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教學培育學生的創新
時間:2022-04-25 09:58:00
導語:音樂教學培育學生的創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生天性好動,他們往往不滿足于僅用歌聲來表達情感,也不滿足于安靜地聽音樂,而喜歡邊唱邊做動作或邊聽音樂邊動作來表達思想情感。動作的伴隨是學生認識音樂從音樂中獲得快樂的最自然最有效的途徑,同時通過動作,又進一步潛移默化地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根據學生這一特點,讓學生按音樂的節奏用拍擊身體各部位,把音樂節奏表現出來。通過這樣一來的教學活動,學生的情緒愉快,積極性高,想象力及創新意識也得到充分的發揮。
一、歌曲律動的創新教學。
如:我在教唱歌曲《勇敢的鄂倫春》時讓同學們動用模仿馬奔跑的動作,模仿前奏與尾聲的馬蹄聲,
模仿馬蹄聲:(前奏)踢跶踢跶
模仿馬蹄聲:(尾聲)踢跶踢踢跶
創作騎馬的動作:(將右臂抬起,小臂彎曲手握舉放在胸前)隨著歌聲的節奏,右腳在前,左腳在后,用墊步前進。注意:動作應當配合力度的變化。
⑴⑵⑶
孩子們在最初的創作中,有了自我表現的機會無疑會大大提高學習興趣,激發其創造力,教師即興示范練習,給學生營造一種輕松,有趣的氣氛,以激發他們產生創作的欲望。
二、歌詞的創新教學。
在平常的學習中,學生往往喜歡重復某些歌曲中他們最感興趣的部分,或者將一個突發的奇特想法取代原有的歌詞唱到某首歌曲中去,或者將歌曲填上詞嬉唱交談,相互取笑。如:歌曲《兩只老虎》
兩只老虎跑得快一只沒有耳朵真奇怪一只沒有尾巴
(附學生填詞)
打開蚊帳,有只蚊,快些拿把扇來,撥走它
或者獨自反復欣賞自己填詞的歌曲而自得其樂。他們沉浸在自己的歌曲中,表現出極大的快樂和滿足,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是滿懷著熱情,因此所創作出的作品是他們認為最有意思的。這種創編歌詞的活動,不僅使學生的音樂創作意識和創造力獲得有效的發展,同時還有利于發展樂感和節奏感,并讓學生感受到自我表達的樂趣。教師則應勢利導,鼓勵啟發學生創作歌詞。但創作內容不能超出學生的生活經驗范圍。如:身邊的人、自然景物、交通工具及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等等,這樣才是同學們感興趣的。
三、歌曲欣賞的創新教學。
音樂既看不見,又摸不著,但是具有極強的藝術表演力和感染力。音樂能把人的感情:喜、怒、哀、樂、驚、恐、悲、憂深刻地表現出來。懂得音樂的人,在欣賞音樂時,會隨著音樂的內容,或喜、或悲、或憂、或愁,例如我們聽到輕音樂《喜洋洋》,就會高興起來,如果換了一首悲哀凄涼的胡曲《江河水》,我們的心就會沉重起來,感情豐富的同學,甚至會感動得留下淚來。又如:同學們在排隊走路的時候,一聽到雄壯的進行曲,馬上就會自動地按照樂曲的節拍統一步伐,并且精神振作,雄糾糾,氣昂昂地起步前進。
音樂比起其他藝術,如電影、電視、舞蹈、戲劇,具有它自己的獨立性。
你們可能都喜歡看電影、電視吧?電影、電視的畫面是十分逼真、生動的,但是電影、電視少不了音樂,比如:電影中出現寬廣雄偉的天安門廣場、或高聳入云的山峰、或浩瀚無邊的大海時,就會同時播放出氣勢磅礴的管弦樂,否則我們就會感到單調;如果舞蹈,戲劇沒有音樂,那就更糟了,簡直象燒菜忘了放油鹽醬醋一樣,毫無滋味。你不妨可以試試,當電視里播放舞蹈節目時,把電視機的音量調節到零,沒有音樂的舞蹈就象一個人沒有了骨架支撐一樣。其他一些藝術形式也離不開音樂,如:雜技、冰上芭蕾、藝術體操詩朗誦等。
小學生欣賞音樂也是別開一面,在一年級欣賞《快樂的一天》中,我讓同學們在教室里圍成圈,根據歌曲的情緒需要,隨著音樂的響起,做自己想做的事,許多同學時而畫畫,時而跳跳……十五分鐘的時間過去了,同學們爭先恐后的想起來說,一位同學說:“聽著這段音樂,很像我背起書包上學的感覺,我真想跳起來……”一位同學舉著一幅畫說:“聽著這段音樂,我眼前出現了一幅美麗的圖畫,畫上有青山綠水、有可愛的小朋友、蜻蜓……”孩子們的想象力讓我吃驚。
小欣賞《二泉映月》時,我請同學們用不同的顏色變化體現作曲者的情緒變化……,學生運用了各種適當的顏色,開始是作曲者在銀色的月光下,傾訴內心的苦悶,然后心情越類越激動,顏色越來越深……欣賞結束時,一幅幅五彩的畫面展現在眼前,將音樂與美術有機的聯系起來,加強對樂曲的理解,從而培養學生的創造與創新能力。
創新是教育學、心理學研究最突出的特征,是衡量評價教育、心理科研最重要的標準。有創新精神才能得出新的結論,產生新的觀點,使知識不斷增值,才是有價值的、有生命的。小學音樂教學中蘊含著豐厚的促進學生創新意識發展的潛力,有待于我們老師去勘探、開發。越是單純、自然的東西越具有發展空間和可造性。
- 上一篇:淺議減負對音樂學習的影響
- 下一篇:談論機械設計學習的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