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演奏藝術思維做法
時間:2022-04-15 05:10:00
導語:二胡演奏藝術思維做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二胡演奏的思維過程中,“習慣用抑揚動靜去認識音樂的流動;用緩急疾徐去認識速度的快慢;以輕重虛實去認識力度的大小;用疏密頓挫去認識節拍節奏。用陰陽、剛柔、明暗、清濁去認識音色的變化。”(注:參見奉山《記中國音樂之“神韻”》)二胡演奏藝術就是用這些傳統的演奏思維、表現手段與表演者的氣息結合,從而表現音樂作品本身的內涵和精神,達到氣韻傳神的最高演奏藝術境界。
一、了解音樂作品的創作背景與內涵我們要培養自己的藝術思維,對要演奏的作品就要了解其創作背景和內涵,并且要盡可能全面而系統,只有了解了這些以后,才能把握作品的演奏基調。舉例來說,《三門峽暢想曲》描寫的是年代水庫工地的生活情景,謳歌社會主義建設的巨大成就,贊頌建設者們忘我勞動的崇高境界和英雄氣概,抒發的勞動者們對偉大祖國無比熱愛的深情厚意,了解了這個背景,自然就清楚,該曲的音樂基調應該是激情洋溢的;《賽馬》是描寫內蒙人民在歡慶節日時舉行賽馬活動的激動人心的場面,節日的背景決定了其音樂基調是熱烈歡快的。
這兩首樂曲就其共同點而言,顯然都屬于快速激情類作品,然而,這只不過是比較表面的理解,它們的基調和內涵實際上有很大區別的,如果沒有對此理解,將二者演奏成同樣的感覺,無疑就會失去原曲本該具有的韻味,對于作曲者的創作意圖也是一種曲解。由此看來,準確了解音樂作品的創作背景與內涵,不是無所輕重的,而是演奏者必須的要做的工作。
二、用心設計作品結構造型有人說,在結構方面,二胡作品跟建筑有許多相似之處,“小型樂曲如農舍一間,小橋流水、自然質樸;中型樂曲似別墅一座,花園洋樓、布局各異;大型作品像大廈一幢,起落有序、結構復雜。”的確如此。這種特點決定了我們在演奏時,必須認真設計一首樂曲的結構造型,進行理性分析。例如演奏《二泉映月》,首先就要思考其結構布局,并且了解它是以一個音樂主題為基礎,運用變奏體曲式結構,進行了五次變奏和發展,這種結構方式是我國民間音樂中最常見的。概括而言,即由引子、六個段落及結束句組成,變奏體曲式。
三、用音色變化呈現音樂作品色彩在二胡演奏中,對于音色的處理,也需要演奏者用藝術思維來進行有效地設計安排。就發音而言,二胡有剛柔、虛實、濃淡、厚薄等區分,對演奏者而言,就必須用不同的聲音色彩來表現不同的音樂作品。舉例來說,《陽光照耀在塔什庫爾干》中的高音區歌唱性旋律,音色應該是清亮的,似有遠方飄來之感;《月夜》給人的感覺應該是晶瑩剔透、輕盈飄舞;《春詩》的聲音應該具有銀色的質感,并且體現出一種靈動性。二胡的音色千變萬化,這種變化體現了二胡表現手段的豐富多彩,而且是二胡藝術能向更高更深的境界發展的關鍵所在。作為二胡演奏者,具有自己獨特的千變萬化的聲音色彩,是成功的前提。
四、表現出作品描寫的地域特點我們知道,我國地域遼闊,二胡歷史悠久,運用范圍之廣、涵蓋地區之多是不言而喻的。地域不同,樂曲所表現出來特色絕不可能相同。怎樣表現作品的地區特點,就要演奏者通過藝術思維,設計出最佳處理方案,從而真正體現出地方特色。《草原新牧民》具有內蒙風味,這是地域特點決定了的。它在藝術處理上,使用三度顫音和特有的裝飾音體現了內蒙特色樂器馬頭琴的演奏技法,似乎一下子把聽眾帶到遼闊的大草原上;《陜北抒懷》大量運用快速墊指滑音,目的是為了體現別具一格的陜北風味;《一枝花》中運用極具個性的大幅度滑揉,模仿的是墜琴演奏技法,同時滑揉和滑音也很具有嗩吶的演奏特色,目的在于表現地道的山東特色,所以說二胡是一件頗具人性化的樂器。
五、恰當運用演奏技法二胡具有豐富多樣、表現力極強的演奏技法,這些技法大大增強了它的感染力度,當然這需要對二胡特有技巧的恰當運用。在具體的演奏中,對于技法的運用有意識進行變化和取舍是至關重要的。例如滑音,這可以說是二胡演奏中常見的色彩性裝飾手段,也是常用的旋律音之間的特殊連接技巧。就其分類來說,我們大致可以將其分為上行滑音、下行滑音、回轉滑音及墊指滑音四種。
這幾種二胡的滑音技巧,在演奏中,需要根據不同的音樂風格,使用在表現喜、怒、哀、樂等多種情緒中,并且起到連接旋律的作用。《蘭花花敘事曲》,是具有陜北音樂風格二胡曲,在這首曲子的第三部分,作曲者為了表現蘭花花被搶到地主家之后的悲傷、屈辱的情緒,在緩慢憂郁的旋律進行過程中,如果適當使用滑音就能造成真實的、如泣如訴的音樂表現效果,從而大大增強藝術感染力。又二胡演奏中常用的裝飾音,它是在音樂旋律進行中出現的具有輔助性作用的小音符,裝飾和強調的是正在進行的旋律音,也就是配合旋律表現音樂的內容和風格。既然是裝飾音,就要看它是否裝飾的恰當,如果適當,能給樂曲增加光彩;如果不適當,就會適得其反。
- 上一篇:二胡演奏技巧與情感融合
- 下一篇:小提琴表演音色作用