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計量核算管理論文

時間:2022-06-04 09:26:00

導語:人力資源計量核算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人力資源計量核算管理論文

一、人力資源與人力資源會計

在世界經濟發展到知識經濟的今天,人才的作用已初見端倪,世界高新技術革命的浪潮,已經把世界經濟的競爭從物質資源競爭推向人力資源的競爭,掌握知識和技術,具有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人才已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導。對人力資源的開發、利用和管理將是企業經營管理的根本所在。一個企業是否具有競爭力,是否具有發展前景,決定因素已不限于經營規模的大小,財產物質的多少,而是更取決于是否擁有豐富的人力資源,是否對人力資源進行持續、有效的投資、開發和利用。經濟發展水平越高,人力資源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也越大,人才成為經濟資源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企業財富的真正象征和源泉。因此,將人力資源作為資產,對其加以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以滿足企業管理者和企業外部利益關系人對經濟決策的信息需要,這成為時代的必然要求。

人力資源會計是通過對企業中人力資源投資的成本、價值進行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以為利益相關者提供企業的人力資源信息,便于他們做出正確的經濟決策。它是企業專門計量和反映人力資源信息的會計程序和方法。

我國傳統會計核算體系將人力投資支出費用化,難以對人力資源進行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在人力資源投資迅猛增加、人力資源支出比重日益加大的今天,費用化往往導致低估企業收益,而在人力資源損耗階段卻又會高估收益,這與真實的情況不符合,必然導致會計信息不真實,無法為企業管理當局、廣大投資者、債權人、國家經濟管理部門提供他們所需要的人力資源信息。建立了人力資源會計后,改變了傳統會計把人力資源支出都作為當期費用列支的做法,而是將人力資源投資支出資本化,確認人力資產為企業的重要資產,同時確認勞動者的權益,并按貢獻大小參與企業盈余的分配,促使企業的經營者、管理者、勞動者充分重視人力資產的作用,承認勞動者的貢獻和權益,發揮勞動者的積極性和聰明才智,為企業和社會創造更多的財富。

人力資源會計是人力資源管理與會計學相結合的新學科,是會計學科發展的一個新領域。

二、人力資源會計的確認

1、首先,人力資源是企業的資產。人力資源會計與傳統會計的本質區別就在于人力資源會計將人力資源投資視為資產,而傳統會計則作為費用。所以談論人力資源會計,首先就要確認人力資源是否是資產?

資產,是企業擁有或控制的,能夠以貨幣計量,預期能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流入的經濟資源。據此定義,人力資源是企業的資產,因為人力資源是指人的勞動能力,勞動者的這種勞動能力顯然是可以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流入的;而且,人力資源的成本,即企業投資在人力資源上的招聘費、培訓費、保險費、工資及福利費等支出都是能夠以貨幣計量的;還有,人力資源也是企業可以實際控制的,一旦勞動者被企業雇傭,他的勞動力事實上就已經為企業所控制,在勞動契約解除以前,勞動者不能再自由的向他人出售勞動力,特別是正常上班時間,勞動者的時間和所做的事都不能為自己所控制。所以,企業的人力資源是企業所擁有或控制的,能夠以貨幣計量,能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流入的重要經濟資源,是企業的重要資產。

2、其次,人力資源應屬企業的無形資產。因為,無形資產是不具有實物形態的非貨幣性資產,具有無實物形態、用于生產商品或提供勞務、出租給他人或為管理而持有、可以在一個以上的會計期間為企業提供經濟效益、所提供的未來經濟效益具有不確定性等特征。人力資源符合上述定義和特征:(1)人力資產不具備實物形態。人力資產本質上是指員工的服務能力和潛力,這種能力、潛力是沒有實物形態的;(2)人力資產是用于生產商品、提供勞務或管理的人力資源;(3)人力資產投資的受益期通常在一個會計期間以上,服務期低于一個會計期間的員工的工資等支出一般直接計入當期損益,而不予以資本化;(4)人力資產到底能為企業帶來多大的效益是很難估計的,另外,由于人才的流動性大,使人力資產的受益期事實上也很難確定。綜上所述,人力資源應屬企業的無形資產。

三、人力資源會計的計量

人力資源會計的計量是指人力資產的計價問題,其關鍵是對投資在人力資源上的支出進行資本化與費用化的劃分。人力資源投資支出主要包括以下四個部分:

1、取得人力資源的支出。指企業為獲得人力資源所發生的各項支出,包括:招聘廣告費,支付招聘中介機構手續費,招聘人員的差旅費、接待費、材料費,招聘面試費,體檢費,從事招聘工作人員的工資、獎金,支付被錄用人員的遷移費、差旅費及安置時的行政費用等。

2、維護人力資源的支出。指企業對所聘用的員工,在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期間所發生的各項經常性支出,如工薪及獎金支出、勞動保健支出、醫療保健支出、社會保險支出、人事管理部門支出等。

3、開發人力資源的支出。指企業為提高員工的素質和技能而發生的各項支出,如見習支出、崗前培訓支出,在職培訓支出,脫產培訓支出等。

上述支出并非都計入人力資產的成本予以資本化,而是只有那些受益期限超過一年以上的支出才予以資本化,其余的則應費用化。具體講,就是將發生額比較大的人力資源取得支出和開發支出予以資本化,而將日常維護支出和發生額比較小的人力資源取得支出和開發支出予以費用化,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由于人力資源的投資成本與其實際價值往往不符,由此會對會計信息的決策相關性與有用性帶來影響。為彌補這一缺陷,我個人認為可以通過采用一定的合理的方法和程序,對人力資產的實際價值(預期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進行評估、估價或描述,并將該信息在會計報告附注中予以適當披露。

四、人力資源會計的核算

(一)人力資源會計核算的基本原則

1、重要性原則。人力資源會計應重點核算和提供企業骨干性人力資源的信息,并將投資在這部分人力資源上的支出作為資本性支出,計入人力資產的成本,并在以后使用過程中分期攤銷,這些信息應重點加以揭示;而對一般性職員的相關支出則直接費用化。這樣區別核算,既能提供更加相關的會計信息,又可簡化核算,體現重要性原則。

2、歷史成本原則。即將招聘、培訓和開發人才等一切人力資源方面的支出作為人力資產的成本入賬,其數據根據原始發生額歸集,客觀可靠。

3、成本效益原則。人力資源會計在很多方面發揮了較大的作用,但在核算時還應考慮對那些核算成本較高,對決策意義不大的核算項目可不予揭示。

4、劃分資本性支出與收益性支出原則。將形成人力資產的數額相對較大的招聘廣告費、職工培訓費、職工教育經費、稀有人才離職損失費等作為資本性支出,予以資本化;而將發生額比較均衡的日常工資及福利費,發生額較小的招聘費、培訓費等支出直接計入當期損益,作為收益性支出。

(二)賬戶設置

人力資源會計核算主要涉及資本化人力資源成本的歸集分配、人力資產價值的確認、人力資產成本的攤銷、人力資產價值損失以及費用化人力資源支出的處理等幾部分。為此,需要設置如下基本賬戶:

1、“人力資產”賬戶:總括反映人力資產的增減變動情況。其借方反映人力資產的增加,貸方反映人力資產的減少,余額一般在借方,反映現有人力資產的歷史成本和重置成本,本賬戶按職工類別設置明細賬戶。

2、“人力資產攤銷”賬戶:其貸方反映人力資產的累計分期攤銷額,借方反映因退休、離職等原因退出企業的職工之累計攤銷額,余額表示現有人力資產的累計攤銷額,本賬戶應按照對應的人力資產明細賬設立相應的明細賬戶。其備抵“人力資產”賬戶后剩下的余額反映“人力資產”投資成本的攤余價值。

3、“人力資產取得和開發”賬戶:這是個成本計算性質的過渡賬戶,用以分類匯集企業在人力資產上的投資成本,借方反映人力資產投資支出的實際數額,貸方反映人力資源取得和開發完成后轉入“人力資產”賬戶的金額,期末余額在借方,表示尚處于取得和培訓階段的人力資源投資成本。本賬戶應設置“人力資產取得成本”和“人力資產開發成本”兩個明細賬戶分別核算。

4、“勞動者權益”賬戶:該賬戶屬于勞動者權益類賬戶,用來反映職工因投入勞動力而對企業享有的權益。職工加入企業為企業投入人力資產時,勞動者權益增加記貸方,當職工離開企業導致勞動者權益減少時記借方。期末余額在貸方,表示企業勞動者對企業享有的權益總額。本賬戶應按照勞動者的類別和具體名稱設置明細賬核算。

(三)基本賬務處理

1、當雇員被錄用時,應該根據人力資源評估機構對其評估的價值,借記“人力資產”賬戶,貸記“勞動者權益”賬戶。年終,企業應對其人力資源價值進行評估清查,如評估價大于原賬面價值,應按差額部分,借記“人力資產”賬戶,貸記“勞動者權益”賬戶,反之,則作相反的分錄。當雇員被解雇后應按評估價值借記“勞動者權益”賬戶,貸記“人力資產”賬戶。

2、企業進行人力資源投資,發生應予資本化的招聘、選拔、培訓、開發等費用時,借記“人力資產取得和開發”賬戶,貸記“現金”、“銀行存款”等賬戶,雇員正式交付給有關部門使用,結轉人力資源開發成本時,借記“人力資產”賬戶,貸記“人力資產取得和開發”賬戶。發生應予費用化的日常維護支出(如工資、獎金等)時,借記“××費用”賬戶,貸記“應付工資”等賬戶。

3、攤銷人力資源投資時,借記“××費用”賬戶,貸記“人力資產攤銷”賬戶。

4、期末,將“人力資產”賬戶余額減去“人力資產攤銷”賬戶余額,即得人力資產的攤余價值(凈值)。

五、人力資源會計信息的報告與披露

對人力資源會計報告,我認為應分為兩部分:對外報告與對內報告。

1、對外報告。(1)“人力資產”在財務報表中的列示,我認為可列于長期投資和固定資產之間,因為對人力資源投資而形成的人力資產,其持續期往往大于一年,而又一般短于固定資產的經濟壽命,考慮到其流動性,應列示于長期投資和固定資產之間。將人力資產攤銷列在人力資產項目之后,可揭示人力資產的凈值。這樣列示人力資產,可使管理者注意到企業人力資源的價值,并為提高人力資源效益而設計和執行最佳的管理決策。(2)與此同時,將“勞動者權益”項目列示在實收資本之后,以完整反映企業所有者權益。

另一方面,在會計報表附注中,應從靜態和動態兩方面,定性和定量相結合,詳細揭示本企業人力資源的狀況。從靜態方面,應報告期末人力資產價值占企業總資產價值的比率,企業員工的數量、學歷構成、職稱等情況;從動態方面,應揭示報告期間追加的人力資源投資總額、投資方向、占本期總投資的比重,以及人力資源進出等數據,以反映企業人力資源信息的全貌。

2、對內報告。內部報告的內容應分兩部分,一部分是非貨幣信息,主要是企業現在的人力資源組成,分配及利用情況,特別是對那些高成本引入的重要人才,應重點揭示。另一部分是貨幣信息,主要是企業各責任中心人力資源的現值,人力資源投入產出比,對于一些高成本引入的重要人才,應單獨分析成本與其創造的效益,以確定其投資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