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生社會實踐與專業培養探索

時間:2022-10-26 09:52:34

導語:醫學生社會實踐與專業培養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醫學生社會實踐與專業培養探索

一、當前醫學生社會實踐的現狀和面臨的問題

2017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1],《意見》指出要注重理論教育和實踐活動相結合。要強化社會實踐育人,提高實踐教學比重,組織師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完善科教融合、校企聯合等協同育人模式,加強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社會實踐活動是大學生接觸社會、了解社會、參與社會的重要形式之一。但是經過多年的社會實踐活動往往遇到了活動形式局限、不能實現常年化、專業成份較少等瓶頸困難,限制了社會實踐活動在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方面的作用[2]。醫學生由于專業課程相對繁重,缺少更多機會將課堂知識外輸的過程,國內普遍醫學生人文素質培養課程設置較少,醫學人文素質的培養亟待加大力度。而社會實踐活動可以作為課堂教學的延伸,是對大學生創新能力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此篇文章中,以天津醫科大學“TMUSPIP”模式,即TianjinMedicalUniversitySocialPracticeInnovationProject(天津醫科大學社會實踐創新項目)為例,淺談進行醫學生社會實踐教育中的經驗做法,并探討其在提高醫學生的創新能力、加強專業培養和提升人文素質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TMUSPIP模式的特點———項目化、專業化、課程化

TMUSPIP模式是天津醫科大學在三十多年的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基礎上,充分借鑒國內外高校的優秀經驗,基于對醫學生的培養要求以及社會、學校、學生各個方面對醫學生基本素質的需求而摸索、開展并取得良好效果的社會實踐教育工作模式。旨在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臨床思維、實踐技能和科學素養,將課內教學與傳統的社會實踐活動相結合,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內化,使傳統的社會實踐活動帶有明顯的專業特色(見附圖)。2012年,天津醫科大學在國內率先開展TMUSPIP項目,開始由兩三個院系作為活動試點,自2013年開始在全校范圍全面推廣。經過六年來的實踐摸索,目前天津醫科大學將TMUSPIP項目作為學校實踐育人的重要抓手和創新特色。附圖TMUSPIP創新模式的流程、特點及發揮的重要意義1.社會實踐活動項目化。TMUSPIP項目是以學生團隊“申報項目—組織團隊—開展實踐—總結成果—評審表彰”為形式的大學生社會實踐項目化的創新模式。項目的總體實施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即實踐的前期準備階段、項目具體實施階段和項目的總結評審階段。實踐的前期準備階段,是在專業教師的指導下,學生為主要研究者,完成策劃活動項目、制定具體計劃、組建實踐團隊、確定活動基地、參加學校立項、完善技能培訓等六個步驟;在項目具體實施階段,學生融入到團隊之中,成為活動的積極參與者,在實踐地組織實施項目內容、收集資料、整理并撰寫實踐報告;在項目的總結評審階段,在學校有關部門(如團委、學生處、教務處等)的組織下,所有學生團隊完成項目的結題答辯評審、院系巡回報告、評比表彰優秀個人及團隊、優秀指導教師等環節。在這三個階段,始終貫徹學生為主要策劃者、參與者的原則,而中青年優秀教師甚至知名專家學者對學生項目團隊親自指導。2.社會實踐活動專業化。美國物理學家薩姆•施韋伯曾說:“努力去理解從已知的基礎和本體中突現的復雜性和新奇性[3]”以使自身的專業素養更好地發揮出來,以更具體方式使對服務社會變得更有意義。TMUSPIP項目針對不同專業的醫學生,要求其社會實踐方向具有專業的靶向性。比如: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的實踐活動項目,涉及醫療活動中的倫理問題調查研究、醫患關系社會調查報告、農村醫療現狀以及醫療衛生保健知識宣傳等內容;醫學人文專業的學生則開展公眾的“癌癥污名”調查等;藥學專業學生則針對社區居民抗生素使用情況進行調查;護理專業學生開展孕婦的生活方式對新生兒健康狀況影響;醫學康復專業的學生選擇城市與鄉村醫療機構中康復醫學發展現狀及對策等社會實踐項目。為了更好地推進TMUSPIP項目專業化的進程,學校教務處針對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設置一定的創新學分并納入專業培養方案。3.社會實踐活動課程化。作為早期接觸課程進一步的課外延伸,TMUSPIP項目完成了從課內到課外的銜接,為“早臨床—多臨床—反復臨床”的教學模式提供了可能的實踐方式。改善了傳統的“以學科為中心”的醫學教育模式,扭轉了學生對于基礎與臨床知識長期處于相互分離和備用狀態的情況[4]。有專業的醫療機構作為學生項目研究的支撐,如基礎醫學研究中心、附屬醫院、社區醫院等可提供培訓、實驗器材、調研場地等最直接的實踐平臺,使學生們以更加多元的方式進行社會實踐。

三、TMUSPIP項目在創新能力及人文素質培養中的重要意義

1.提升醫學生的創新能力。TMUSPIP項目整個活動的各個階段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親自參與到活動策劃、具體實施等階段中,而指導教師這時是真正的答疑解惑者,為學生的活動策劃提供參考意見以及必要的安全培訓。學生們通過交流、辯論、表決等方法,確定他們的最終策劃。2.加強醫學生的專業培養。傳統的課堂授課方式傾向于灌輸式教育,過多的課程使學生們缺少獨立的思考和探索。重形式輕內涵的實踐活動既是對學生時間的浪費,也給學生造成了一定的負擔。一個有意義、學生感興趣、有效提升學生能力的社會實踐活動才是學生向往、老師追求、學校認同的行之有效的活動形式。3.培養醫學生的人文素質。醫學大家吳孟超先生常說,醫學是一門以心靈溫暖心靈的科學,治病救人就像在背人過河,醫生的職責就是要把患者背過河去[5]。我國醫學院校的人文社會課程的學時大約占總學時的8%左右,相比而言,歐美國家的人文類課程占總學時的比例卻高達25%[6]。醫學不是純粹的自然科學,而是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相統一的科學。在社會實踐過程中,學生們身體力行,以問卷調查、走訪、醫學知識普及演講等方式,運用自身的醫學知識,將醫學和生活聯系起來。四、TMUSPIP實施后的效果通過實施TMUSPIP項目的實踐,醫學生的創新能力、專業知識掌握程度及人文素質的培養等各方面能力都有所提高。學生們經過社會實踐后回到課堂中,他們會將實踐中遇到的疑惑或得到的經驗與課堂上的專業知識主動聯系起來,他們表現出更加積極的學習熱情。無論在低年級還是高年級學生中,絕大多數學生都表示與專業知識相結合的社會實踐有助于提高他們的專業知識,提高了綜合素質和能力,使他們堅定了學好醫學專業,為社會服務的思想。

五、結語

天津醫科大學的TMUSPIP項目在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專業培養與人文素質培養等方面具有其創新性,在社會實踐活動改良中具有可復制、可推廣的借鑒經驗。通過專業教師指導、優秀項目展示、納入創新學分等途徑,使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具有項目化、專業化、課程化的特點,成為醫學生標志性的社會實踐品牌活動。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N].人民日報,2017-02-28(01).

[2]MandalJ,DinoopKP,ParijaSC.Microethicsinmedicaleducationandpractice[J].TropParasitol,2015,5(2):86-87.

[3]SchweberSS.Physics,CommunityandtheCrisisinPhysicalTheory[J].PhysicsToday,1993,46(11):34-40.

[4]李翠蘭,湯曦,鄧依凡,等.在我國臨床醫學本科生教育中實行“早期接觸臨床”的探討[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5(6):84-85.

[5]楊威.吳孟超.醫學倫理精神的當代楷模[J].醫學與哲學(A),2012(5):79-81.

[6]SongP,TangW.Emphasizinghumanitiesinmedicaleducation:Pro-motingtheintegrationofmedicalscientificspiritandmedicalhuman-isticspirit[J].BioscienceTrends,2017,11(2):128-133.

作者:王菲 代一平 耿鑫 單位:1.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 2.天津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