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的實踐

時間:2022-10-15 09:33:30

導語: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的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的實踐

摘要:文章首先闡述了微課的內涵,然后分析了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優勢,最后提出了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踐,包括微課在小數數學課前的實踐、微課在小數數學課中的實踐、微課在小數數學課后的實踐。

關鍵詞:小學數學;微課;課后復習

由于數學知識的邏輯性、抽象性較強,部分知識點不易理解消化,學生很容易出現理解錯誤、知識混淆,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學效果。而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促進了教學形式的改變,增強了教學趣味性,降低了教學難度。對此,教師應利用微課這種新型的教學手段,盡可能地消除傳統教學弊病,從而建立小數數學高效課堂。

一、微課的內涵

微課,主要是借助互聯網技術、信息技術等,以視頻形式展示各個知識點,學生在教師引導下直接通過視頻接受知識[1]。實際上,微課是一種教學資源,是教材內容的精簡要點。與傳統教學形式相比,教師通過微課短視頻向學生展示各個知識點,詳細講解某一個知識點的內容,具有一定的針對性。以往教師講解一個數學題目或幾個題目可能要花費一節課時間,采用微課后可能只需要5~8分鐘,極大節省了課上的教學時間。而且,微課集聲、畫、視頻等于一體,便于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二、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優勢

(一)提高教學內容精簡性和針對性。微課時長一般為5~8min,通常不超過10min。由于時長因素,微課一般圍繞一個或兩個知識點展開論述,內容短小精悍、主題鮮明、知識點羅列精簡明了。小數數學借助圖形結合、語言簡練、內容短小精悍的微課教學,能夠提升教學內容的精簡性和針對性,直觀地展示知識要點,降低數學教學難度。(二)豐富教學資源。微課實際上是一種教學資源,其在小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使數學教學資源得以豐富[2]。課前,教師搜索應用書本外的教學素材,編制成為微課視頻,然后課上通過多媒體播放給學生,活躍課堂氛圍。微課的應用使小學數學教學資源從書本延伸至網絡空間、現實空間,教學資源變得極為豐富多樣。例如,講“長度單位”時,教師可以提前制作微課視頻,利用圖片展示生活中的物體長度,講解長度單位,以便學生理解消化。(三)促進課堂互動。以往小數數學教學中,通常以教為主,課堂是教師的“一言堂”。而采用微課教學后,借助微課視聽功能激發學生興趣,活躍課堂氛圍,促進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有利于提升數學教學質量[3]。例如,講“觀察物體”時,教師通過微課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討論、思考,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翁,課堂變以教為主為以學為主。教師可以利用微課圖片展示桌子、瓶子等物體,提出“你對生活中的哪些物體好奇?你觀察過它嗎?它的各面有什么特征?”等問題。學生各抒己見,發表自己意見,形成師生、生生互動的課堂。(四)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數學學科所需要記憶的概念公式較多,部分知識點原理也較為抽象,長期的傳統課堂教學中,小學生本身受自身年齡所限,專注度不集中,因此學習興趣無法得到有效調動,致使最終數學學習效率很難跟上教師教學進度。而利用微課教學模式可以直接將部分抽象、銜接性較強的數學知識點做成形象、直觀、清晰、精簡的教學視頻,確保學生在短時間內對相應數學核心原理有一定認知,且動態視頻畫面也能夠持續吸引使學生專注度,繼而使其能夠在微課教學模式中,通過一邊觀看、一邊思考逐漸形成獨立的圖形結合觀察學習習慣,從而使自身數學學習效率得到全面提升,邏輯思維能力也可以得到有效培養。

三、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踐

(一)微課在小數數學課前的實踐。小學數學教學是一個持續的過程,不僅涉及課上教學,還包括課前預習、課后總結等,因為課前預習的好壞直接影響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因此課前預習越發受到教師的關注。基于此,教師可根據新課內容,制作相關微課,其內容可是相關知識點介紹、教學重點知識概述、例題講解等,學生課前通過相關微課,熟悉新課內容,掌握相關知識點,為后續教學內容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師通過微課內容引導學生思維走向,指明學生學習要點,提高課前預習質量[4]。例如,講“小數的加法與減法”時,教師在學習交流群設置“預習導航”板塊,把提前制作的關于“小數加減法”的微課視頻上傳至該板塊,號召學生課前點播預習,發揮微課學習引領、目標導航功能,使學生能夠通過課前微課預習對自己學習任務和學習目標有清晰認知,繼而達到有效提升新課預習質量的目的。(二)微課在小數數學課中的實踐。小學生年齡較小,其正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轉變,再加上部分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欠缺,因此小學數學教學中較為抽象的數學知識學生理解較難。而微課短小精悍、針對性強,具有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功能。因此,教師要在課前明確該節課教學重難點,找到學生不易理解的知識點,然后制作相關微課,結合教師講解,幫助學生理解難點。教師可選擇相關視頻,創設教學情境,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知識;教師也可選擇例題講解動畫,通過形象生動的動畫展示解決問題的過程,以此引導學生解除疑惑;教師還可通過微課展示相關數學概念確定過程,使學生深入理解該理論來源。教師可應用不同的微課內容講解重難點知識,通過不同的形式使學生深刻理解相關知識點。比如,在講“三角形的高”時,絕大多數的學生都能畫出銳角三角形的高,但是卻無法熟練畫出另外兩種三角形的高,未能深刻理解三角形的高。為了突破此教學重難點,教師可制作相關微課視頻,借助圖形結合方式播放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的高的畫法過程,然后在課堂上講解,讓學生反復觀看并動手實踐,讓學生充分明白其原理特征,從而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效性。(三)微課在小數數學課后的實踐。課后復習是教學過程的最后一個環節,是學生鞏固新知的主要方式[5]。以往課堂教學結束后學生一般通過作業方式進行課后復習,這就要求學生具有較高的學習主動性,否則達不到課后復習鞏固的目的。基于此,教師可將課上教學的重難點進行整理,制作相關視頻,并將其傳達給學生,學生課后通過點播、下載等反復觀看微課,以鞏固新知,并發現自身知識漏洞,及時彌補。另外,部分“學困生”課上無法緊跟教師教學節奏,因此該類學生課后可認真、重復觀看微課視頻,以深化理解。比如,在講“因數與倍數”時,教師可總結歸納知識重難點、建構知識框架,把這些內容制成微課視頻,讓學生課后通過微課復習。部分“學困生”也可以在家通過反復觀看微課視頻達到復習目的,最終使自身數學學習能力和數學思維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四、結語

微課作為一種信息化的教學手段,其應用于小學數學教學的全過程,優化整個教學環節,使教學效果顯著增強。為此,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恰當利用微課,借助微課優勢優化教學過程,從而實現教學水平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王莉.微課教學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14):141-142.

[2]王慧.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的應用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14):168-169.

[3]王彬彬.微課在小學數學拓展課中的應用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2018(52):123-124.

[4]張炳煌.微課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的實踐探索[J].當代教研論叢,2016(11):26-27.

[5]趙子琛.淺析嵌入式微課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數學學習與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17):175-176.

作者:茍文芳 單位:臨洮縣洮陽學區南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