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社會農村治安問題和法律規制探討
時間:2022-11-16 09:04:50
導語:和諧社會農村治安問題和法律規制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當今社會,我國經濟社會飛速發展,農村生活質量不斷提高,農村所面臨的各種矛盾沖突與挑戰影響著新農村的和諧建設。近年來關于農村生活的新聞報導中仍然存在有不和諧因素,本文從和諧社會背景下分析探討了農村治安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并結合當前的法律規制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農村治安;法律規制;和諧社會
一、當前農村建設過程中存在的治安問題
(一)群體性的刑事案件數量增多
在當今的農村治安環境中,群體性的刑事案件數量逐漸增多,例如團伙盜竊、聚眾斗毆、聚眾賭博等案件時有發生,嚴重危害著農村環境的安定有序。這也影響這農村青年、幼兒的教育,很多農村青年受不良文化的影響走上了非法犯罪的道路。
(二)農村治安管理力量薄弱,缺乏完善的防衛體系
在多數農村建設中,治安管理力量薄弱,也沒有科學的防衛體系,而且受地理環境、人文歷史發展、家族勢力等因素的影響,使得農村治安管理工作面臨著很大的挑戰。而且,農村生活環境復雜,自身缺乏治安儲備,農村的治安人員缺乏,這都是農村治安環境建設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三)農村的家庭暴力事件較多
在法律制度不斷完善的今天,很多農村家庭“法盲”仍占絕大多數,再加上農村固有的“重男輕女”“男人在家庭中占主導地位”的思想影響,農村婦女處于弱勢地位,家庭暴力事件時有發生,這嚴重危害著農村的治安管理工作的開展。
(四)留守兒童、空巢老人較多,使得農村治安管理問題凸顯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農村勞動力大量涌入城市,導致農村的年輕勞動力減少,使得“留守兒童”、“空巢老人”數量增加,他們不管是從體力還是從生活知識等各方面能力較低,這使得農村的防衛體系較為薄弱,很多不法分子有機可趁,頂風作案,威脅著弱勢群體的生命財產安全。近年來,農村里所發安生的不法分子侵害村民財產的案件數量不斷增長,嚴重影響著農村的社會治安環境。
(五)不法分子利用村民知識水平較低,存在有封建迷信的思想這一特點進行違法活動
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村名學習科學知識的機會越來越多,但是仍然會有人對迷信思想、封建活動深信不疑。很多不法分子正是利用了村民的這一思想特點,打著封建迷信活動的旗號,進行不法活動。
二、農村治安問題存在的原因
(一)村民的法律意識淡薄,法治宣傳教育不到位
隨著新農村建設的逐步推進,法制宣傳教育已經在一些鄉鎮、村莊開展,但是大部分村民仍然是法盲,在復雜多變的生活環境下,他們不知道如何運用法律的手段解決遇到的問題,而是會選用更加直接的暴力手段等解決問題。而且,由于很多村民之間存在有血緣關系,家族的影響根深蒂固,使得很多人在遇到問題時首先會考慮運用家族的力量解決矛盾。這也為法治宣傳工作的開展設置了障礙。而且,農村的文化發展落后,村民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很多人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部分村名仍然是文盲、半文盲,加大了農村法制宣傳教育的難度。村民對法律的認識不夠,政府部門對法律規制的宣傳不到位,加劇了農村治安環境治理的難度。
(二)農村經濟發展相對落后,政府對農村建設投入、重視程度不夠
由于城鄉貧富差距拉大,使得農村的多數勞動力都去城市打工,村莊中多數都是老人、兒童,這使得農村的治安管理更加困難。還有的村農,政府對其建設投入較少,農村的基礎設施、治安設施投入較少,例如當遇到突發問題時,村民無法利用身邊的器械正當防衛,無法及時報警燈。歸根結底還是農村經濟發展緩慢、落后的原因。
(三)農村的基層工作不到位
農村的社會治安管理部門力量不足,民警數量較少,使得很多時候民警有心無力,還有的農村,鄉、鎮基層組織對治安管理工作不夠重視,沒有進行及時有效的法律宣傳教育工作,也沒有對違法亂紀的人員進行說服教育,使得農村的社會治安環境越來越復雜。
(四)政府對農村的法律規制、政策執行的重視程度不夠
相對于城市,國家對于農村的法治建設、政策執行的重視程度不夠。這體現在:國家對于農村的治安力量建設投入較少,農村的治安管理人員、治安設施投入較少,使得農村的治安管理工作無法推進;國家對于農村治安法律規制的建設、執行工作中存在漏洞,沒有實際可操作性的法律規制,使得對農村違法亂紀現象的治理無法可依,治理力度較弱;國家對于農村治安管理工作的推行不夠周全,監督力度不夠,很多違法亂紀現象的治理程度不夠,但是又缺乏相應的監督手段,使得農村治安管理尤其困難。
(五)村民自身的原因
村民文化水平低,無法正確認識自己行為的法律后果,使得他們違法卻不自知。村民在思想方面仍然存在有封建迷信的思想,使得法律的普及難上加難。作為弱勢群體,村民對違法行為的抵御能力本身就存在缺陷,在面對違法亂紀行為時無法正確認識,更無從談起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自身的利益。使得很多不法分子屢屢得逞,更加猖獗。
三、如何改善農村治安環境的現狀
(一)拓寬與農村治安管理相關的法律范圍
我國的關于農村社會治安管理方面現行的法律規制并不完善,隨著新農村建設的推行,不斷有新的治安問題涌現,現存的法律規制根本無法及時的修改,用以約束這些行為。為了擴大農村治安管理相關的法律范圍,國家應當考慮結合新農村發展實際情況,制定出具有更大保護力度和調整范圍的法律法規標準,在制定的過程中也需要盡量詳細和完備地進行,注重合理的解釋和闡述,并對法律內容的實質應用進行明確無誤的引導,以實現對農民合法權益的切實保障,隔絕掉不法分子。從廣大群眾的真實利益需求出發,遵從法為人所制,法為人用的原則,有效發揮法律整治的作用,適當的拓寬與之相關的法律約束范圍,使得那些違法亂紀行為可以被依法懲治,加強法律規制,提高農村治安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二)加大違法亂紀行為的懲治力度
為了實現法律法規的實質效果,國家應對特定的違法亂紀行為設置針對性較強的法律條文,并加大對違法亂紀行為的橙汁力度,對違法分子進行嚴懲,當其重新進入社會時,才能有有效降低其再次進行違法犯罪行為的幾率,促進農村社會治安問題的有效解決,改善農村治安環境。與此同時,各級黨政機關、政府部門首先要認識到打擊農村治安違法犯罪行為可能釀成的嚴重后果,并及時進行各個部門的統一協調,集中力量對這些犯罪人員進行懲治,將這些違法犯罪行為從源頭扼殺。另外,執法部門可以通過采取“舉輕以明重”的做法,通過對違法亂紀人員的嚴懲起到警戒廣大村民的作用,在實現對不法分子的懲處的同時,提高村民對法律規制的重視程度,從而促進農村法制的建設,在廣大農村營造出良好的司法環境,保障農村社會秩序,維護農民日常生活的穩定性。
(三)加強農村治安體系的構建,加大農村治安力量建設
在我國現階段,由于農村處于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最基層,農村的治安管理力量相對城市較為薄弱,因此,農村中治安問題的發生也較多。為了能夠構建出完善的農村治安管理體系,首先必須要加大對治安力量配置的投入。例如,可以通過進行公務員、事業單位人員、編外人員招聘等多種人員投入措施,增加農村基層民警和巡邏人員的數量,保障農村日常治安環境的穩定性。與此同時,也可以通過加大對農村基層民警和巡邏人員的教育及培訓,使其充分認識到農村治安的現狀,并增加他們的法律知識儲備量,以及必要的治安問題防治措施,增強其維護社會治安的責任感,提高他們與違法犯罪人員作斗爭的能力。另外,也要加強對他們處理糾紛等能力進行鍛煉,當突發事件等農村治安問題發生時,他們能夠合理有效地解決村民之間的糾紛,以避免更加嚴重情況的發生,維護好農村治安的有序性,保障居民日常生活平穩進行,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和諧發展。
(四)加強對農村的法律規制的宣傳教育
對農民進行長期的全面的宣傳教育是實現農村法律規制的重要方式,因此,針對村民自身法律意識淡薄的現象,政府應當在廣大農村地區加大對法律規制的宣傳教育,通過張貼法律知識宣傳海報、舉行法律知識小講座等多種宣傳方式,可以普遍提高村民的法律知識水平,增強他們的法律意識,讓他們認識到哪些行為可為、哪些行為不可為。同時,也可以在廣大農村進行應對緊急情況的演練,加強農村居民應對突發事件的防御能力,讓村民們明白在面對違法行為時如何有效使用法律的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挽回自己的損失,打擊不法犯罪分子和違法行為,并利用法律精神規范自身的行為方式,有效實現法律規制宣傳教育的目的,加快促進和諧新農村的建設和發展。
(五)推動法律規制的規范運行,建立健全監督機制
結合新農村建設發展的具體情況,規范法律法規的應用程序,并構建出合理完善的法律運行和監督機制,以實現對法律規制的運行情況進行良好的監督,對于農村治安管理工作來說是極其有必要的。在農村治安管理的問題上,如何更好的運用法律解決問題,如何更好的使法律規定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如何將法律運行的情況真實有效的反映出來,如何協調法律的運行機制和監督機制,都需要進行完備和規范性的規劃。在推動法律規制的規范運行和健全監督機制的過程中,應當從基層農村的治安環境中積極發現問題,并總結經驗,著手于具有針對性的農村治安問題,從法律運用程序的薄弱環節進行精準切入,并在長期的實踐和探索中不斷完善,發揮出法律規制在改善農村治安環境的重要作用。通過對法律法規運行情況的監督,及時發現農村治安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通過不斷完善法律法規等措施加強農村治安管理,從而使得農村治安情況得到好轉。
四、結語
農村治安管理工作是新農村建設過程中重要的一環,在和諧社會背景下,如何更好地解決農村治安問題關系著農民生活質量的高低。誠然,農村治安管理工作是一項艱巨的、長期的任務,但是我們也要做好萬全的準備,及時應對隨時突發的問題,爭取建設一個美麗和諧的新農村。
作者:王珩 單位:甘肅政法學院
參考文獻:
[1]黃曉玲.善治理論視角下農村治安管理社會化研究[J].江西警察學院學報,2015.
[2]李凌風.我國社會治安管理的現狀及對策[J].法治與社會,2015.
[3]李有福.如何做好農村治安防范和維護穩定工作[J].派出所工作,2015.
- 上一篇:和諧社會中新聞媒體的作用
- 下一篇:領導干部工作作風建設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